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盘上不朽的正气,子间鲜明的对错,正是世间最朴素的道理。

平和、眼光长远、宠辱不惊、懂得取舍,这些都是人生的大智慧,也是我们一直努力达到,想传递给孩子的。

围棋作为咱们传统文化的瑰宝,无论是谁都能从中受益匪浅。

今天棋棋就为大家整理了各种名人大咖与围棋的故事,让我们一起看看围棋的魅力!

围棋能坚持到最后的有多少人,原来这么多名人都喜欢围棋(1)

01、金庸

金庸年轻时爱好体育,曾是学校排球队队员,后来又迷上了围棋,从此围棋便和书籍成为金庸生活中两个最大的爱好。金庸从三十年代初涉及黑白世界,至今已近60载,是香港棋界公认的“棋痴”。

初到香港,金庸常常用笔名发表一些卓有见地的棋评。金庸的棋艺在香港棋坛也堪称一流。有段时间,他在香港《新晚报》旧馆的五楼上,与香港《文汇报》主笔聂绀弩杀得天昏地暗、废寝忘食。两人还订下“君子协定”,谁输了谁就得请客吃腊板鸭。有时,他们沉迷棋局,下到兴头上,会将第二天报纸上的评论文章也搁到一旁,先过足棋瘾再说。

众所周知,金庸与另一位新武侠小说大家——梁羽生一度因见解不同而互不往来。但后来过了20多年,两人私下以棋会友,围棋成为他们捐弃前嫌的见证和媒介。令人慨叹世事如棋,殊难定论。一时间传为美谈。

围棋能坚持到最后的有多少人,原来这么多名人都喜欢围棋(2)

金庸不仅喜欢对弈,还是一位围棋的“收藏迷”,迄今已收藏各种棋子、棋具数十种。一生不喜欢铺张的金庸曾花数百万港币买下一个棋盘;还有一次,他花了万元美金购买了一件棋具,那是用千年老树的原块木头制成的。一有空暇,他就潜入自己的收藏天地,一边欣赏,一边研究。

02、马云

马云曾在微博里分享过自己大学下围棋的一些趣事,苦练棋艺,最终打遍外语系无敌手。马云的大学时代正是中日围棋擂台赛棋圣聂卫平一夫当关,中国围棋最火爆的年代。当年的围棋可比现在英雄联盟火爆无数倍,马云能够镇压大学一系已经是位高手了。不过马云毕业之后,一次在浙江嵊州(马晓春老家)被个小朋友杀得丢盔弃甲,从此不太敢碰围棋了……

据一位在杭州的职业围棋高手棋手透露,他曾与马云下过指导棋,授四子。马云灵活弃取,进退有度,是一盘好胜负。职业高手让四子的水平,已经是目前普通业余5段的标准了。围棋的计算和熟练度是可以通过多下棋来提升的,马云事务繁忙,亲自下棋的机会并不多,还能有这样的实力,可见一是当年就棋艺不凡,二是大局观着实不错。

围棋能坚持到最后的有多少人,原来这么多名人都喜欢围棋(3)

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人们对围棋的理解也会更加透彻,从阿里巴巴的蓬勃发展,不难看出马云确实是位布局高手。马云曾在微博中说道:“下围棋让我明白了,我不是专业棋手的料,知道了天外有天。但我喜欢上了围棋中的战略布局,中盘角逐,收官,复盘”。

03、高晓松

提起高晓松,大家总是先想起《同桌的你》等脍炙人口的歌曲,更多地看到他在各种综艺节目中的妙语连珠。

围棋能坚持到最后的有多少人,原来这么多名人都喜欢围棋(4)

但其实高晓松本身也是一位围棋爱好者,记得在某一期《晓说》里,高晓松感叹自己已经很久没有跟人面对面下棋了,看来当年的棋瘾也是不小。高晓松不止一次提到过自己是围棋爱好者的事儿,而且他对棋文化非常感兴趣,没事就学围棋高手拿着把扇子到处溜达。

04、李亚鹏

李亚鹏其实早在1999年就开始涉足商界了。2014年11月17日,李亚鹏宣布退出娱乐圈,专注经商及慈善事业。李亚鹏14岁开始下棋,足足跟着业余高手姨夫学了四五年,棋力不俗。

2004年李亚鹏受邀担任第17届中国围棋名人战的形象代言人,他当时感慨道:“名人战可以说是在围棋界的顶级赛事,很多参战的选手在我作为围棋爱好者的心目中都是泰斗级的人物,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所以我能够来参与这件事情,觉得非常荣幸。”

围棋能坚持到最后的有多少人,原来这么多名人都喜欢围棋(5)

关于围棋与人生,李亚鹏这样说道:

在人生道路上,很多面临一些选择、面临一些压力的时候,你静下心来想想,跟下棋对弈当中的感觉是非常类似的,我相信下好围棋是能够磨炼一个人的意志,能够让人面临问题时候泰然处之的,这是围棋带给我的经验。

演艺圈的很多优质偶像们,也是高段位围棋爱好者。葛优与著名国手罗洗河对弈,让子棋行至中盘不落下风;李雪健特别喜欢听聂卫平谈棋,他认为“聂九段”说棋中包涵着许多人生的真谛,可以启发悟性;张震拍摄《吴清源》时每天都要在开拍前静坐半小时,直到心情平稳,一如重大对局行将开始,职业高手们如老僧入定一般;陈道明常借棋,参悟人生。

围棋高手,其实不仅是指在棋盘之上,在棋盘之外也能触类旁通,感悟人生,才是真正的智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