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萝卜的简单雕法雕几朵小花(七分自然三分雕的根艺)(1)

东方视野手艺人专题——根雕艺术

教你萝卜的简单雕法雕几朵小花(七分自然三分雕的根艺)(2)

根雕,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所谓“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根雕艺术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根雕创作大部分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少部分进行人工处理修饰,因此,根雕又被称为“根的艺术”或“根艺”。

根雕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现存最早的根雕作品,是战国时期的“辟邪”和角形器。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树根制作的实用品和家具;隋唐以后,根雕更得到皇室贵族的青睐;宋、元时期,根雕艺术开始出现在石窟、庙宇之中。现如今一些石窟和庙宇内仍然保存着树根雕刻的佛像,可与泥塑、石雕的媲美。

(赵文波老人)

老头儿和他的老树根

第一次见到赵文波老人,是在他的工作室。这位87岁高龄的老人,满头银发,笑声朗朗。虽然听力有所下降,但身体健康,几十斤重量的树根他照样抱动。粗糙的双手,与其握手,感觉像一个年轻人要和我一较手劲,着实让我震惊。

这个60多平米的房间,是赵文波老人的“藏宝室”。大大小小的根雕作品将整个房间“装饰”得满满当当,走进这里,很快就会被浓郁的艺术氛围所包围。

教你萝卜的简单雕法雕几朵小花(七分自然三分雕的根艺)(3)

(赵文波老人根雕作品)

老人一直呵呵地笑着,指点着他的形态各异的作品,有许多作品因为要节省空间都被紧凑的堆放到了一起。他说:“这里的空间还是太小,摆不下它们。”他将作品一个个的慢慢亮相,于是那些大大小小的根雕就舒展的露了出来。老人目光慈详地盯着看,就像一个父亲在看自己可爱的孩子们。

教你萝卜的简单雕法雕几朵小花(七分自然三分雕的根艺)(4)

(赵文波老人正在介绍他的根雕作品)

这些根雕作品都是他亲手制作的,连树根都是自己全国各地搜罗的。老人珍藏了30多棵野生山枣木的异形树根,树龄都在300年-500年不等。老人分外珍惜,因为在他看来,原生态的、自然地东西最难得。几年前,老人从河南省的一位朋友那里,买来的一个直径达3米,重一吨半的大树根。这也是老人至今雕刻的最大的作品。老人从未统计过自己的作品数量,但迄今为止的作品和收藏的树根,十辆卡车都装不完。

“只有一些造型奇特的树根,才能雕出好的作品,因为三分人工,七分天然嘛。” 老人谈起根雕来滔滔不绝,他说:只有长在石缝、烂岗、淤泥等少水分、少营养、少阳光等外界环境不好的树,它为了生存,顽强挣扎,造型也就越奇特,质地也就越坚韧。

教你萝卜的简单雕法雕几朵小花(七分自然三分雕的根艺)(5)

(老人收藏的300年枣树根)

教你萝卜的简单雕法雕几朵小花(七分自然三分雕的根艺)(6)

(老人收藏的300年枣树根)

30年前机缘爱上根雕

据赵文波老人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刚刚退休在家的他闲来无事,与一个山东来连的根艺艺人结识后,便一脚踏入了“玩树根”的行列。他曾跟随这位根艺艺人“到山东去转转老树根”,回来后开始练习根雕。慢慢的维修损毁的根雕作品,到后来逐渐自己创作,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老人有空便到山上、林间搜寻树根,还让朋友在全国范围内搜罗造型奇异的“大家伙”。每找到一根“好料”,他都兴奋异常,构思不断。“为了构思作品,就是半夜来了灵感,都得起床打磨,要尽量根据树根和枝条的造型、走向和纹理来创作。”

教你萝卜的简单雕法雕几朵小花(七分自然三分雕的根艺)(7)

(赵文波老人根雕作品《麒麟送子》)

对于原材料的挑选,老人非常挑剔,因为在他看来,根雕艺术讲究自然、巧用。在他看来,每个树根都可以造出很多种不同的形态,但是为了保留材料原形的天趣,必须尊重自然、顺其自然。“根雕,七分自然三分雕。将树根原有的‘质感’和‘根味’表现出来,才是根雕艺术的根本表现所在。”

教你萝卜的简单雕法雕几朵小花(七分自然三分雕的根艺)(8)

(完全未经雕琢的老树根)

热爱生活,发扬根雕技艺

“这个是‘喜鹊报囍’,树枝上的小喜鹊正歪着头,眯着眼睛看太阳呢。”谈起自己的作品,老人脸上露出自豪的神情。那些斑驳虬结的枯木断根在他的巧手下,幻化成一件件传神的艺术品。2001年7月13日,为祝贺北京申奥成功,他连夜做出一个根雕花筒,里面插着几枝根雕梅花。“这是有寓意的,象征着我们北京申奥并不容易。”老人说到。

教你萝卜的简单雕法雕几朵小花(七分自然三分雕的根艺)(9)

(赵文波老人根雕作品《喜鹊报囍》)

“天下何处无知己,苦尽甘来逢贵人”精神矍铄的赵文波老人,用洪亮的嗓门念出了这样一幅对联。在创作根雕作品的过程中,老人找到了生活的乐趣。老人还将自己的心境通过一个名为“无所求”的作品表现了出来。正所谓,天生形态殊,独特显神奇。发现诚为贵,根雕信随缘。

教你萝卜的简单雕法雕几朵小花(七分自然三分雕的根艺)(10)

(赵文波老人根雕作品《无所求》)

老人不仅追求艺术,而且还善于助人为乐,热爱慈善事业,多次捐赠作品支持公益事业。对于热爱根雕前来拜访学习的人,也从来不收学费。他说,自己80多岁了,越来越感到精力有限,时间不够用。他每日都抓紧时间,进行雕刻。我不图赚钱,只是希望有更多热爱根雕的人,能跟我一起,把这门手艺延续下去。

老人秉持一颗本真、崇尚自然的心在做根艺,寻求树根的“根味”。

想要完成的愿望

“一件好的根艺绝对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卖给一个人,只有买的人自己看得见。我要让更多人看见这么好的作品,所以我坚决不卖。”赵文波老人的根雕小有名气,很多人慕名前来观看。有人表示想要购买,但都被老人家拒绝了。一位企业主为了图个吉祥运道,更是给出了很高的价格,希望购买一件作品,老爷子却坚决没有卖。

教你萝卜的简单雕法雕几朵小花(七分自然三分雕的根艺)(11)

(赵文波老人介绍根雕作品)

赵文波老人至今有一个未完成的心愿,是希望建立一个原生态的艺术馆。把他珍藏的所有根雕作品陈列展出,供大家参观。

教你萝卜的简单雕法雕几朵小花(七分自然三分雕的根艺)(12)

(赵文波老人根雕作品《长寿》)

“我都这么大年纪了,不能再让这些宝贝在自己这儿窝着,它们得出去见见世面。我希望能有人帮我,尽快完成这个愿望。”老人称,他现在需要的,一是渠道方面的支持,二是资金方面的支持,把作品呈献给大家。

教你萝卜的简单雕法雕几朵小花(七分自然三分雕的根艺)(13)

(赵文波老人介绍根雕艺术)

赵文波老人在根雕的世界里巧藉自然,妙施雕琢。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他是粗犷的、是质朴的、是苍劲的,是老人与树根沟通的精神与情感,是妙趣天成的心性表达……

如果一个人,与某一事物结缘,那他就是一个不寂寞的人;如果他的一生,是由自己的意愿来支配的,那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毫无疑问,赵文波老人是一个不会寂寞又特别幸福的人。

采访结束了,我对老人的话想了很久。特别是他对树根奇异造型的说法,我在想:人生也是一段树根,每个人都是各不相同的九曲十八弯,雕成的作品也一定立意深远,于无声处显神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