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论述仅以电视剧《甄嬛传》剧情为据,与史实和原著小说内容均无关联。回顾剧情,请支持优酷或乐视正版。


《甄嬛传》(又名《后宫·甄嬛传》),首播于2011年11月,由郑晓龙执导,孙俪、陈建斌、蔡少芬等人主演,豆瓣评分9.1分。该剧曾获第2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2012年·长沙)优秀电视剧奖、第18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2012年·上海)电视连续剧最佳导演奖(主演孙俪提名最佳女演员)。

甄嬛传四郎聪明时刻(甄嬛传四郎治愈童年)(1)

《甄嬛传》豆瓣评分

剧中,相比于风姿各异的众位妃嫔,皇帝显得低调许多。陈建斌老师的演技高超娴熟,将皇帝这一角色的喜怒不形于色以及薄情、威严、冷漠和无奈都演绎得非常到位,是剧中非常成功的角色之一。

说起这位皇帝,我们还有以下标签:朝堂勤政达人、后宫美妆博主、手办收藏爱好者……

甄嬛传四郎聪明时刻(甄嬛传四郎治愈童年)(2)

每天看12-14小时折子&得意之作——姣梨妆

甄嬛传四郎聪明时刻(甄嬛传四郎治愈童年)(3)

四郎喜欢的手办周边

然而,这样一个热爱生活又有情调的人,却是剧中一个非常悲情的角色,他的悲剧也并非编剧为了悲剧而悲剧,而是实实在在的惨,简称“实惨”。

首先,让我们来简单梳理一下这位皇帝的一生。

他从小离开生母德妃,在孝懿仁皇后身边长大。父亲偏爱十七弟,生母偏宠十四弟,养母对其如何剧中没有提到过,但是我们稍加推测便能知道:生母被隆科多欺骗用计误入皇宫就是为了帮助他的姐姐孝懿仁皇后固宠,德妃将孩子送与她抚养肯也定是为了帮其争宠(这对亲娘俩已经“工具人”石锤了),这个养母又能对他有多好呢?

甄嬛传四郎聪明时刻(甄嬛传四郎治愈童年)(4)

父亲偏爱十七弟&母亲偏爱十四弟

长大后,他历尽艰辛才从众多皇子中拼杀出来,夺得皇位。然而,登上权力顶峰的他并不顺心——朝堂上有权臣功高震主、后宫里与母亲只是表面亲近、最爱的女人早已离去、皇后的操作使其子嗣稀少、深爱自己的华妃被自己刺死、自己珍爱的嬛嬛背叛自己……他拥有的,除了无边寂寞的权势,就只有自己培养的清宫最弱杀手集团“血滴子”了。

甄嬛传四郎聪明时刻(甄嬛传四郎治愈童年)(5)

两大权臣:年羹尧&隆科多

临死前,旁人都被熹贵妃支走,皇帝被嬛嬛的狠毒话语气到发抖,却又无能为力,只能用尽全力去拽紧床帘、瞪大眼睛——一代君王就此落幕。

甄嬛传四郎聪明时刻(甄嬛传四郎治愈童年)(6)

朕这一生,什么都没有了

从剧情我们可以知道,导致他悲剧一生的原因,正是自己耿耿于怀的童年经历。

成年后的皇帝自知过去无法改变,也曾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治愈童年。

那么,他为了治愈童年都做了哪些努力呢?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孝顺来缓解母子关系,寻求从前没有得到过的母爱。

作为一位非常勤政的皇帝,他除了在前朝尽心国事、后宫安抚嫔妃外,无论多忙都没有怠慢过自己的母亲。

他非常关心母亲的身体,除了平日的时常探望以外,母亲生病时更是紧张不已。

他曾因太后生病误过与嬛嬛的御花园之约,也曾因害怕“危月燕冲月”危及太后和皇后的身体健康而宁愿将怀孕的嬛嬛留于宫外(如果这个不吉天象只是对皇后不利,他肯定不会在乎)。

甄嬛传四郎聪明时刻(甄嬛传四郎治愈童年)(7)

因“危月燕冲月”,嬛嬛不得回宫

在太后病危之际,他也曾直言自己“孝顺之极”。

甄嬛传四郎聪明时刻(甄嬛传四郎治愈童年)(8)

四郎自陈“孝顺之极”

治愈结果:失败。

因为其圈禁幼子和逼自己毒杀隆科多的事情,太后永远也不可能原谅他,甚至在临死前还用恶毒的话语诅咒他。

甄嬛传四郎聪明时刻(甄嬛传四郎治愈童年)(9)

来自母亲临终前的诅咒

他希望去靠近那个父亲喜欢的人,探求其“讨人喜欢”的特质。

准确的说,这是自卑心作怪,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暗恋男神”大抵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父亲非常喜欢十七弟,更是亲自教给他很多东西,这令四郎非常羡慕,内心认为自己没有十七弟优秀。与之交好,一方面是因为十七弟淡泊名利、威胁不到他的权势,其实更重要的是他也想变得和十七弟一样讨人(父亲)喜欢——算是内心的一个执念吧。

甄嬛传四郎聪明时刻(甄嬛传四郎治愈童年)(10)

来,看画!

治愈结果:失败。

他非常羡慕又疼爱的十七弟,最后和自己心爱的女人一起背叛了他。

母亲死后,他跪在母亲床前说:皇额娘,快睡吧好长大,长大把弓拉响,这样的哄孩子的歌你从来没有给我唱过,您能为我唱一次吗?

那时的他眼中噙着泪水,无助又可怜。

所以当他听到曹贵人哄温宜的时候,会让其“再给温宜唱一遍”,其实是自己想感受母爱。

甄嬛传四郎聪明时刻(甄嬛传四郎治愈童年)(11)

再给温宜唱一遍

治愈结果:失败。

母亲的伤心而亡结束了母子的争吵,他的愿望再也无法实现,抱憾终身。

甄嬛传四郎聪明时刻(甄嬛传四郎治愈童年)(12)

皇额娘,您能为我唱一遍哄孩子的歌吗?

童年的经历,使得四郎非常缺爱,他渴望爱又害怕被伤害,所以有了冷漠的一面,对于后宫的女子多是宠而不爱(例如安陵容)。他不带目的、单纯爱过的两个人,分别是纯元和嬛嬛。

纯元死在了她最好的年华,所以在他心里永远年轻美貌、善解人意、纯洁不被世俗权力玷污。

对于嬛嬛,他一开始将其视做纯元2.0,直到嬛嬛决绝离宫,才发现她的不一样,从而真正爱上她。他对回宫后的嬛嬛可以说是百依百顺,甚至在发现嬛礼二人可能存在私情的时候,也宁愿相信只是果郡王的一厢情愿,选择原谅她。

甄嬛传四郎聪明时刻(甄嬛传四郎治愈童年)(13)

去看看你的孩子们

治愈结果:失败。

纯元不仅早早离他而去留他怀念一生、成为他的软肋,还成了皇后打击嫔妃的利器。纯元临死前的一句望其“无论如何善待于她”更是成为他废后的阻碍。

甄嬛传四郎聪明时刻(甄嬛传四郎治愈童年)(14)

宜修:本宫的好姐姐

甄嬛传四郎聪明时刻(甄嬛传四郎治愈童年)(15)

纯元的临终遗言

后来,他一心一意去爱甄嬛,只是时过境迁,嬛嬛早已心灰意冷,他也不再是嬛嬛当年深爱的四郎。无论他多么隐忍和包容,也再没能打动嬛嬛。

甄嬛传四郎聪明时刻(甄嬛传四郎治愈童年)(16)

无比恶心

总结

从四郎的治愈途径我们可以看到,他几乎尝试了所有可能的方法,结局却依旧十分潦倒——治愈童年,是他终其一生、用尽全力,也没有做到的事。

由此可见,不幸的童年和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的影响之深远、治愈之艰难。

电视剧是一种影视艺术,但是艺术源于生活。

童年被抱养的人、在家里被忽视的人、撞见过震撼心灵的丑事的人……并非少数,童年的阴影、原生家庭的伤害,构成了现代社会中努力治愈又难以治愈的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

他们渴望爱又不敢爱,努力靠近爱又常常被无情推离,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一生都在寻求治愈的途径、挣扎着奔向有阳光的地方,也有少部分人郁郁终生甚至变态犯罪。

所以,如果你是父母,请你对孩子多一些关爱、少一些漠视,多一些包容、少一些偏心。

缺乏父爱和母爱的童年,不仅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厌弃等心理,更重要的是正确观念的缺失。

这些天的新闻里,无论是自杀的包丽,还是被“养父”性侵的未成年少女李星星,她们的不幸背后,都有父亲缺席的影子。如果有父亲的陪伴教会她们正确的男女相处方式、给予她们正确的引导,她们是不是就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了呢?

如果你的童年不幸,希望你不要停止对美好和阳光的追逐,做一个善良的人,勇敢去爱但不要盲目去爱。

爱需要用真心换取,但也需要同等回馈,如果付出始终得不到回应,就该从此放下离开。

不要对过去耿耿于怀,尝试去接受过去和过去的自己,放下过往才能奔赴更加广阔的远方。

宫崎骏说:

这个世界上可怕的东西很多,

但是我们大家都来笑,

笑声越大可怕的东西就越少,

所有人都一块笑的的时候,

这可怕的东西就没有了。

那些使你害怕或者痛苦的东西,你一笑以回之,就会变得很轻,轻到不能影响你丝毫!

作者简介:

我是<漂一波儿>,90后普通人,聚焦情感与自我成长领域,我将尽我所能为世界增添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