槊是十八般兵器中的重型兵器之一,多用于马上作战。在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中就发现了战国晚期、东汉早期的槊。槊的种类很多,结构复杂,较为笨重,多为力大之人使用。

槊是由矛和棒演变而来的。《正字通》一书中云:“矛长丈八谓之槊”,所以古代也把丈八蛇矛称为“铁槊”。古代的槊,柄用硬木制,长约2米,粗约一把,柄端装有一长圆形锤,上面密排铁钉或铁齿6~8行,柄尾装有三棱铁钻。因其形状与狼牙相似,故也称“狼牙槊”。《武备志》载:“棒首施锐刃,下作倒双钩,谓之钩棒;无刃而钩者亦用铁爪植钉于上如狼牙者,曰狼牙棒;本末均大者为杵,长细而坚重者为杆,亦有施刃鐏者,大抵皆棒之一种。”《水浒传》中“百胜将”韩滔用的是一杆枣木槊,番将乌利可用的是一杆纯钢枣木槊,此外,还有指槊、掌槊、双槊、衡槊及枣阳槊等。

古代最强的重甲骑兵(马战骑兵终极武器)(1)

镇压妖魔的神器

禹王槊是古代兵器中知名度最高的一种。它的来历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据说最早是大禹治水时,用来开山凿石的工具和镇压江河中的妖魔鬼怪使用的神器。以后主要当作法器摆在庙门口代替四大金刚的作用。到后来历朝皇帝的仪仗队中都有它出现,为了显示皇帝和大禹一样功绩非凡。

古代最强的重甲骑兵(马战骑兵终极武器)(2)

禹王槊有4种造型,基本形状是一根铁棒的前面铸有一只手,二指前伸或拿着一枝尖端向前的笔的叫做“指”,五指伸开的叫做“掌”,紧握拳头的叫做“拳”,拳头中横握一根双头铁钉的叫做“横”。连在一起取其谐音就叫“执掌权衡”,以显示为民除害的大禹的神圣。

禹王槊是一种异常沉重的兵器,很少有人有力气拿动它,挥舞杀敌就更难了。

尉迟恭三夺槊

古代最强的重甲骑兵(马战骑兵终极武器)(3)

唐朝开国将领尉迟恭,字敬德,魁梧骁勇,善骑射,使槊。武艺极其高强,特别善于两将相战对合之际躲避对方槊刺。他常常在两军对阵间,单人独骑直冲入敌阵,即使敌方众人举槊齐刺,都伤不了他,最奇的是他还能在左闪右避之间夺取敌人的长槊,反刺对方。

李世民的弟弟、太子李建成的心腹齐王李元吉也非常善于马上击槊,听说秦王李世民帐下尉迟敬德也有这方面的技艺,心中很是不服,就到营中亲自比试,一来炫耀一下自己的武艺,二来挫一挫秦府兵将的锐气。兄弟相见坐下,招来尉迟敬德。齐王李元吉命尉迟敬德把两根长槊去掉金槊尖刃,只以木杆相击,比试一下武艺。尉迟敬德很恭谨地禀报:“请大王您用有尖刃的槊,肯定伤不了我。我自己把我的槊尖去掉就是。”李元吉心中暗气,心想我今天就成全你。

古代最强的重甲骑兵(马战骑兵终极武器)(4)

上马疾驰,槊尖直贯尉迟敬德三路要害处。相合数次,尉迟敬德俯仰左右,齐王的槊尖终不能及。秦王李世民在旁心中暗喜,为了更加打击这位暴戾兄弟的气焰,他故意问尉迟敬德:“夺槊和避槊,哪个更难?”敬德回答:“夺槊难。”世民就命敬德夺李元吉的槊。

这位一直以为槊马天下第一的王爷已经气得七窍生烟,跃马执槊,朝着对面空手而来要夺槊的尉迟敬德狠命刺去,想置之于死地而后快。“敬德俄顷三夺其槊”。最后,这位齐王不得不服,嘴上大声赞叹敬德神勇异常,心中的耻愤却不知有多大。钢牙咬碎,也只能叹服其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