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15幅经典作品 林风眠的画风管咏梅的创作(1)

有幸结识管咏梅女士,是在上海交通大学桃李苑亚洲青年交流中心。她准备在那里做个人画展,委托我帮她处理一些画展上的事情并在画展档期为她策划一个活动。我并不懂画作,但看到她的画时,也深感其中西合璧的格调与壮丽高雅的画风,印象深刻。与她交谈,更被她闭关五年,每天坚持创作15个小时的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折服。传承林风眠,画敦煌天女,是她对中国画和中国笔墨的热爱,是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挚爱,是她以自身的才艺和天赋,对中国梦的最佳诠释。其画,是值得鉴赏的;其人,是值得学习的。

林风眠15幅经典作品 林风眠的画风管咏梅的创作(2)

名家小传

管咏梅,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会员、画师,曾师从沪上著名画家唐云先生,后改习西洋画。1991年起投身影视业,主演过多部电视、电影以及五十多部电影广告,深受业中好评。近十年来专注美术创作,钦佩林风眠先生调和中西的格调,多作多敦煌佛教题材,富丽而有壮丽之象,充满生命意蕴。出版画册《管咏梅绘画作品集》。2015年参加米兰世博会中国艺术名家展,一幅敦煌艺术中国画作品《飞天群国》,荣获银奖荣誉。

林风眠15幅经典作品 林风眠的画风管咏梅的创作(3)

管咏梅:画敦煌的“天女”

乐美勤(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创会会长,原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

初识咏梅,是江南水乡乌镇。那天午后,五月的阳光温绚明媚,她倚在小河边的美人席上,专注的在写生。直到一起晚餐时,才注意到她那姣美的面容,好似西厢记中女主人公莺莺一般。

后来听说她十几岁入行当了影星。主演过多部影视剧。还上过杂志封面。后来息影专注绘画。由于从小习画,又得到几位名师指导,特别是受到张宗宪先生的指点,使她的艺术鉴赏水平大为提高。这对她绘画水平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作用。张先生也是我多年的好朋友。我的朋友著名画家、美术评论家谢春彦先生也对她绘画进行过认真指导。

咏梅其人表面性柔见情,内心却刚毅强大。她叫咏梅,一株寒风中经霜的雪梅。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七个字是她从事绘画创作的艰辛写照。曾对我说“中国画、中国笔墨是我的真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深深地印烙在我的骨髓里,流淌在我的血脉中“。

多年来,她积累了五六百幅的画作。她深情地对我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这些作品多是有生命的啊。她的作品曾经在新民晚报上发表过。她的敦煌绘画《飞天群国》参加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画展览,荣获银奖。

她的绘画艺术正迈向灿烂的高峰。我祝福她。写到这里我脑海中忽然跳出二句诗:山路淡淡飘梅香,太阳忽地升起来。诗的意境是,一个旅人在早春拂晓的山路上行走,嫩寒袭人,忽然闻到一缕淡淡的梅花清香。然而,奇迹出现了,一轮红日从眼前山峦背后喷薄而出。此刻,太阳的升起似乎也是为了嗅闻梅香。这二句诗似乎是写给咏梅的。

林风眠15幅经典作品 林风眠的画风管咏梅的创作(4)

多才多艺的管咏梅

徐纯中(著名画家、美国洛杉叽加州大学博导)

有幸欣赏了管咏梅女士靓丽的画册,那林风眠大师高雅的画风迎面而来,给人很深的印象。管小姐在师承林派水墨浓彩画的基础上,又独步蹊径,潜心揣摩,发展了她比较独特的风格。她艺术上悟性颇高,融会贯通了其他相近绘画的元素,博引旁通,递儃变法。在技法上不局限于水墨画一般表达的干湿浓淡,线描填色;她吸收西洋画那艳丽有覆盖力的色彩,也包容了敦煌画的一些精髓传统,画得比较厚重博文。在她多样的画面中,一系列表达了了缥缈仙境里的:菩萨,飞天,神仙,人物,云霭,呈现有个性的东方神秘美感。

管小姐大胆运用黑丝绒般的背景,铺陈旖色,点划皴檫,以凝重气氛来烘突出生动的仙女和花卉,巧拙互用,相印得趣。画面上构思颇新颖,不仅有上下互叠,左右呼应的格局,都交融在大胆的蕴烟飞白皴檫中,使意境不落俗套,很具有艺术观赏价值,布置现代客厅会吸引来宾眼球,增加人文光彩。

她画的题材很广泛,没有局限于林大师画风的规范之中。她深入琢磨适合表达的题材,做了很多尝试,探索画到戏剧人物,人文社会、农村渔场、沙漠驼铃、飞鸟动物,以及花卉走兽,还试探画出大家喜爱的猴群。尽管家务和日常工作很多,她还是抽出固定时间,勤奋创作,积稿盈筐,非常用功。全部出于她对绘画艺术的真诚热爱。

我觉得那幅“夏天”很有诗情画意:画的是浓绿树荫中原上海美术馆的钟楼,由大见小,对比强烈;绿荫画得青树翠蔓,濛络摇缀,层次帔拂,很觉得清新华丽。

管小姐阅读广泛,颇通文史,还出演过好几部电视剧。真是多才多艺,很是钦佩。祝愿管小姐在绘画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多出好作品,更上一层楼,艺术上修成正果。

林风眠15幅经典作品 林风眠的画风管咏梅的创作(5)

从影星到画家

文/华振鹤

一位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的女画家,早年曾随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秦忠明先生学习素描、水彩画、油画。然而命运弄人,她20岁不到便“转换频道”,进入影视圈,拍了多部影视剧,并上了杂志封面。但10年前,她又转回到原“频道”,离开熟悉的圈子,重新拿起了画笔,走上原来就想走的人生之路。她便是管咏梅。

如果说,秦忠明教授把咏梅引领进了中国书画艺术百花苑,谢春彦、张宗宪两位先生便是精心培育她的园丁了。

谢春彦作为画家、艺术评论家,对中西文化和艺术有着多方面的造诣。他从咏梅临摹敦煌壁画的习作中,发现了她对色彩的敏感和悟性,便有意识地指导她学习林风眠,以敦煌壁画为切入点,寻找东方艺术形式与西方现代艺术点的结合点,显示色彩在宣纸上交融的美妙效果。

受谢先生影响,管咏梅开始走进了林风眠的内心世界和艺术创作世界。她以女性的细腻感情,对林风眠崎岖坎坷的一生寄予了无限同情,常常是边哭边读他的传记。但由此也深入理解了林先生的艺术。“林先生的画是用心画成的,是与自己灵魂的交流”、“他的画多以黑色为背景,正是他对人生苦难的叙述”,她说。从此,林风眠成了她人生道路和艺术道路的偶像。

咏梅为人,外柔内刚,不爱与外界交往,只坚持自己追求,敢于挑战自我。她曾闭关五六年,潜心思索,大量练习。她画画认真,稍不满意立即撕毁。回顾这一段经历,她说:“我崇敬林风眠先生,努力把先生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和色彩、线条运用到我敦煌艺术中。”看得出,这正是咏梅的创作理想和追求。

敦煌莫高窟规模巨大,丰富多彩。但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管咏梅一次次过去写生,这里已经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了。而最令她痴迷其中的,当属第57窟。在她看来,第57窟的人物,描绘精湛,设色华丽,造型优美,画的虽然是神,却是唐代这一创作年代女性的再现,堪称“东方美神”。她画过多幅此类题材的画。如《飞天群图》,在“东方美神”造型基础上,运用林风眠式的透视、色彩、用笔、用水,更以黑丝绒般黑色作背景,通过薄如蝉翼的轻纱,来展示飘曳感、舞动感和皮肤质感,从而画出了画家自己心目中的“美神”。

  管咏梅的艺术进步,自始至终得了恩师张宗宪先生无微不至的关怀。这位世界级的中国文物、字画收藏家,以自己高超的艺术洞察力,向学生传授创作中最显功力而又往往被忽视的细节描绘。幸运的管咏梅,就是在前辈们扶持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她的作品也经常被媒体所采用。

林风眠15幅经典作品 林风眠的画风管咏梅的创作(6)

林风眠15幅经典作品 林风眠的画风管咏梅的创作(7)

林风眠15幅经典作品 林风眠的画风管咏梅的创作(8)

下面,让我们欣赏一下她的画作

林风眠15幅经典作品 林风眠的画风管咏梅的创作(9)

林风眠15幅经典作品 林风眠的画风管咏梅的创作(10)

林风眠15幅经典作品 林风眠的画风管咏梅的创作(11)

林风眠15幅经典作品 林风眠的画风管咏梅的创作(12)

林风眠15幅经典作品 林风眠的画风管咏梅的创作(13)

林风眠15幅经典作品 林风眠的画风管咏梅的创作(14)

林风眠15幅经典作品 林风眠的画风管咏梅的创作(15)

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梦,每个中国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诠释和实现自己的中国梦。管咏梅女士以她的中国画作品,诠释了她的中国梦,也实现了她的中国梦。2017年9月28日至10月10日,《我的中国梦 · 管咏梅中国画作品展》在上海交通大学桃李苑亚洲青年交流中心举行。2017年10月9日下午14:00,还将有一场管咏梅中国画作品交流研讨会,届时管咏梅女士将出席并向观众解读她的作品并与观众互动,同时沪上多位知名艺术家将亲临现场交流。

欢迎各位朋友参与《我的中国梦· 管咏梅中国画作品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