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史传上最初称为“五明扇”。相传舜为广开视听求贤自辅,曾制作五明扇。殷周时期已出现了一种“翟扇”,那是用五光十色的野鸡尾羽做成的,故有“羽扇”之说。《尔雅》中谈道:“以木曰扉,以苇曰扇。”从这可推测,早期的扇子可能是长方形的苇编物。早期的扇子并非用来纳凉,而是用作统治者礼仪之具,所以又叫“仪仗扇”。我国秦汉以后,扇子的形制主要有方、圆、六角等形,扇子的面料采用丝织的绢素,由于宫中用得多,故又称“宫扇”,隋唐两代,盛行于世的主要是纨扇和羽扇,以及少量的纸扇。宋以后,折扇渐渐流行。明清时期,浙江、苏州、四川等地盛产折扇,题字作画亦兴于此。这一精湛的技艺从明代开始传入欧洲,然后风行世界。

关于芭蕉扇子的古风诗句唯美(古人咏扇子的诗词)(1)

怨歌行

汉·班婕妤

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古扇

唐·项斯

昨日裁成夺夏威,忽逢秋节便相违。

寒尘妒尽秦王女,凉殿恩随汉主妃。

似月旧临红粉面,有风休动麝香衣。

千年萧瑟关人事,莫语当时掩泪归。

唐·陆畅

宝扇持来入禁宫,本教花下动香风。

姮娥须逐彩云降,不可通宵在月中。

扇上画牡丹

唐·罗隐

为爱红芳满砌阶,教人扇上画将来。

叶随彩笔参差长,花逐轻风次第开。

闲挂几曾停蛱蝶,频摇不怕落莓苔。

根生无地如仙桂,疑是姮娥月里栽。

关于芭蕉扇子的古风诗句唯美(古人咏扇子的诗词)(2)

唐·司空图

珍重逢秋莫弃捐,依依只仰故人怜。

有时池上遮残日,承得霜林几个蝉。

咏破扇

唐·唐怡

轮如明月尽,罗似薄云穿。

无由重掩笑,分在秋风前。

悲纨扇

唐·韦应物

非关秋节至,讵是恩情改。

掩颦人已无,委箧凉空在。

何言永不发,暗使销光彩。

咏扇

唐·徐夤

为发凉飙满玉堂,每亲襟袖便难忘。

霜浓雪暗知何在,道契时来忽自扬。

曾伴一樽临小槛,几遮残日过回廊。

汉宫如有秋风起,谁信班姬泪数行。

关于芭蕉扇子的古风诗句唯美(古人咏扇子的诗词)(3)

咏破扇

唐·杨凌

粉落空床弃,尘生故箧留。

先来无一半,情断不胜愁。

代秋扇词

唐·郑谷

露入庭芜恨已深,热时天下是知音。

汗流浃背曾施力,气爽中宵便负心。

一片山溪从蠹损,数行文字任尘侵。

绿槐阴合清和后,不会何颜又见寻。

杨主簿日本扇

宋·苏辙

扇从日本来,风非日本风。

风非扇中出,问风本何从?

风亦不自知,当复问太空。

空若是风穴,既自与物同。

同物岂空性,是物非风宗。

但执日本扇,风来自无穷。

高丽扇

宋·华镇

排筠贴楮缀南金,舒卷乘时巧思深。

何必月团裁尺素?自多清爽涤烦襟。

挥来振鹭全开羽,叠去栟榈未展心。

利用已宜勤赏重,更堪精制出鸡林。

关于芭蕉扇子的古风诗句唯美(古人咏扇子的诗词)(4)

生查子·咏摺叠扇

宋·朱翌

宫纱蜂趁梅,宝扇鸾开翅。数摺聚清风,一捻生秋意。

摇摇云母轻,袅袅琼枝细。莫解玉连环,怕作飞花坠。

蝶恋花·聚骨扇

金·完颜璟

几股湘江龙骨瘦,巧样翻腾,叠作湘波皱。金缕小钿花草斗,翠绦更结同心扣。

金殿日长承宴久,招来暂喜清风透。忽听传宣须急奏,轻轻褪入香罗袖。

咏摺叠扇

明·瞿佑

开合清风纸半张,随即舒卷岂寻常。

金环并束龙腰细,玉栅齐编凤翅长。

偏称游人携袖里,不劳侍女执花傍。

宫罗旧赐休相妒,还汝团圆共夜凉。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

清·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关于芭蕉扇子的古风诗句唯美(古人咏扇子的诗词)(5)

【版权说明】诗词世界整理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