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个鸡头,个头大,灵个!”68岁的芡农钮忠男捧着一颗颗饱满的芡实果苞,开心地说道,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芡实又名鸡头米,有“水中人参”的美誉,其中尤以苏州南荡芡实最为出名。近日,头茬南荡芡实进入成熟期,“鸡头米专业村”群力社区的外出种植户们纷纷开荡,抓紧抢收,将一颗颗晶莹玉润、清新香甜的鸡头米送上苏城百姓的餐桌。

什么季节吃芡实比较好(酷暑时节正飘香)(1)

芡实遍芳塘 明珠截锦囊

清晨5点30分,晨曦初照,在太湖横泾水田里,青翠的芡实叶子层层叠叠,宛如一个个碧玉盘铺满水面,紫色芡实花和悠悠白鹭点缀其间,如画风景令人心旷神怡。只见芡农们穿着厚厚的防水裤,戴着长袖手套,跋涉在水深没膝的田里,熟练地用竹刀将发黄的老叶划破,划出一条走道,弯腰用手在长满倒刺的叶片下摸出成熟果实苞,用竹刀割下后做上记号后一一装进网袋。

动作看似简单,却是地道的技术活。一要找得准,芡农们都仿佛长着透视眼一般,一下子就能从巨型叶片下掏出成熟鸡头所在。二要下刀位置准,既取下“鸡头”又不能伤到果茎,且一定要用竹刀,使用金属器易导致芡实株死亡。芡农钮忠男从少年时就随父辈开始种植芡实,至今已有50多个年头。“周期也是有数的,不能超过6天时间。”他介绍说,南荡芡实的采摘要严格遵循成熟周期进行,当下最好的采摘周期是“七日两头打”,成熟一批采收一批,这样才能保证最佳口感。从7月底开采到10月上旬结束,一共可采11茬。

经过近5个小时的采摘,钮忠男拖着几大网袋的“鸡头”上岸了。“今天的收获还不错,差不多每袋三四十斤吧!”出水的“鸡头”必须当天就要剥成鸡头米。为此,他的女婿已经早早在田边做好准备。当天是周末,全家男女老少都会加入剥鸡头米的行列。两人载着水淋淋、沉甸甸的一车“鸡头”,马不停蹄地驶向南荡芡实加工交易市场。

什么季节吃芡实比较好(酷暑时节正飘香)(2)

香囊连锦破 玉指剥珠明

清晨七八点,位于群星二路东边的南荡芡实加工交易市场已是一派繁忙景象。此处占地2万平方米,共有901间芡实加工棚。不少凌晨摸黑去田里采收完的芡农已经将一袋袋芡实果运回,全家老少围在一起在加工棚开始加工。采上来的芡实果,根据果实的成熟程度,可分为鸡黄、大旦、小花衣、剥胚、大响壳、老粒六个等级。如今,芡实加工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不少户都配套使用上筛选机和剥壳机,但机械化操作只适合加工芡实“剥胚”、“老粒”等,不适用于加工柔嫩多汁的芡实“大旦”和“小花衣”,手剥鸡头、现剥现卖仍有广阔的市场。一方面,手剥鸡头米可保留米仁外一层浅黄色的衣,确保营养和口感;另一方面,食不厌精的苏州人觉得手剥的鸡头米才有灵魂。

俗话说“十斤蓬剥五斤子,十斤子剥两斤米”,手剥鸡头米的过程耗时耗力,首先须将采收时就做好记号需手工剥的“鸡头”一一打开,洗净橙色鸡头籽外面那层黏黏的“衣”,然后开始剥出白色米状的鸡头米。头茬的鸡头米还很嫩,徒手亦能轻松剥开。待到后续鸡头米批量采收,就必须用上剥粒神器——“铜指甲”。一颗颗鸡头米被剥开后,再经过漂洗、装袋、称重、封口、速冻等加工流程才能最终走向市场。

什么季节吃芡实比较好(酷暑时节正飘香)(3)

软温新剥肉 饤饾初尝醖

芡实具有益肾涩精、补脾止泻的功效,民间更有“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说法,是不可多得的进补佳品。刚剥好的新鲜鸡头米,鲜嫩可口,软糯香甜。鸡头米的吃法很多,最显原味的吃法莫过于糖水鸡头米。锅中水加冰糖煮开后把新鲜鸡头米放入锅中,待到水再次沸腾即可起锅,短短几十秒足以唤起鸡头米的弹糯的口感,出锅后撒上一小撮桂花,就是一碗原汁原味的桂花糖水鸡头米。此外,与藕、荸荠等食材同炒做成苏帮名菜“荷塘月色”也是常见的吃法。吃一口,春华秋实在里头,荷塘月色在里头,江南风雅也在里头......

从清明育苗,立夏移栽,芒种定植,到立秋前后开始采收,群力种植户们不违农时、不惧路遥、不辞辛苦,历经4个多月披星戴月的辛勤耕耘终于喜获丰收。对于世代种植芡实的群力人来说,这一颗颗“珍珠”里不仅有着种植人的艰辛,剥米人的劳作,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薪火传承。

什么季节吃芡实比较好(酷暑时节正飘香)(4)

今年,群力社区共有750余户种植芡实,种植面积达8000余亩,预计产值可达8000万元。连日来,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产销旺季,群力社区进一步加强南荡芡实加工交易市场安全和环境卫生管理,做好产销服务工作;同时,社区党员干部和“红管”志愿者,下到田间地头,开展现场核查工作,落实园区外出种养业补贴惠民政策。下一步,社区将继续以“党建 产业”为抓手,持续加大对芡实产业的扶持力度,全力强化品牌形象,拓宽营销渠道,持续擦亮“南荡芡实”这张金名片,促进富民增收。(苏报融媒记者 董捷 通讯员 张曦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