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看到表姐的朋友圈:

昨夜陪女儿睡觉,一声声微小的啜泣拉我回过神,孩子脸上全是泪。抱在怀里安慰,她和我说,作业太多了,她想玩。

想起一首小诗:

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

为什么每次总是一点点?

我催她、唬她、责备她,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

我拉她、扯她,甚至想踢她。蜗牛受了伤,她流着汗、喘着气,继续往前爬……

挺心疼的,别让孩子成为一只流泪的蜗牛。

不要让您的孩子成为流泪的蜗牛(别让孩子成为流泪的蜗牛)(1)

著名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阳光和智力二者相比,阳光比智力更重要。

所以,我宁可让孩子上不了名牌大学,也一定要让他活得快快乐乐。

现代孩子困在钢筋水泥中,他们很少有机会仰望星空,聆听蝉鸣。

由于父母的期望、社会的压力,孩子有了上不完的补习班、写不完的作业,眼里渐渐失去了光芒。

不要让您的孩子成为流泪的蜗牛(别让孩子成为流泪的蜗牛)(2)

不要让您的孩子成为流泪的蜗牛(别让孩子成为流泪的蜗牛)(3)

一位一年级孩子的妈妈曾说“感觉上了一年级,孩子眼里的光没了,失去了灵性,孩子累,大人也累”。

不要让您的孩子成为流泪的蜗牛(别让孩子成为流泪的蜗牛)(4)

童年本该是五彩斑斓,充满缤纷色彩的。

有网友说“我今年26了,每到夏季依然会想起十几年前的夏天和姥姥家的小伙伴们一起套蜘蛛网到铁路抓蜻蜓的日子。尽管我也真切感受到随着年龄增长那些回忆仿佛离我越来越远,可到了同样的季节依然忍不住回想,像住在一个清醒的梦里,很治愈。童年真的很重要,可现在的孩子又能怎么办呢?”

不要让您的孩子成为流泪的蜗牛(别让孩子成为流泪的蜗牛)(5)

记忆中的童年是和小朋友一起挖泥鳅、钓龙虾,满山遍野地跑,肆意地疯玩、打闹,偶尔还要担心回家晚了被家长揍。

英国诗人纪伯伦曾写道:

你的儿女,其实并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不要让您的孩子成为流泪的蜗牛(别让孩子成为流泪的蜗牛)(6)

父母应该明白,你未完成的梦想,你的遗憾都与孩子无关。不该把自己的理想强加给孩子,也不能放任孩子自由生长。我们要张弛有度,把童年还给孩子。让他们去大自然中疯跑,去尽情游戏和玩耍;让他们认知自己的喜欢,体验成功与失败。

好的童年能治愈孩子的一生,让孩子享受童年,不要成为流泪的蜗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