读古人的诗,是一种享受。精妙的诗句,皆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读来总是给人以知识的积累、智慧的灵光和思想的启迪。

古人抒怀作诗,写景,写物,写人,写情,写事,写自己,一般都是思维缜密,匠心独具。其语言精湛,字里行间,真情流露,意境深远,妙趣横生。

古代诗人李白是写诗最多的诗人吗(谁敢把自己的真实姓名写到诗里)(1)

既然是真情实感,诗是人在现实环境中的意境,诗中常常会有一个自我出现,以表达自己的心性和情愫。在诗中,我们常常能看到“我”、“吾”、“余”、“咱”、“孤”、“本人”、“乃公”、“小生”等字眼出现。

比如,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的经典诗句,“路慢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个“吾”字突出自我。

而屈原的另一首诗《渔父》,当中的警世名言,“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也有一个“我”字。

又比如,唐代诗人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一诗中也曾突出一个“我”字。

其诗为:“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诗中有“我”,以显示自己的存在、感受及时空意向。

另外,古诗中,我们也能看到,将自己的名字纳入诗中的,但都不会是全名。

比如,苏轼的《东坡》一诗。“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苏轼,即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他自己也时常称呼自己为东坡。诗中出现其名,只是没有“苏”姓之字。

古代诗人无论诗中以“我”、“吾”,还是以东坡之名(地名和人名)出现,但诗人的真实姓名都未曾完整入诗。就像前述,苏轼《东坡》也仅以“东坡”而并非是以“苏东坡”三字入诗。

中国古代,那么多的诗人,除了一个人之外,为什么就没有哪位诗人敢将自己的真实姓名完整地写到诗中呢?

除了这一个人?是的。这个人就是李白!我以为只有他敢。

古代诗人李白是写诗最多的诗人吗(谁敢把自己的真实姓名写到诗里)(2)

李白的大名,也是全名,出现在他的诗中,应该有两首。一首是他所写的送别诗的经典《赠汪伦》,另一首便是脍炙人口的醉歌诗《襄阳歌》。

我们先来看一下他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两字赫然出现在这首诗的开头。李白为什么要这样写?

这首诗的意思非常直白,并非难以理解。李白说,我乘上小船,刚要出发,就听到岸上传来悠扬的踏歌之声,我低头看了一下那桃花潭水,心想它纵然深有千尺,但它又怎能比得上汪伦送我之情呢!

李白当时游历皖南桃花潭时,与当地好友汪伦相聚道别,情到深处,有感而发,著成名篇。安徽的径县应该感谢李白。他的这首《赠汪伦》叫响了在当时还一直默默无闻的桃花潭,以致经久传颂,闻名遐迩。

此诗与众不同的就是,李白直接将自己的名字作为本诗的开头,开门见山点出本诗主人翁之一的我。

此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离开时,汪伦踏歌前来送他的情形,自然朴素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挚的情感。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接着“不及”两字笔锋一转,使用衬托手法,情谊胜似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深情厚谊的情愫。

李白在诗中要表达的,就是两个主人公,我李白与汪伦。我们是朋友,朋友谈诗论道,情投意合。朋友情谊深重。

我们再来看李白的另一首诗《襄阳歌》。

其内容是:“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蓠花下迷。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旁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千金骏马换小妾,醉坐雕鞍歌《落梅》。车旁侧挂一壶酒,凤笙龙管行相催。咸阳市中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龟头剥落生莓苔。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

古代诗人李白是写诗最多的诗人吗(谁敢把自己的真实姓名写到诗里)(3)

晋朝时,山简在襄阳镇守的时候,出过一个典故。他喜欢去习家花园喝酒,经常大醉骑马而回。当时的歌谣说他:“日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复能骑骏马,倒着白接篱。”

我们常说李白是酒仙,诗仙,他喜欢饮酒作诗。《襄阳歌》应该就是他的一首“醉歌”。只不过,他是借酒装“疯”,借人借事发挥,以醉汉的心理和眼光看襄阳,也就是看周围的世界,表达自己蔑视功名富贵、追求自由生活的愿望,更是道出“李白与尔同死生”的人生境界。

这首诗为人们所爱读。因为,诗人表现的思想很狂放,甚至荒诞,但并不颓废。全诗流露着的,是他对自己所过的浪漫生活的自我欣赏和陶醉。诗人用直笔,给自己描绘出一个狂放而又天真烂漫的醉汉形象。但这个醉汉却用笔墨,真实的地反映了盛唐时期社会生活中生动活泼的一面。

古代诗人灿若繁星,留下诗篇千千万万,为什么只有李白敢把自己的名字写到诗中?

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这与他的浪漫和狂放的心性有关。他有一种傲视苍穹和看破红尘的表露和宣泄。他不把自己的名字写到诗中,似乎无以表达出他自己的心情和念想。

现代诗人余光中也曾将自己的姓名写到诗中,但他是现代人。他在诗中这样写道:“不要问我心里有没有你,我余光中都是你”。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学李白的。但这诗境不尽相同,这是否也从另一个方面切合和印证了古代大诗人李白的狂放和心境?!

除了李白之外,你是否还会发现,古代哪位诗人能将自己的姓名完整地写进诗中呢?

@今日头条文化频道​@头条历史​@美文​@头条读书会​@#媒体人周刊#​#合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