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体倒挂”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特有的一个新名词。这个名词和这种现象,在中国历史中从来没有出现过,也在国外历史难觅踪影。
那时,中青年知识分子(脑力劳动者)收入普遍低于同龄的工人(体力劳动者),其中以教师的待遇最低。一个教师的工资很难养活一家人,当时民间流行的说法是,“造导弹的不
脑体倒挂
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
曾有人算过一笔账:1985年,一个茶叶蛋的成本为0.15元,市场售价为0.40元,一天只要卖出100个茶叶蛋,每月至少有750元收入;而从事导弹原子弹研究的科学家,月薪最多不过400元。
当时,即使中国外享有盛誉的数学家杨乐,买西瓜也要拣小的买;著有《平凡的世界》、《人生》的大作家路遥,为了省钱,中午饭只吃两个馒头一根大葱。
收入体制僵化导致脑体倒挂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
记者请教了一位长期从事财务工作的老人。他举例说,两个初中毕业生,其中一个马上参加工作,另一个读完大学才参加工作。这样,大学毕业生的工龄比初中毕业生少了7年。上世纪80年代初,本科毕业生的月薪是62元,而工作了7年的初中毕业生铁定是六级工,月薪高达77.1元。这15.1元的工资差距,大学生也许到老也无法赶上。因为按照当时“一刀切”式的工资计算办法,工资级别只看工作年限。
脑体倒挂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中形成的非正常社会现象,为什么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会出现脑体倒挂的社会现象呢?国内学者大都归罪于是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过度必然的产物,这样的分析并没有错误,但是却不能说出脑体倒挂的形成机理,不能很好的预防类似问题的再次出现。
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是出现过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过度的阶段,也造成了脑体倒挂社会现象的出现,那么脑体倒挂现象的形成机理是什么?是不是过了八九十年代,类似的现象就不会发生了?我们就可以安心的不去考虑它了呢?当然不是,所谓的计划经济不过是按指令性计划运行的经济,因为是按计划运行,那么经济效益好坏就与企事业的经营好坏和员工的收益没有关系,只要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就可以了,这样的经济造成了大锅饭的泛滥,干好干坏一个样,而形成员工并不关心企业的经营,自己只要上班,就理直气壮地领工资,服务行业的员工并不关心消费者是否来消费,好像是他所得的工资是单位发的,而不是消费者给的。而商品经济则不同,饭店的经营的好坏直接与个人 的收入挂钩,就会给人以一种是消费者在给他们开资的印象,经营得好的,所得收入自然就高,经营不好的就面临破产、倒闭。这样经济运行模式的差别,是必造成工作心态和收入的差别,而八九十年代最先步入商品经济的大都是体力劳动者,而表现出个体的体力劳动者比国企的脑力劳动者收入高的现象,也就是脑体倒挂。
为什么会出现 脑体倒挂呢?因为国有单位的员工并不是消费者给“开资”,再怎么努力也得不到任何好处,分配上的平均主义起不到奖勤罚懒的效果,工资被平均之后,到手的钱自然比经营好的个体户要低了。在八九十年代谁先进入商品经济,并运行良好,收入就会很高,在八九十年代,商品经济才刚刚进入中国,还处于稀缺的状态,几乎到处有黄金,经营什么都赚钱,所以表现出脑体倒挂成为了常态,进入九十年代末,受到个别经商者成功的鼓舞,国职工纷纷下海经商,商人的数量增加了,商业经营的稀缺很快的被填补,小商贩们的经营越来越难了,大家都在抱怨现在的生意不好做,稍有不谨慎,就血本无归,做生意的黄金期已经过去了,能够赚钱的体力劳动者越来越少了,脑体倒挂的现象似乎逐渐消失了。当然个别能赚钱的还是存在的,就像如今不少的饭店面临倒闭的时候,还是有的饭店经营状态良好一样,这的得差别已经不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要想经营状态良好,那些老板们是要下一番新思的,老板们也成了脑力劳动者,而且比上八个小时班的脑力劳动者更辛苦,产生的效益更直接,此时个体工商户与贵员工的收入差别已经不是脑体倒挂的差别了,而是同样的用脑的努力程度的差别,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不再抱怨脑体倒挂了,随着国企开始步入商品经济活动,脑力劳动者的收入已经提高了,脑力劳动者越来越被重视,他们与个体的劳动者的收入的差别越来越小了,过去靠肯吃苦挣点辛苦钱还能维持简单的生活,谁能吃苦,谁的收入就会高点的社会环境已经改变了,开一家饭店开门时间越早,关门时间越晚经营得越好的现象已经消失了,而是谁能迎合消费者谁的经营就越好。
国营单位的职工比个体工商户的收入低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怪现象,那么这样的怪现象到来了今天就没有了吗?答案是否定的,现在虽然没有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下差别,当把私企的管理层也算做是脑力劳动者的时候,这样的差别只表现在经营状况的好坏的区别。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国营的企事业也经过了一次次的改革,越来越向商品经济靠拢了,脑力劳动的价值被体现出来,收入也越来越高了起来。脑体的倒挂现象,也越来越少了。那么脑体倒挂的现象就此消失了,虽然没有了明显的脑体倒挂现象了,但脑体倒挂的变相形式却依然存在。君不见,那些在舞台上载歌载舞的文艺大咖的收入是天文数字的存在?远远比普通的脑力劳动者高很多。我们都知道唱歌、跳舞属于简单劳动,并没有太大的难度,怎么也不赶上高精尖的复杂劳动,那么他们的劳动为什么会获得高收入呢?这就是因为他们早已步入了商品经济,市场在分配他们的劳动所得。对于已经改革开放之后的一些行业的脑力劳动因为并不存在稀缺性,甚至有点过剩,收入就会根据在社会中的需求程度调整,比如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大量引进技术和设备,与外商的接触增加了,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即增加了,会外语的成了香饽饽,其收入也比其他专业毕业的学生高出了很多。进入2000年之后,学外语成了大学生必备的能力,外语也就变得不那么稀缺了,外语人才就不那么吃香了,与其它专业的毕业生相比,其发展前景就不那么宽广了。比如教师行业在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大家都重视子女的教育,对学校的需求量和教师的需求量很大,当时教师的待遇还是很高的,到了2010年以后,国内的生育高峰过去之后,对教育的需求就有所下降了,教师成了过剩的行业,教师的地位也有所降低了。而拿已经过剩 的脑力劳动者的收入同存在稀缺的体力劳动相比,其收入自然才差一大截。即使是这样,如果你让这批高高在上的脑力劳动者改从事体力劳动,他们也不愿意,就像美国的劳动的收费较高一样,因为没有人愿意从事体力劳动,而使得劳动成了稀缺资源一样,其价格就上涨,在美国蓝领工人的工资并不比白领低,甚至还要高些,这种现象近年来在我国也开始出现了,一个刮大白的每天收入几百元,远比普通上班族高的多,包括一些不那么重要的脑力劳动者。
再回过头来讨论文艺界收入高的问题,文艺界的收入是他们吸粉量决定的,说明他们还能吸引观众,有利用价值,一旦他们的风光不再,他们的生活会很凄惨。他们的收入是粉丝赋予的,粉丝们的消费并不总是那么富有理性,只要我喜欢,我愿意爱某一方面花钱,其他人没权干涉。但是我们应该看到2010年之后明星走穴的开始月亮来越少了,随着竞争的加剧,百姓的选择机会多了起来,粉丝们已经不那么专一了,粉丝的风向转变频繁了起来,此时的普通人不再为了他的偶像活着,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他们关心和付出财富。进入2010年之后高科技的脑力劳动开始以产品的形式进入了商品的竞争,所分得的财富远比明星们多得多,一部手几千元,利润是很高的,一些高科技公司的收入是任何企业和个人不可比拟的,高科技公司走入市场经济,分配给做出贡献的科研人员是很高的,华为的工程师的收入已经不比明星们少了,此时的脑体倒挂现象也就不存在了,那些凡是收入低于明星们的脑力劳动者,要么是他们的努力程度不够,拿出的商品在商品经济大潮中缺乏竞争力,所得到的利益过低,要么是明星们吸粉多,总之都是市场在决定着分配,怪不得别人,那些收入低的“脑力劳动者”要想改变现状,只有深入商品经济大潮中,通过竞争证明自己的价值,而那些收入低的脑力劳动者收入之所以低是因为进入商品经济深度不够,而没有发挥出自身最大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