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国南北朝的南齐时期钱塘江的著名歌妓。她死后,人们为她建立了亭子纪念她。她就是一代名妓苏小小。

虎丘塔下的女人墓是谁的(母亲未婚先孕生下她)(1)

苏小小的母亲原来也是一个被迫沦落风尘的女子,后被一位富家公子看上,两人情投意合,那位公子立誓要娶她为妻,她也因此怀上了那位公子的孩子。

不料,那位公子家里,家法甚严,绝不允许让一个风尘女子进入家门,就这样,一对鸳鸯活生生地被拆散了。不久,苏小小的母亲就生下了她,因自小就长得娇小玲珑,所以取名苏小小。

虽然苏小小的母亲是一位青楼女子,但她对女儿的教育极为重视,期望她长大能出人头地。所以在苏小小很小的时候就请人教她写作赋诗。聪慧的苏小小勤学苦练,十来岁就能歌善舞,且满腹经纶,成了当地颇有名气的小才女。

在苏小小十五岁那年,母亲不幸得了一场大病,临终前,她把苏小小托付给了一位青楼的姐妹贾姨娘。从此,苏小小便与贾姨娘在西泠桥畔的松柏林间相依为命。

因苏小小才华横溢,加上貌美如花,引得众多官宦、富贾子弟的追求,对此,苏小小却无动于衷。她说:嫁入豪门,就像被关进鸟笼里的鸟儿,再也没有自由了!

尽管苏小小没有结婚,但她的生活也并不空虚,因为自己善赋诗,又有几分姿色,所以总有许多文人雅士带着各种目的,来与她吟诗作对。久而久之,苏小小的名声鹊起。许多官宦名流来到西泠桥畔,只为造访苏小小。

一天,钱塘湖碧波荡漾,杨柳依依,苏小小和贾姨娘同坐一辆油壁游车,环湖欣赏钱塘美景。此时,一位刚刚从南京回来的名门公子阮郁也骑着马优哉游哉地欣赏湖光山色。当双方相遇时,各自都为对方心然怦动!

苏小小随口吟出一诗句: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阮郁听出了诗中的情意,次日就备上了金银珠宝作为见面礼,直奔松柏林……

在苏小小住处,两人比诗文谈人生,气氛融洽而投机……

虎丘塔下的女人墓是谁的(母亲未婚先孕生下她)(2)

几天之后,阮郁便备足聘礼,并成功向苏小小求婚。从此,两人形影不离。常常,他们是一人坐油壁车,一人骑青骢马,一同游山玩水。让过往游客羡慕不已。

不知怎地,远在南京的阮郁的父亲得知儿子在钱塘成天与一名诗妓吟诗作对,游山玩水,即刻派人把阮郁带回南京,并严加看管。

阮郁走后,苏小小一病不起,好在贾姨娘精心照顾才把她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小小家又门庭若市,但她已无心再与谁发生感情了。

一年秋天,苏小小乘着油壁车出游,在湖边,他遇到一个满面愁容、酷似阮郁的读书人,上前询问得知,这位读书人名叫鲍仁,正因家境贫寒,考期临近,无钱赴考而发愁,苏小小见状,当即表示要倾囊相助,并变卖了一些贵重首饰,让鲍仁进京赶考。鲍仁也一再发誓:若有出头之日,一定不忘姑娘的大恩大德!

转眼到了冬天,一名地方军政长官孟浪出差路过钱塘,也想一睹苏小小芳容,但身为官员不好意思去苏小小住处,于是在湖滨的一家酒馆备下宴席,然后差人去请苏小小,不料,苏小小不肯应邀,后经再三催促,才勉强地前去应付。

孟浪为了为难一下苏小小,她指着窗外一桃花,让她作诗一首,苏小小随口吟出:梅花虽傲骨,怎敢敌春寒?若更分红白,还须青眼看!

听罢诗句,孟浪暗自对苏小小的才学赞叹不已。

虎丘塔下的女人墓是谁的(母亲未婚先孕生下她)(3)

自古红颜多薄命。就在第二年的春天,苏小小感染风寒,加之小时候就有咯血毛病,以及痛失阮郁的抑郁,最终不治身亡。时年24岁(也有人说是十九岁,因历史无记载,版本较多)。

就在那一年,鲍仁金榜题名,掌管滑州军政大权,赴任时经过苏小小家,恰遇苏小小的葬礼,鲍仁抚棺大哭,并为苏小小立了墓碑。

后来有传言说,苏小小阴魂不散,芳魂常在钱塘边的花间出现。许多文人骚客还自愿到苏小小墓前凭吊。

为了让前来凭吊的人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当地人在墓上建了个亭子,名叫“慕才亭”。亭子上写着这样一幅对联:千载芳名留古迹,六朝韵事著西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