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们聊了脾胃是我们的“江山”,脾胃的重要性,养生跟时辰的重要性(饮食时间——天时)。今天我们通过天时地利人和中的后两个:地利和人和来讨论。

不可不知道的饮食营养知识(食养文化饮食之道)(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的每一个文字都是有字根的,当我们抓住了每个字的字根,就很容易去领悟文化里面很深刻的内涵。

食饮有节的前两个字,“食”和“饮” ,食的字根是最下面的“艮”,在易经八卦里它属于艮卦,又代表“山”。所以我们有一个描写饮食的成语,叫做“山珍海味”。

不可不知道的饮食营养知识(食养文化饮食之道)(2)

新鲜鱼

看过“舌尖上的中国”就会知道,我们绝大部分优质的食材药材,除了来自海洋,就是来自深山,尤其是基于我们四个基本方位,东南西北的四个夹角,像人参天麻木耳猴头菇都产自我们东北的长白山脉,像虫草、松茸、雪莲、红花都产自我们的西北方的喜马拉雅山脉,然后云南的横断山脉和东南福建的武夷山脉,就是我们茶叶的重要产地,因此最优质的食材,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产自山脉以上的土地。

不可不知道的饮食营养知识(食养文化饮食之道)(3)

喜马拉雅山脉

换句话说,靠山吃山,好的山上才能长出好的东西。所以“艮”字上面长出一点,就变成了“良”,良直接指代好的品质,所有优质的东西,我们都可以称之为“良”。

当我们以“良”字作为字根,在良字上面,加上一个“人”,就形成了我们食饮有节的“食”字。

“食”其实是一字多义,第一个意思是作为动词,意思是吃。艮卦在八卦里面代表的是脾胃。所以食的第二个含义是一个良好的消化系统。第三个含义就是刚才讲的所有山上生长或者种植出来的优质的食材。

我们再把“食”作为字根,在食上面,加上一个兰州的“兰”,就变成了我们繁体养生的“養”。我们普通人对于肉体的养护基本上是由食物来达成。

不可不知道的饮食营养知识(食养文化饮食之道)(4)

新鲜蔬菜水果

当我们对于食有所认识后,后面的“饮”字其实就不难理解了。

“饮”左边是一个食,右边是一个“欠”,就是当食物的功能不足,或者缺少的部分就可以通过饮来弥补。

说到“养”呢,黄帝内经里面用了四个字来对它做了一个定义,叫“五谷为养”。

种子代表生机,而且五谷又是种子里面最好的东西。五谷分别是五种农作物,稻、麦、稷(粟)、菽(大豆)、黍(北方黄米)。

不可不知道的饮食营养知识(食养文化饮食之道)(5)

五谷杂粮

但日常饮食中,不是一次性吃得越多越好,不是什么都往里面放,我们要学会减法和选择。为什么现在有些医生开个处方几十位上百位中药?就是不懂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什么都用。就像你不会煮饭,是不是什么调料都往里面放。最高级的厨师可能需要的调料是最简单的,高级的设计、审美、甚至医疗方式、食物,包括我们的电子产品,电子产品越高级,越简化,越复杂越低级。

我们的消化系统里有一个功能叫做分清泌浊,就是摄取的食物进入身体后,我们消化系统有一个步骤,就是把食物分类,再来消化159种,你确定你的消化系统,它不会死机吗?

不可不知道的饮食营养知识(食养文化饮食之道)(6)

消化系统

在中国文化中,我们把人分成三个部分:精气神。精指的是最基本的物质部分,或者叫肉体。当精充足后,就可以化生为气。气指的是能量,部分是物质的另外一种存在方式,然后在精气都充足的情况下就可以转化为神。也就是,神是精神充足以后的另外一种状态的显现。

在中医,我们对于人是否健康的标准,是精气神三者都具备,尤其是神,一个人的状态越好,他的神越高级。我们说神采奕奕,心旷神怡,甚至神通广大,倒过来来说,一个人神的显现越好,也代表他的精气越充足。

不可不知道的饮食营养知识(食养文化饮食之道)(7)

大家都听说过,比如神疲乏力,六神无主,心神不宁吧。神是没办法补的,我们只能通过一些方式来调神。当然调也可以叫做调度的调,把精气通过特定的方式调动起来,我们现在也叫提神。比如加班熬夜,选择抽烟,喝咖啡来提神。

我们从地理的方位来看,我们把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位做一个连线,你会发现你得到一个字,就是“米”字。我们精气神的精,是不是也有个“米”字

不可不知道的饮食营养知识(食养文化饮食之道)(8)

大米

我们繁体的“氣”下面是不是有个“米”字?所以五谷之首是我们的大米,为什么我们把米饭作为主食,我们每一餐一定是需要有米的,而且以 它为主,因为它是精气的基本保证。

不可不知道的饮食营养知识(食养文化饮食之道)(9)

食物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明天我们继续谈谈早餐该怎么吃,每天的一日三餐藏着最宝贵的养生文化,掌握其中的养生之道,让机体处于良好的状态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