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嗣汉天师府

关于立志,我相信在我们小的时候,我们的父辈、老师多次提过。我们在高考时还填过一个表,叫高考志愿表或者志愿书。

什么叫作志?人为什么要立志?

为什么有的人很有天分,成绩很好,能考上重点,读研也很轻松,但是一生走完却发现没有什么成就?为什么很多人读高中时并不怎么突出,但一生成就很大?

有人统计过,班级前几名的学生,有大成就的比率非常低。

一个人学习成绩好,至少代表这个人智商高,敏锐度比一般人要高一点,但为什么到最后却没有成就?这和立志有关。

为什么有的人一直成绩好(为什么有的人学习成绩好)(1)

明代大儒王阳明说过:“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一个人无论多么聪明,如果没有立志,这一生肯定一无所成。古代读书人上学第一天,老师就开始引导,向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行鞠躬礼。行这个礼有感恩的意思,也有向圣贤学习立志的意思,然后还要唱歌曲。

《学记》讲到“宵雅肄三”,《诗经》中的三首歌,都是讲为官的。古代为官,是为百姓服务的。立下这样的志向,从幼年开始。王阳明教导他的学生,读书从立志开始: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为什么有的人一直成绩好(为什么有的人学习成绩好)(2)

百工技艺,各个行业想要有一番成就,都是从志向开始的。

你立志做一个圣人,将来就会成为一个圣人。立志做一个贤人,将来就可以成为一个贤人。

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就好像没有舵的船。过去我们唱歌说“大海航行靠舵手”,一条船有舵,可以横渡渤海,另一条船无舵,同样的燃油消耗,可能就会在原地打转。

志不立,又如“无衔之马”,“衔”就是过去驯马时马嘴里的那个缰绳。有了这个,主人会提醒马往哪里走。如果马无衔,就是一匹野马,终无所成。

人如果有志,就像一棵树有了根,能够凝集天地雨露之养分,每一天都在长,日日增长,一年又一年必有所成。人如果没有志,就像园中的草,虽然也会沐浴阳光和雨露,但是根太浅了,终难成大器。一棵草半米高,一棵树苗一尺高,十年以后谁高?树。不是因为树先天就比草高,而是因为树有根。

为什么有的人一直成绩好(为什么有的人学习成绩好)(3)

每所大学都有图书馆,像一块肥沃的土壤,里面有历史、哲学、人物传记等等,一个有志向的人走进图书馆,会吸收大量的养分,一个没有志向的人去了图书馆,会玩手机,玩得很开心。所以同样度过四年,有的人已经从一尺长到了十米,有的人还是半米高,还不服气:“当初他的成绩没有我好,怎么比我成就大?”

我遇到一位传统文化老师,他非常好学,与我讲了他的故事,很难忘。有一次他坐飞机,在飞机的画报上看到一篇文章,讲美国教育。他是研究教育的,很喜欢,但是画报不能拿走,怎么办?他用手机一段一段拍下来,回到家里打印出来进行研究,因为这篇文章在网上搜不到。手机拍完,一抬头,看到正在放一部影片《湘江北去》,讲毛泽东早期的故事。他一看这个片子好,能够帮到很多学生。一到目的地,一到宾馆,马上打开电脑把那部电影下载下来,最后,这部影片帮助了很多人。他每一天走到哪里学到哪里,你打开他的电脑,里面什么都有。我们问他是怎么得来的,他说都是他一点一滴收集来的。

到处都是学问,为什么有人能收集到,有人收集不到?这就是有志者和无志者的差别。有志向就有根,有根就会吸收水分。

就业很难,可对于一个有志的人来说,不难。

比如,我们从大一就立一个很小的志向,把就业问题搞定,收集有关就业的信息,学习有关就业的经验,寻找有关就业的渠道,业余时间围绕这一件事来强化自己、训练自己。等到毕业时,就不难找到工作。

天下大事必成于细,就是从细小处一点一点积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