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陕西省各个地级市区划调整的故事,例如西安市、榆林市、汉中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渭南市。渭南市属于陕西省10个地级市之一,下辖了11个区县,总人口400多万。在人口总量方面,仅次于省会西安市。那么,渭南市11个区县的区划,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聊聊陕西省。陕西省属于我国西北地区的省份,也是西北地区人口最多、综合实力最强的省份。按照七普的结果,陕西省人口达到了3950多万人,接近于4000万人的水平。陕西省下辖了10个地级市,包括了1个副省级城市西安市。陕西省分为了陕北、关中、陕南三个部分,不得不说,每个区域的文化、饮食、风俗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陕西省下辖了10个地级市,渭南市属于其中之一。渭南市总人口460多万,在陕西省10个地级市中,渭南市的总人口仅次于省会西安市。渭南市下辖了2个区、2个县级市、7个县,总计11个区县。渭南市11个区县的区划,并不是一次性形成的,历经了好几个阶段。同时,与陕西省的区划调整,属于相互影响的关系。
在元朝之前,历代王朝都沿用了州县两级区划。13世纪中期,北方的元朝崛起以后,在几十年时间里,迅速消灭了大金国、西夏国、大理国、南宋等政权,建立了一个疆域面积庞大的帝国。不过,随着疆域面积的扩大,元朝也开始面临各方面的问题。元朝缺乏地方管理经验,面对全国密密麻麻的几百个州府、几千个县,各地区的人口数据、耕地产量、农作物品种,情况十分复杂。
我们以农作物为例,由于各地区的地质环境和气候不同,各地区种植的农作物类型五花八门,例如高粱、大豆、水稻、小麦等等,出现了五谷杂粮的说法。各地的耕地,分为了沙土地、水浇地、黄土地等10多个类型,每一个类型又分为了上中下3个等级。对于这么复杂的情况,号称“弓马娴熟,纵横草原”的元朝也没有经历过。依靠唐宋时期的州县两级区划,根本指望不上。
唐朝的15道和宋朝的23路,有自己诸多的问题。最后,元朝在宋朝23路的经验上,结合了金国行尚书台的框架,经过完善和调整以后,推出了著名的行省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0个行省。例如甘肃行省、陕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等等,当时,陕西行省已经设立。不过,区划方面与现在的陕西省存在差异。
每个省下辖了各个路,每个路划分为各个州府,每个州府下辖了各个县,相当于4级区划。元朝虽然设立了行省制度,奠定了行省制度的框架基础,但各方面都不完善。首先,各地区划分太大,控制能力有限。第二,各地的管理机构重叠,框架粗犷。到了元朝统治的末期,行省制度已经名存实亡。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
根据明朝的实际情况,在元朝行省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了区划。撤销了路一级的区划,形成了省、府、县三级区划。这一模式非常经典,延续了几百年时间,直到清朝灭亡。与此同时,明朝设立了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并立的模式。在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位时期,随着明朝的迁都,形成了南北直隶与13个省的区划模式。
我国大部分省份的区划,都是在明朝统治时期设立的,例如河南省、江西省、广东省等等,与现在的区划非常接近。当时,为了抵御北方蒙古各部的进攻,明朝从东北到西北,一口气设立了九边重镇。为了统筹指挥西北各地,甘肃省被撤销,并入了陕西省管理。因此,明朝的陕西省管辖范围很大。明朝历史上的陕西省,相当于现在的陕甘宁等地。
17世纪中期,清朝逐步确立了自己的统治。根据自己的需要,进一步调整了各地的区划。最终,形成了内陆18个省的区划。由于陕西省的面积太大,按照当时的交通、通讯条件,存在很大的管理难度。因此,清朝康熙皇帝在位的初期,清朝拆分了陕西省,分为了陕西省和甘肃省。
在陕西省内,设立了4个府和9个直隶州,分别是:西安府、凤翔府、延安府、榆林府、兴安州、华州、商州、同州、耀州、绥德州、邠州、鄜州、葭州。当时,渭南市下辖的各个县,分别隶属于西安府和同州管理。1912年,清朝灭亡以后,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复杂阶段。长期的混战,直接影响了各地的发展,各地急需进入休养生息。
一转眼到了建国初期,随着战争的结束,我国进入了战后重建、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的阶段。与此同时,一系列的重要项目,在陕西省各地设立。陕西省设立了一系列的专区,例如宝鸡专区、安康专区、渭南专区等等。其中,1950年,渭南专区设立以后,下辖了13个县,分别是:渭南县、华县、华阴县、潼关县、蓝田县、临潼县、大荔县、都阳县、蒲城县、澄城县、白水县、韩城县、朝邑县等等。
1952年,咸阳专区被撤销以后,富平县、三原县、泾阳县、高陵县、耀县等5个县,划入了渭南专区,此时的渭南专区下辖了18个县。管辖区县的数量非常多,按照五六十年代的交通、通讯条件,反而会出现各方面的问题。例如召集10多个县开会,那些距离比较远的县,可能提前2天就必须出发。1956年,渭南专区被撤销。
下辖的18个县,一部分划入了周边其他专区,另一部分划入了省直接管理。1961年,渭南专区重新设立,下辖了14个县。60年代末期,我国所有的专区更名为地区以后,渭南专区更名为渭南地区,管辖范围不变。1979年,渭南专区的耀县,划入了铜川地级市管理,渭南地区下辖的县,下降到了13个。
入70年代末期,随着经济持续发展,为了适应时代需要,我国各省下辖的地区,陆续调整为地级市。此外,部分县被升级为县级市,部分地级市的关系范围进一步扩大。1983年,渭南地区下辖的临潼县、蓝田县,划入了西安市管理。同一年,渭南县、韩城县被撤销,设立了渭南县级市、韩城县级市。此外,渭南地区下辖了2个县级市、9个县。
进入90年代以后,1990年,华阴县被撤销,设立了华阴县级市。1994年12月,渭南地区被撤销,设立了渭南地级市。与此同时,渭南县级市被撤销,设立了临渭区。渭南地区原本下辖的华县、潼关县、大荔县、合阳县、澄城县、蒲城县、白水县、富平县、华阴市、韩城市,划入渭南地级市管理。此时,渭南地级市下辖了1个区、2个县级市、8个县,总计11个区县。
随着渭南市的持续发展,城区人口进一步增加,城市面积进一步扩大。2015年,华县被撤销,设立了华州区。截至这个时候,渭南市形成了2个区、2个县级市、7个县的区划结构,总计11个区县。分别是:临渭区、华州区、潼关县、大荔县、合阳县、澄城县、白水县、蒲城县、富平县、韩城市、华阴市。
关于我国各地区划调整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