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深圳名门望族之后,却因时势,成为了当年香港的“新界之王”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他罹患老人痴呆症,深居简出,名字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新生一代的深圳人和香港人,知道他和他家族传奇故事的少之又少。

他的名字叫张人龙。

1 深圳河对岸的香港新界,旧时有很多有名的墟,其中一个叫做石湖墟。

香港名门望族故事简介(从深圳望族到香港)(1)

石湖一地,以前是个打石场。香港与打石颇有缘分,1843年英国人在港岛开埠之前,港岛上主要的产业就是打石。随着香港的建设加快,花岗石的需求增大,石头生意变得非常赚钱而显赫。

进入二十世纪,石湖墟这地方就出现了两个大家族:张氏和廖氏。

香港名门望族故事简介(从深圳望族到香港)(2)

今日石湖墟

张姓最早是何时去的石湖笔者并不是很清楚,不过民国时候宝安县靠近文锦渡的向西村,有一位张姓的中医到了这里落了脚。

向西的张家,在600年来一直是深圳大族。张氏从明代迁居深圳河河谷,开枝散叶,渐渐发展为四个村落:水贝、湖贝、向西和黄贝岭。

历史上,张家在深圳河南面拥有过大片土地。在民国时期,张氏的收租队在收租季节需要派出大量人员车马,才能将协商好的十分之一的租粮运回河北岸的村落。这份繁华随着近代社会动荡大不如前,1949年之后,深圳河南北两岸意识形态冲突越来越严重,北岸到南岸收租的景象就再也不见了。

2 这位从向西村迁居而来的中医就是张人龙的父亲,他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迁入上水石湖墟后,开设杂货店“知商行”,靠批发粮油白手起了家。

张人龙出生时家族已经积聚了一定财富,所以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机会。他幼时入读九龙喇沙书院,英文尤其出众,在英国人与港人格格不入的那个时代,他能够和英国人对谈如流,令华人刮目。

1941年香港沦陷于日军之手。颇有爱国之心的张人龙仇恨日本人,决计出走广州从军,后入读中山大学经济系。他还担任国民党军队的翻译,因而结识不少国民党人。

香港光复后,张人龙从广州返港投身商业。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联合国对新成立的中国政府禁运物资,据说张人龙参加运汽油、粮油北上的行动。他后来也代理日本“花王”品牌的日用品,进军日用品市场。

由于战后百废待兴,香港人口急速膨胀。张人龙觉得地产前景可期,开始大量收购战前旧楼重建卖出,赚得第一桶金,石湖墟建成的第一所戏院“行乐戏院”,也是张人龙投资兴建。这是间上水唯一娱乐场所,现金流充足。从这里可以看出张人龙的眼界和商业才华。

香港名门望族故事简介(从深圳望族到香港)(3)

3 即使是今天石湖墟的街头,仍然有非常明显的张人龙痕迹:题字、牌匾、照片……商厦、酒楼、戏院、证券行,张人龙家族的产业遍布石湖墟。

香港名门望族故事简介(从深圳望族到香港)(4)

石湖墟确实见证了张人龙的发达,但是另一方面,没有张人龙,就没有石湖墟。

1955年,石湖墟发生了一场大火。旧有的墟市和棚屋在大火中烧毁殆尽。因为灾民数量最大的是从内地偷渡过来的难民,他们几乎可以说一夜之间陷入了绝境。顺便说一句,这些偷渡并定居于比的难民也有不少来自一河之隔的深圳,他们甚至也是张氏族人。

香港名门望族故事简介(从深圳望族到香港)(5)

当时英国殖民政府对地处偏远处的石湖救灾并不尽力,救济工作几乎由时任上水乡委会主席的张人龙主持。张筹组赈灾会派米粮、出钱出力安置灾民,后来又重建新墟复市,这番艰辛与义举奠定了他上水乡领䄂地位。石湖墟内有一条龙琛路,就是取张人龙和另一上水乡绅廖润琛而命名的。张廖两家系世交,关系亦好深厚。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港英政府终于计划发展新界,当时已为乡议局主席的张人龙居中协调收地,得以买下大量位于上水、粉岭、沙头角、打鼓岭一带的农地,再以“乙种换地权益书”的方式获政府大额赔偿,身家大涨。其家族除地产及建筑工程外,更涉足金融等事业,更是乡议局、区域市政局及立法局“三料议员”;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张人龙的故土深圳开始启动改造开放大幕,张人龙又担任过全国政协委员。

香港名门望族故事简介(从深圳望族到香港)(6)

4 张人龙对于外姓乡民亲善和睦,对张氏家族兴旺也非常在意。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随着内地频繁的政治运及其带来的经济积弱,深圳几个村的张氏族人偷渡香港的人越来越多,由于没有钱没有土地,生活自然仍十分艰辛,亦不时受到本土人欺凌。张人龙于是率先在香港建香港张氏宗亲总会,团结和帮助族人共渡难关。

香港名门望族故事简介(从深圳望族到香港)(7)

张人龙一共有三房太太,元配太太为上水围原居民廖氏,二房太太姓陈。三房太太许氏是张人龙在娱乐场所认识,嫁入张家后亦涉地产,食品生意。

张人龙有十五名儿子。今天大家看到这样的数字不仅吓一跳,也甚至会觉得上天对他实在眷顾。

确实,张人龙不仅儿子多,不少人还是人中龙凤。

香港人最熟悉的可能是傅声。他是张人龙第九子。1954年10月20日出生于香港。原名张景贤,又名张富声。

1971年,傅声考进香港邵氏公司与香港广播公司合办的第一期演员训练班,第一部影片是《十四女英豪》。此后傅声受到导演张彻的赏识,成为张彻的干儿子。

1973年,张彻拍摄《方世玉与洪熙官》,大胆起用傅声做为男主角,结果一炮而红,同年傅声演出张彻执导的《朋友》,获得二十届亚洲影展“最有希望新人奖”。

他在同时期还扮演过郭靖,应该是最早的郭靖扮演者,一时风靡香港,大红大紫之程度今天港星几乎无人可及。

香港名门望族故事简介(从深圳望族到香港)(8)

1983年7月6日晚上10时30分,傅声与哥哥张震声,弟弟张展鹏以及影星汪禹,一同由清水湾乡村俱乐部驾车往清水湾道片场拍摄外景。他们四人分别驾驶两部车,汪禹与张展鹏坐一部日本思域带在前面,而傅声和其兄长张震声则乘座白色保时捷911紧随其后,此车为傅声太太甄妮送赠给傅声的生日礼物。途经清水湾一弯角时,不知何故傅声的车突撞向山边、车身翻侧、车头严重损毁。傅声头部及胸部重伤,送往医院急救时,因脑部受到严重震荡,内脏受重伤,于7月7日凌晨证实不治,时年29岁。

傅声去世后,他的妻子甄妮将傅声的精子冷冻,多年以后在加拿大为傅声生下女儿并终身非嫁。张人龙对甄妮也非常欣赏,她的演唱会必亲临捧场。

香港名门望族故事简介(从深圳望族到香港)(9)

傅声的弟弟张展鹏(上图右)在上世纪80年代初由傅声带入电影圈,加入了刘家良导演的刘家班。1981年的首部电影《龙虎少爷》就是主角之一,此后陆续拍摄了《鬼画符》、《御猫三戏锦毛鼠》、《五郎八卦棍》等几部电影。

5 张人龙的儿子中最令港人唏嘘的是长子张亮声,2013年,张亮声据称因欠下赌债在上水跳楼。

香港名门望族故事简介(从深圳望族到香港)(10)

张亮声系长房所出,早年即开始奢华生活,上世纪七十年代到加拿大留学,认识新义安龙头龙头家族向华炎的长女向咏怡后结婚成家。

顺便向大家说一说新义安,可能很多人都从香港电影中知道有个新义安,但新义安如何成为香港最知名黑社会?

前文我们提过,年轻时张人龙曾北上抗战,国民党人后逃到香港不少人,张人龙不时有与交集。新义安创办人向前就是国民党人军官向前,据说他是蒋介石安插在香港的棋子,目的是有一天“反攻大陆”,不过后蒋认为反扑无望,向前沦为弃子,于是组建了新义安。有人认为,张、向两家早有渊源。

香港名门望族故事简介(从深圳望族到香港)(11)

知情人称,新义安组织鲜明,向前归台湾后,新义安只唯向氏家族马首是瞻。新义安在香港的活动区域主要有香港岛、九龙、新界及离岛,犯罪手法有勒索、收保护费、贩卖毒品、高利贷、开设色情场所、非法赌场、走私等。

经营企业则主要是电影制作公司、向氏家族一直主导香港的电影业,出身江湖家族的向氏可谓在娱乐圈、电影界举足轻重、向前家族成员也有不少在商界立足。 可一个能打能杀的向氏家族也被这个张姓女婿坑得不轻。由于张亮声迷恋赌博欠下巨债,张人龙家族及向华炎家族曾共同为张亮声还了约三亿元赌债。不过嗜赌成性的张亮声制造的赌债窟窿越来越大,向氏家族也拒绝接纳他,妻子也与他分居。最终晚年潦倒走上自杀之路。

事实上,张亮声年轻时也曾帅得不要不要的,此外他还是著名桌球运动员,多次拿过大奖。

6 如今,张人龙的儿子仍然有许多知名商界领袖,像张德熙。张氏的产业仍然众多,石湖墟依然有张氏家族的影子。

不过,张亮声自杀以及张的社会影响,被外界解读为张人龙家族传奇不再的标志。客观说,张人龙身上确有超出一般人的见识,能力,还有运气。

当然,历史就如逝水,所谓各领风骚数十年,张人龙写下的这段传奇确实划上了句号。英雄垂暮的张人龙早已记不清事情,无论是辉煌,还是苦难。

所谓人生,就是人来人往。

故事转自 微信公众号 深圳微时光,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