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清帝溥仪逊位,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结束。清朝虽然结束了,但大量的满清皇室成员依然在中国生活着,那他们都过得怎么样呢?

爱新觉罗后人在做什么(爱新觉罗后人过得怎么样)(1)

清帝退位诏书

从古代历史来看,旧朝代结束之后,旧朝代的皇室成员往往会经历一番血雨腥风,结局可能并不是很好。所以,在北洋政府和民国的统治时,爱新觉罗家族成员人人自危,当时的旗人如果不冒称是汉民,连找个谋生的职业都很困难。所以,那时候很多爱新觉罗的后裔纷纷改姓为金、赵、罗等等。这种情况一直到新中国解放后,出现了极大的转变,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爱新觉罗·载涛:载涛是道光皇帝之孙,也是溥仪的七叔,此人生平经历颇为丰富,曾在光绪十三年被封为辅国公,清朝灭亡后,也曾在民国政府任过职。但在日军侵华期间,他拒绝到伪满洲国任职。

爱新觉罗后人在做什么(爱新觉罗后人过得怎么样)(2)

毛泽东主席接见载涛

建国后,载涛不仅没有遇到不公待遇,反而受到了国家的尊重与重视,他也为新中国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他曾任职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部马政局顾问,也曾在1954年代表200多万满族人入选了全国人大,同时还是全国政协委员。

载涛不仅自己过得好,子孙后代很多也都成为了国家栋梁。载涛有十六个孙子孙女和重孙,他的长孙是水电站技术员;一个孙女是军医大学学生;一个孙女参加过志愿军,立过三等功,复原后又到大学去念书;一个孙女是解放军的文艺工作者。其他的或是在上学,或是在单位工作,没有一个游手好闲的。过去旗人走马放鹰,提笼逛街的老一辈人的生活,在建国后的旗人眼中都成了笑话。

爱新觉罗·溥:溥伒也是道光皇帝之孙,建国后他因对古琴研究颇深,遂被选为古琴研究会副会长,这让原本已经面临绝响的古琴艺术得以延续下来。溥伒还曾任书法研究会的会长,也曾被邀请进了一个区的政协,又是中国国院的画师。

爱新觉罗后人在做什么(爱新觉罗后人过得怎么样)(3)

爱新觉罗·溥伒作品

爱新觉罗·溥修:溥仪的同族,曾经做过“乾清门行走”,清朝灭亡后,也曾在天津为溥仪照料他的私产。溥修后来双目失明,生活变得极其困难,潦倒无依。解放后,他的经历以及所了解的历史史料被新中国所重视,后被聘为文史馆员。双目失明的他又对生活重新有了信心,非常认真地回忆着清代史料,想好一段,口述一段,由其他人代为记录。

爱新觉罗后人在做什么(爱新觉罗后人过得怎么样)(4)

爱新觉罗·溥修的书法

这种文史馆在建国初期普遍设立,里面有前清的举人、秀才,也有从北洋政府到民国时期的各个事件见证人,有辛亥革命以及更早的同盟会的参与者……经过他们的贡献,文史馆取得了大量近代珍贵史料,这些人在他们晚年,也为新中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溥仪的妹妹们:溥仪的妹妹按说都是前清的“格格”,这些从小娇生惯养的姑娘从来没做过家务,看起来也没有任何工作能力。但建国后却没有穷困潦倒,反而靠自己越过越好。

溥仪的三妹在解放战争时期过得并不好,她曾经摆摊卖过香烟和旧衣服,也曾差点被国民党特务给抓了,想做生意却被人骗。这个对生活极度失望的“格格”,在建国后却大变样,她解放后回到北京,被街坊邻居选出来做了治安保委委员,还积极宣传新的婚姻法,成为了一名社会活动家。四妹和七妹当了小学老师,五妹成了一名缝纫工,六妹是一名画家。

爱新觉罗后人在做什么(爱新觉罗后人过得怎么样)(5)

溥仪的三妹(左),二妹(右)

这些从小娇生惯养的“格格”们,自食其力的工作看似是生活质量下降了,其实他们乐在其中。因为工作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内心和社会认同感。以前这些“格格”除了穿衣打扮,打麻将之外,也无事可做,完全就是花瓶摆设,毫无人生意义可言。建国后,他们融入到社会中,生活给他们打开了眼界,丰富了思想,他们也觉得更自由、更快乐了。

其实建国后,国家对所有民族一视同仁的态度,并提供了包容和谐的社会环境,让爱新觉罗后裔不仅没有受到歧视,还让他们过得更好了,这些都真的要感谢国家了。

文/橘子

图/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