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中“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表述与古典诗词部分相同,考查要点及一些基本的做题方法可相互参照,但因为体裁的不同,具体的考查要点与内容则必然有一定的区别下面主要从现代文学作品的角度简要分析,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文学作品形象的特点?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文学作品形象的特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

文学作品形象的特点

现代文阅读中“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表述与古典诗词部分相同,考查要点及一些基本的做题方法可相互参照,但因为体裁的不同,具体的考查要点与内容则必然有一定的区别。下面主要从现代文学作品的角度简要分析。

在把握文学作品基本内容的基础之上,即可分析其艺术形象。

一、对叙事性文学作品来说,鉴赏人物形象是欣赏整体作品的重要环节。从鉴赏的角度来说,人物形象分析常常是从作品中最基本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景物环境描写,以及作者语言的情感倾向等方面入手,抓住人物的个性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人物的精神面貌及思想特征,有时还可能涉及分析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

1.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是对人物的外形──容貌、姿态、风度、衣着等等的描写,通过对肖像描写的分析可以抓住人物的个性,从侧面表现出人物的性格。

2.语言描写 分析人物的语言,可比较直接地看出人物的性格、思想、情感。《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文中,作者特别注重人物语言的安排,通过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抓住这些语言对分析人物形象大有帮助。

3.行动描写 人物的所作所为一般构成了作品的基本情节,这是全面反映人物性格及思想的主要环节。

4.心理描写 心理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反映,它更能展现一个人心灵深处的东西。如有些人言行不一,或其活动具有相当的隐弊性,其心理活动则成为把握这类人物思想的钥匙。

5.景物、环境描写

对于文学作品(特别是散文、小说)来说,环境描写对烘托气氛,刻画人物及体现作品时代精神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作品中的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自然环境的描写主要指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客观环境的描写,具体展示人物活动的空间,烘托人物的感情,体现人物的个性思想,推进情节的发展;而社会环境往往给作品中的主要人物的塑造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有助于从社会发展及时代精神的深层次上揭示人物的成长过程、性格变化、思想转变,突现人物活动的理想追求和社会意义,从而更好地体现作品主题。

如《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风儿在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枫枫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是泻染某种氛围,烘托某种思想感情,情与景是相互结合的。从全文看,“朴素”是托尔斯泰墓感人之所在。结合文章的主题,这段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有:①反衬出墓地的宁静;②显示坟墓的朴素,突出文章主题;③泻染肃穆感人的气氛,加深了人们对托尔斯泰的怀念之情,等。

关于环境描写对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可看下面一个例子。

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这是《祝福》中对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在很多方面对人物性格起了暗示作用,耐人寻味。一副对联,作者有意不写上联,利用空缺,巧妙地暗示了鲁四老爷的品质。“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这脱落的上联是“品节祥明德行坚定”,暗含的意思就是鲁四老爷品德有亏,对鲁四老爷的虚伪自私给以无情的嘲讽。“一堆”,是说书放得不整齐,看书人只不过随意翻翻,暗示鲁四老爷对研究学问的工具书很不在意,他当然也就不是一个研究学问的人了。两个“一部”,意思是摆放得整齐,暗示出鲁四老爷有意让这两部书为自己装门面,显示自己是个讲理学的读书人。作者在文中描写这三样书,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要暗示出鲁四老爷是一个表面像个读书人,而实际上是一个没有学问的人,他的“贡生”头衔当然也是花钱捐来的。

二、在把握作品的情节及内容的前提下,对于时代特征比较明显的作品,通过对作品中社会环境的分析,准确把握主要人物身上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三、如果作品中所描写的是非人物艺术形象(如《青菜》《时钟》《海燕》等),则要在理解作品所描写的事物的自然属性的基础上,分析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再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去探求其象征意义。

下面以2001年春季高考试题(京、皖、蒙卷)中《黄土》一文为例,比较全面地分析作品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在阅读这篇散文后,可从以下一些环节来把握人物形象:

①从整体情节(散文也有简单的情节)及内容来看,“父亲”辛勤操劳一生,只知道劳动,自己创造了很多财富,但有病也舍不得买药,最后去世。他是普通农民的一个典型,他的命运也是对那一代(老一辈)中国农民命运的概括。

②从人物语言来看,在生命垂危之时,对一瓶三元钱的药,也说“不要买药了,我不要紧。”

③从人物行动来看,听说一瓶药有三元多,他“半天沉默不语”;在儿子不在身边时,他“就偷偷停止服药”。

④从心理描写来说,作品虽未直接写老人的心理活动,但用了一句推测性的语句,真实地反映了老人的思想:“他一定计算过:一瓶药的价值要买近二十斤盐,要让儿媳们劳动好多天。”

⑤从人物的精神风貌及思想来看,他善良,没有文化,精神贫困,“关心而弄不明白各种国家大事”,只求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通过上面的简要分析,对“父亲”这一形象,可以抓住以下一些方面:

①父亲是中国老一辈农民的代表

②勤劳,直到临终念念不忘的还是锄头、庄稼、收割

③节俭,对自己十分悭吝,舍不得乱花一分钱

④善良,与世无争,惟一的祈求是过上安稳的日子

⑤精神上的贫困,关心却弄不明白国家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