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五处故居都在哪里(探访朱自清先生扬州故居)(1)

虽然和朱自清先生故居同处一个城市,但一直以来,我都没有造访过那个寂静的院落,直到因着文友的一次聚会,我才和朋友一起,在一条曲折狭窄的胡同里,踏响了那一方覆地的青砖。

深秋的古城,天空刚刚飘过雨丝,从喧嚣的大街走进这座已有百余年历史的院落,有一种突然沉静下来的感觉。院子里的空气有些潮湿,似乎氤氲着一代大家的气息。寥寥无几的游客,让这个小小的院落,显得有些清寂。只有一尊乳白色的花岗岩先生塑像注视着我们,安详、亲和,还有些执著。

最初接触先生的文章是在学生时代,一篇《荷塘月色》让我对这位独步荷塘,带着淡淡的愁绪的散文大家心生景仰。再后来读他的《春》、《背影》,更被他的充满灵性,清隽沉郁的细腻笔触所折服。在他的每一篇文字里,都闪烁着永恒的人性之光,。他打开生活的每一扇门,让清风明月荷香碧水透进自己的小舍,转而浸入大众的心扉。自那时起,散文对于我来说,便有了文字以外的融合着自然与生命的和谐的种种感悟与启迪。而朱自清留给历史的,除了作为文学大师的那飘逸华美的背影外,更有着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爱国者的铮铮硬骨,高风亮节。

作家往往都有浓浓的故土情结,朱自清也不例外。寻根求源,朱自清的出生地并非扬州,而是东海。但因为祖父、父亲都定居扬州,他在这里读书、初恋、新婚,度过了难忘的岁月,所以他也理直气壮地称自己是“扬州人”。他对扬州的情感,融进了他那脍炙人口的《说扬州》、《我是扬州人》、 《扬州的夏日》等等名篇佳作之中。朱自清承认自己是扬州人,但在回忆扬州的作品中,似乎又少有“我的家乡”之类的语句。特殊的背景,使朱自清对古老的扬州有了一种特别的情怀,有了更清醒而独特的观照,其中也包含了他对扬州更为深沉的钟爱。

漫步在先生的故居,我努力地去感觉着朱自清先生在这里留下的点点印记。在这个既无芳草,也无奇树的院落里,书房书桌上笔架、墨盒、烟斗,还有先生为学生批改的作业,让我睹物思贤,仿佛看见先生伏案笔耕的“背影”。而天井、门堂、厢房,红木清漆打造的窗栏、案几、条桌、橱柜、大床和房间里的陈设,让我依稀看到到当年朱家人平凡的生活场景。我想象着先生一家围炉而坐,想象着先生和他的闰儿游玩嬉戏,那氤氲的温情,伴着浓浓的书香,温暖着先生在扬州的无数个日子,也温暖着我们仰视着的无数的目光。

深思之间,游客渐渐多了起来,几位年轻的朋友的到来,让小小的院落似乎平添了许多的活力和生气,无意中,我又看见了那尊先生的塑像,看见了他那安详、亲和的眼神里,似乎充盈着一丝淡淡的笑意。我知道,那笑意是因着年轻而来,是因着希望而来。

走出朱自清先生的故居,天空依然有些阴霾,但我的心中却清朗明亮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