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

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和总量之间的关系。

2、 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进一步了解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 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并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

计图进行统计。

3、 能看懂扇形统计图,并能从图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进行简

单的分析,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统计意识,感受统计的价值。

教学重点: 看懂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并能从统

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学难点: 能根据获得的信息和需要,灵活地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并对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 课前统计本班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激趣

1、 课件出示情境图。

这是五(1)班同学的大课间活动情况,有哪些活动?

生:他们正在跳绳、踢毽…… 师评价:真是丰富多彩!

师:看了这些数据感觉怎么样?那怎么办?如何整理?

评价:统计图和统计表是描述数据的很好的方法。

2、 出示统计表,进行统计。

先分类整理,整理在统计表上。这次怎么样? 生:清晰多了

评价:你的小眼睛很会观察,你总结得很完整。

3、 利用条形统计图观察数据

观察条形统计图,观察从条形统计图中你还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打兵乓球的人数最多,有12人。跳绳的最少有5人

师:嗯,确实从条形统计图中,我们能一眼看出看出各种运动项

目的人数有多少。

师:那么如果想知道打乒乓球的人数占了全班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能直接从这个图上观察出来吗?

生:不能 师:那应该怎么办?

师:请同学们任选其中一个项目算出参加这个项目的人数占总人

数的百分比。

学生汇报:

师:计算的都很准确,对百分数的知识掌握的很好。

【设计意图: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学生在校园里参

加各种体育活动的情境,为引入有关统计数据提供现实背景。】

二、 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一)例1-扇形统计图

1.探索扇形统计图

通过计算,我们也清楚地知道了各种视力情况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百分比,看!老师想用这样一个新的图形中的一个个小小的扇形表示

参加这个项目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同学们,这个新图形可是一个统计图!谁能给它起个名字?生:

扇形统计图。因为它是由一个个小扇形组成的。

师:这个好看的图形有自己的名字- 叫扇形统计图,这就是我们

本节课重点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

2、 解读扇形统计图。

仔细观察这个扇形统计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①乒乓球人数占总人数的20%, 是怎么来的?谁来说?其余扇

形表达的意思?

②师:从扇形统计图中,我们除了能从百分比中看出打乒乓球的 人数最多,还有什么办法看出打乒乓球的人数最多?生:面积和圆心

角。

思考这些问题?

(1. 圆表示什么?2 .扇形表示什么?3 .扇形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系 ? )

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

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单位“1”

用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比。 (板书)

扇形的大小与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比有关系。百分数大,扇形就大,

百分数小,扇形就小。

师总结: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整个圆看作整体,每一类运动项目

看作其中的一部分,其实通过扇形统计图我们能看出部分与整体的关

系。这是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根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做出决策。

根据结论,作出预测

那同学们, 体育老师想举办运动会,以上几个运动项目你建议

加上哪个活动?

总结:这就是统计的价值,根据结论,做出选择。其实统计图在

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一起来欣赏一下。

4、 生活中的扇形统计图,总结特点

对于扇形统计图有了基本的了解,同学们通过学习发现了扇形统 计图很多的优点, 一个例子不足以说明,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

过扇形统计图。

学生介绍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扇形统计图。

师:现在请你试着总结扇形统计图的优点吧!

师小结:清楚地表示各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二)例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1、 既然统计图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这么广泛,那如何选择合适

的统计图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下面几组数据分别选用哪种统计图表 ?

(1)绿荫小学2007—2011年校园内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统计表。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总 量 / 棵

100

120

150

170

200

(2)2011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所占百分比情况统计表。

树种

杨树

柳 树

松树

槐树

其他

百 分 比 / %

25

20

15

15

25

(3) 2011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数量统计表。

树种

杨树

柳树

松树

槐树

其他

总 量 / 棵

50

40

30

30

50

2、动手操作 要求:

①独立思考,这几组数据分别选用那种统计图更合适?为什么?

②自己独立完成统计图

③完成后和小组的成员交流想法 汇报交流:

生1:折线 你的想法?有问题吗?

师:扇形统计图是表示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这里用扇形统计

图表示无意义。

贴:折线统计图 主要反映数量的变化趋势。

生2:扇形统计图你的理由?各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生3:条形统计图你的理由?表示数量的多少

追问:条形统计图能代替扇形统计图吗?扇形统计图能代替折线

统计图吗?不能

总结:我们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师:在比较中我们对扇形统计图有了一个更深刻的了解了。条形

六年级教案数学扇形统计图(六年级下数学扇形统计图)(1)

四年级二班学生视力情况统计图

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特点不同,使命也就不同。当我们要 了解各种数量的多少的时候要用——条形统计图,当我们要了解各部 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时要用到——扇形统计图。当我们了解表示数量 的发展趋势时用折线统计图。所以在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根据

不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三、 巩固练习

1、选一选

2、 师:老师这里还整理了二班的视力情况,也做成了扇形统计

图。请你帮老师补充完整。二班视力正常的人数占总数的百分之几?

六年级教案数学扇形统计图(六年级下数学扇形统计图)(2)

四年级一班学生视力情况统计图

低视力

0%

视力不负

20%

正 常

70%

总数- —— 单位“1”不同

师:算完之后你发现哪两个数据相同? (70%)那意味着两个班

的正常人数相同,是吗?

【设计意图:不同的扇形统计图我们不能简单地根据百分比的大

小来比较部分量的大小,要灵活的分析数据。】

黄瓜有多少千克?你是怎么算的?

四、 归纳方法,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的学习都经历了哪些步 骤?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决策。我们在学习的 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本身,还学会了其中的思想方法,比如我们

用图形来描述数据,这不正是我们数学上的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再

比如统计的思想,不仅培养我们理性的思维,在生活中也处处用到统 计的思想去处理事,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用统计的眼光看待世界,

用统计图的思维思考世界,用统计的语言表达世界。

五、 谈收获

学习了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思考:伟大的爱迪生曾经说过一句话:天才是1%的灵感加

上99%的汗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