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过许多人在关系里总是在解释。
一位男士约会迟到了半个小时,见到女朋友后一个劲地解释:
“我一下班就准备过来了,结果我正准备走呢,突然被领导叫过去开会,我又不好意思不去。
毕竟上个月刚加过工资,谁也不敢跟老板对着干么不是?
结果一开会半个小时过去了,我赶紧往这里赶,路上又实在堵车……”
这样解释很久,直到女朋友听到烦为止。
有位女士的老公收入比较高,她便长期不上班,一直在家做家务、带孩子,开支全靠老公支撑。
每次当她找老公要钱时,都要先解释半天:
“我想给孩子再报个钢琴班,学钢琴不仅能让孩子多个兴趣,还能提高她的素养,免得孩子整天无所事事地玩游戏……”
“我看别人家的洗碗机都挺好用的,省电省水还省时间,省下来多出来的洗碗时间我都可以给孩子辅导作业了……”
“上次那笔钱花得很快,是因为正赶上好几个朋友结婚送礼,送太少了拿不出手,这个月的生活费就不够用了…… ”
总之每笔钱都要先解释出一个合理的去处,然后再向老公提出要钱。
还有的人,提出要求,希望对方做什么事情也会先解释一下。
有位女士平时包揽了大部分家务,有次因为太忙,来不及洗碗,希望老公来洗,提要求的时候也不忘解释:
“我临时要出去一趟实在来不及了,这次你把碗洗一下吧,平时大部分家务都是我做的,只是洗个碗而已,不麻烦你吧?”
可是你猜怎么着,上述提到的几位,亲密关系都不是很愉快。
迟到的那位,要解释很久女朋友才不再生气。
那位全职妈妈,每次要钱还是要看老公脸色,而且很多时候老公都不情不愿。
让老公洗碗的那位女士,解释了这么多,老公还是不肯洗碗……
许多人渐渐发现,在关系里,解释似乎是一件很多余的事情。
01
解释,会否定对方的感受上文中那位男生,因为迟到惹女朋友不高兴了,于是不断地解释自己为什么迟到,结果女朋友更加不高兴了。
看起来他好像很在乎对方,怕对方想歪,主动告诉对方背后的因由。
可也因为如此,他否定了对方生气的感受。
对方迟到了,自己等了半天,浪费了很多时间,就是会生气,这本来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而当男生不断解释自己迟到的理由时,就默默传递出了一个信息:
“我又不是故意迟到的,我是实在没办法,你再生气就是不懂事,就是无理取闹。”
男生迟到真的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吗?当然不是。
他可以拒绝老板,坚持自己有急事,也可以跟女朋友信息沟通一下,提前打个招呼。
也就是说,在让老板满意和让女友满意之间,当时的他认为让老板满意更重要。
而解释就是把责任推给了老板和女友,是老板太过分,下了班还要人开会,是女友不懂事,不体谅他的工作。
于是主要责任人——自己,被撇得干干净净,仿佛自己是最无辜的。
要知道,女友真正想听的并不是解释。
女友希望他看见:“我很期待跟你见面,所以很守时地来了。
但是等了很久,等得很无聊烦躁,而且搞不清状况不知你为何没来,心里没底怕你不在乎我。”
此时男生还要再向对方表达出自己其实很在乎对方,但是也在乎那份工作。
希望在老板那里留下个好印象,能更好地得到晋升,相信女友很快可以体谅和理解。
在关系里,谁付出得多一点,少一点都不算是问题。
真正的问题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付出被对方看见,自己的不安被对方疗愈。
当能看到对方真正的需求、感受时,解释就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了。
02
解释过多,意味着不信任再说说找老公要钱,总喜欢解释的妻子。
不明就里的人可能会认为,妻子在家里做家务带孩子,丈夫给钱、给家用是理所应当,为什么还要推三阻四。
却不知妻子的态度,也影响了丈夫给钱时的态度。
当妻子不断地解释,这笔钱花在哪里,为什么要这么花,有什么意义……
其实是在告诉对方:“我不相信你会大方干脆地给我钱,我必须把每笔账解释清楚。
我也不相信你认可我在家庭里付出的劳动和价值,不相信你是爱我的,不相信你想为我付出,想让我高兴。”
如果对对方、对关系有很深的信任,大可以大大方方提出自己的需求,在对方提出疑虑的时候再进行解释。
既然夫妻本是一家人,自己在做家务、带孩子的过程中也付出了劳动,只是工作的形式不同,那么钱就理所应当是自己也应该享有的。
花自己的钱,只要在可以承受的范围,本该理直气壮。
而上来就先解释一通,很容易让对方感觉自己是个“坏人”,是个不会轻易付出的“小气鬼”,必须要有合理理由才肯付出。
同时也暗示对方:“我用你的钱是不对的,必须要经过你的同意才行。”
这种暗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对方,让对方更加不想为你花钱了。
同理,上文中想让老公洗碗的女士也是同一种思维模式。
她并不打心眼里认为家务本就该是两个人一起分担的,她默认这些都是自己的任务。
当她起了老公一定不会帮助自己的念头时,就会反复解释为什么自己没法去做。
而她的不信任,也一定会被她老公接收到,从而更加抵制做家务。
03
想解释时,觉察一下自己的心虚有句话叫“解释就是掩饰”,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掩饰什么呢?掩饰自己的心虚,掩饰自己的不安,掩饰自己的自责。
当一位女士默认了家务都是自己的责任,一旦哪件家务没有做好,就会产生自责的情绪,会指责自己不是个好妻子。
她就会拼命向别人解释为什么这件家务没有做好,而实际上首先指责她的,是她的内心。
生活中,我们也会看到,那些对自己要求严格,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一般也是很喜欢解释的人。
心理学上有个专有名词,叫“内化父母”。
如果我们的父母在童年时期对我们有过度苛刻的要求,一旦达不到,就会指责我们。
久而久之,这种指责的声音就保留在了我们的内心深处。
一旦某些事达不到我们的预期,就会隐隐自责。
当事情不如意,不顺利时,这种自责的声音就会自动在脑海里翻来覆去地响起。
这就是“内化父母”,在心里对自己提要求,要求我们必须把所有事处理完美,不然我们就是无能的,不努力的。
这时,我们内心是极度脆弱的,很怕有人真的指责自己。
于是在别人指责之前,“先下手为强”,为自己解释,找一些理由开脱。
所以当我们又有了解释的冲动时,不妨先按一下暂停键,听一下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
我是对这件事又自责了吗?
我在懊悔这件事没有处理完美吗?
还是我觉得自己不配向对方提要求?
先看见自己这份心虚、懊悔,告诉自己“这不是我的错”,先取得自己的谅解。
然后你会发现,向对方解释的冲动消失了,也不再在乎对方是否会指责、支持自己。
事实上,有不少女性都反映,当她们不怎么向对方解释过多后,反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尊重和爱。
自己的心虚少了,自责少了,可以理直气壮地爱自己了,多半也会收获更多的爱。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在关系中,有求不得是正常的。
重要的是,这些求而不得反映了我们内在什么样的空洞和创伤。
借由关系这面镜子,发现自己对自己的苛责,给自己渐渐松绑。
记住,能疗愈自己的,只有我们自己。
作者 | 止水 疗愈师,拥有中科院心理咨询师资格证,IHNMA 国际催眠师资格证,致力于探索人性的深邃与伟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