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如何有效决策(领导者如何正确决策)(1)

“管理就是决策”,这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管理学家西蒙的一句名言。

领导者是企业的决策者。一个企业能否得到好的发展,关键在于领导者正确的决策能力。

企业经营是一个需要不断做出决策的过程,因此领导者每天都必须对企业面临的各种问题做出决策。比如:

„ 应该进入哪个市场?现阶段重点是打开国际市场,还是主打国内市场?

„ 应该重点开发什么产品?

„ 什么位置上应该用什么样的人?

„ 应该在哪个项目上投资,又应该退出哪个项目?

等等。

企业面对的经营情况错综复杂,要想做出正确的决策常常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领导者在进行决策时必须认真考虑、谨慎决策。因为一旦决策失误,会给股东和员工,甚至给自己带来重大的损失。

领导者做出决策时,必须努力避免以下四个决策陷阱。

管理者如何有效决策(领导者如何正确决策)(2)

一、警惕“好高骛远”的陷阱

领导者做任何决策都要冷静,一定要基于企业自身环境和实力。如果不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好高骛远,设定过高、不切实际的目标,最后的决策一定是空谈。

比如,同样两名学生,一名成绩全校倒数第一,另一名全校第十,这两名学生所处的情况完全不同。

全校倒数第一的学生就算升到中游,对他本人来说已是很大的进步;而全校第十的学生,他的目标应该是与前九名的学生展开激烈的竞争。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能跃居全校第一。而全校倒数第一的学生,不管怎样努力,想成为全校第一基本是不可能的。

以上例子告诉我们,企业设定目标,要从企业自身的能力和实际情况出发。

只有了解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领导者在决策时才能正确站位。

所以,领导者在决策时,一定要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冷静判断,认清自己的起点,然后去设定目标。

管理者如何有效决策(领导者如何正确决策)(3)

二、警惕“独断专行”的陷阱

领导者做决策时要避免独断专行。

领导者要学会虚心倾听周围人的意见,集思广益,利用集体的智慧,多搜集信息,多查阅资料,不要轻易、草率地做出决定。

通过听取多方的意见,博采众长,弥补自身知识和经验的不足。

听取他人意见可以避免单一视角的本能。每个人看问题都有视角的盲区,通过与持有不同意见的人多交流,不断审视自己的想法,弥补自身视角的不足。

广泛征集大家的意见,一定比个人闭门造车所捣鼓出的决策更加切实可行。尤其是当领导者所做出的决策涉及到全体员工的利益时,更应先咨询大多数人的意见。

领导者只有胸怀宽广、思维广阔,才能做出更加合理、更加有效的决策。

管理者如何有效决策(领导者如何正确决策)(4)

三、警惕“仓促决策”的陷阱

决策一定要深思熟虑,“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要给重要决策留有充裕的思考时间。如果面临时间上的巨大压力,很难做出正确的决策。

越是重要的决策,越需要充裕的时间仔细思考。时间是最好的良药,它不仅可以稳定情绪,还可以让领导者梳理思路,沉淀自己的思考。

深思熟虑保证了决策的优化和可行。有些事情,可能“想三四回还不够”,还要多次反复研究、比较和综合思考,才能做出决策。

决策果断、迅速,无疑是正确的,但果断、迅速不等于草率、匆忙。在面临重要决策时,采取缓处的办法,也不失为一种高明的方法。

管理者如何有效决策(领导者如何正确决策)(5)

四、警惕“贪多求全”的陷阱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领导者常常遇到一些左右为难的情况。

是建立长效发展机制?还是立足现实,先提升企业当下的业绩?

是稳中求进,着眼未来,为未来奠定坚实基础?还是乘胜追击,先把眼前机会所带来的利益完全吃干净?

“现在和将来”、“短期和利益”等等两难决策,永远是摆在领导者面前的矛盾问题。

通常来说,领导者都想鱼和熊掌兼得。

但世界上两者兼得的好事很少。领导者要懂得权衡取舍,了解企业现阶段的核心挑战、核心任务是什么。

不要婆婆妈妈的,什么事情都想要,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很多人总是想着去完成各种事情,但到头来,却什么都没做好。

大战略家迈克尔·波特说,战略就是取舍,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其实管理决策也是,舍弃该舍弃的,你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