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座山神圣灵光,有一条河源远流长,有一座城历经岁月,有一段故事荡气回肠。
名山钟灵秀,二水发真源。巍巍长白山不仅孕育了松花江、鸭绿江,滋养着大东北肥沃的黑土,也哺育了这片热土上古老的文明。在锦江、漫江交汇处,一个曾经辉煌的部落古城正在揭开神秘的面纱,向世人展示着岁月的传奇。
文明源地,历史悠远
长白山地区历史上不是蛮荒之地,人类文明一直在这里繁衍。早在旧石器时代早期,生活在长白山西南地域的人类已经具有高度的文明和智慧。2014年发现的长白山石斧告诉我们,五万年前的先民们打造的劳动工具不仅精致实用,还具有对称的美。
走进讷殷古城大门,首先进入一座弧形的建筑-祭祖殿,里面供奉着与东北地区和女真族相关的22位历史人物。从商周到清代,仿佛从三千年的历史中一路走来。
商周箕子,东北历史的开端
三千年前的商周时期,中华文明已进入有文字的记载的时代,东北的历史也在这一时期同步开端。祭祖殿里第一位人物箕子就生活在这个时代。商纣王的叔父箕子佐政时,见纣王生活日渐奢靡,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然而他的苦心劝谏却不被理会。眼看着成汤打下的六百年江山即将断送在纣王手里却无能为力,只能装作疯癫,每日弹唱“箕子操”以发泄郁闷。公元前1124年周武王兴兵伐纣,商朝覆灭。箕子趁乱逃往箕山(今山西晋城市陵川县棋子山)隐居起来。求贤若渴的周武王找到箕子请教治国之道。箕子将夏禹传下的《洪范九畴》讲给武王,武王想请箕子出山帮他治理国事,却被箕子拒绝了:"商其沦丧,我罔为臣仆"(《尚书·微子》)。武王走后,箕子便带领族人离开箕山向东方而去,在朝鲜半岛建立了箕子朝鲜,教化民众,带去了中原文明。
箕子朝鲜臣于周、秦,为属国,西汉初年被卫满朝鲜所取代,为汉之“外臣”、属国。汉武帝时出兵征讨后划为四郡,为汉朝的边疆辖区。箕子朝鲜、卫满朝鲜,汉之四郡,到后来高句丽、渤海国,构成了东北历史的框架,而箕子朝鲜则被认为中国东北史的开端。讷殷又有“纳殷”一说,追其由来,是否因为接纳了来自殷商的箕子呢?
两周春秋,不咸山下肃慎之国,楛矢石砮原产地
《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有肃慎氏之国”。不咸山是长白山古时的名称,肃慎氏则是东北先民的始祖之一,也被认为是女真即满族的祖先。《竹书纪年-武帝纪》记载:“肃慎者,虞夏以来,东北之大国,方圆数千里。禹定九州时、周武王、周成王时,肃慎均遣使来贡”,其中最著名的贡品当数楛矢石砮,所用原材料为产自长白山的硬木和黑曜石。《史记·孔子世家》曾详细记录了孔子在陈国鉴定楛矢石砮来源于肃慎的故事。黑曜石在我国仅在长白山天池区域存在,因异常锋利,被用来制作手术刀,肃慎先民用其做箭头,在冷兵器时代堪称战争利器,而讷殷古城所在的漫江据考证曾经是肃慎国的武器生产地。
隋唐东征,高句丽灭渤海兴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长白山这片土地作为中华文明史的一部分也在不断上演着朝代的更迭,其中占据时间最长的就是高句丽。经历了五胡乱华的动荡,中原又迎来了大统一的时代,隋炀帝三次东征,成为唯一一个达到长白山脚下的中原帝王。唐太宗亲征止步于辽河,却严重削弱了高句丽的国力,为后来薛礼征东决定性胜利打下了基础。从曹魏讨辽东,毌丘俭大破丸都山城开始,这场经历四个世纪牺牲数百万人的惨烈战争,终以国祚七百余年的高句丽灭亡宣告结束。渤海国的建立填补了东北地区的权力真空,唐玄宗遣使崔忻前往长白山下册封渤海郡。从敦化被掠走现存于日本皇宫建安府前院,重五十余吨的刻字石见证了渤海国归入大唐版图的历史。
辽金时期,得名长白山,始享国祭。
辽太祖建立契丹国十年之后国力日盛,东征灭渤海国,设长白山女直大王府,长白山从此得名并沿用至今。女直即女真,后来发展壮大灭辽建立了金国。讷殷部因与金国皇族完颜氏通婚而地位显赫。公元1193年,作为金国文化水平最高者,雄才大略的金章宗完颜璟册封长白山为“开天宏圣帝”,从此长白山开始享国家春秋祭祀。随着蒙古崛起,金国灭亡,女真各部分散在东北各地,元灭明立,东北名义上归于明辽东巡抚。《清史稿》记载:布库里雍顺是传说中的满洲始祖,其身世充满了神话色彩:仙女佛库伦在天池南面的圆池沐浴,吞下神鹊衔来的朱果,孕育生下了布库里雍顺。后来他平定了鄂漠辉三姓之乱,奉为国主,定国号满洲。
女真英雄登场,乱世求生
历史进入明末清初这一金戈铁马的动荡年代。一位满族的英雄努尔哈赤登上了历史舞台。而这位英雄的故事与讷殷部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清史稿》记载:其少年丧母,曾流落讷殷地,靠挖人参、采松子到集市上售卖为生,13岁时,努尔哈赤随族人上长白山采参,每天穿梭于林海,拿到抚顺、开原马市上卖掉,这期间有机会广交汉人,了解了明朝的政事,学习汉字汉语,能读懂《三国》、《水浒》。14岁时,努尔哈赤已经长高,投靠在其舅舅王杲军帐中打理文书,结识了更多的读书人,学识水平迅速提高。明神宗年间时局动荡,王杲趁乱起兵杀辽东副总兵,犯辽阳、孤山、抚顺,朝廷震惊,遣李成梁任辽东总兵平叛。王杲及努尔哈赤等众多部将兵败被俘准备问斩。努尔哈赤急中生智,见到李成梁一下子抱住大腿请求速死。李成梁见这位少年非同寻常,留他一命在身边做书童。
脚踏七星,险遭杀身之祸
努尔哈赤身体健壮又富于心计,喜好读书,总兵小妾对其颇为喜爱。一次李成梁洗脚时和小妾说起自己脚上的五颗红痣为长寿之相,小妾说:努尔哈赤脚上有七颗红痣,是何命相?李成梁听后大惊,告诉小妾刚接到密旨,紫微星下降,东北有天子像,下令搜查抓捕。于是命人找努尔哈赤查证。这时努尔哈赤外出未归,小妾派人通风报信,并送一批大青马。努尔哈赤得知后急忙骑马沿苏克素浒河向长白山方向逃命。李成梁派兵追杀至洗参池射死战马,努尔哈赤躲进树洞逃过此劫。还有一说大青马跳下悬崖摔死,努尔哈赤挂在树上被一群乌鸦包住,追兵以为努尔哈赤已死才躲过一劫,于是乌鸦被满族人尊为吉祥鸟。
英雄救美,讷殷部落坠入爱河
讷殷部源于肃慎,是建州女真八大部落之一,因祖居讷殷江而得名,鼎盛时期控制势力达3000多平方公里,有一营七寨,其中的一营即漫江营讷殷兵城,占地面积30多万平方米,是长白山西南的交通门户,位于锦江与漫江交汇处也就是今天的讷殷古城。努尔哈赤逃到洗参池后,讷殷部路长搜稳的女儿月儿正带着丫鬟和卫士在此打猎,一只黑熊突然出现,打死卫士,丫鬟惊慌之中拉着月儿向池中逃命。这时努尔哈赤挺身而出射死黑熊,上演了一出英雄救美的传奇。月儿将努尔哈赤带回搜稳府,搜稳见这个青年气度不凡,决定留下女儿的救命恩人在府中打理军务。
努尔哈赤告诉搜稳建州女真苏克素浒河部、浑河部合并哈达部,与李成梁决战失败的事情,建议搜稳加强与完颜部的关系,先统一长白山三部,然后出兵挥发部,统一建州女真,再吞并叶赫、乌拉部,统一女真各部。然而搜稳却念鸭绿江部、朱舍里部旧情,犹豫不决。而鸭绿江部在长白山三部中势力最大,因恐惧被讷殷部吞并,将妹妹嫁给搜稳,将谋士塞克什推荐给搜稳做军师。塞克什卜卦说搜稳会遇到一个脚底有七颗红痣的人,此人将决定搜稳的生死。
脚踏七星福祸相依,义犬救主逃过一命
努尔哈赤见搜稳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英雄无用武之地非常焦虑。在此期间,搜稳女儿月儿仰慕努尔哈赤英才,两人日久生情,很快进入热恋之中。月儿母亲患病去世后,搜稳和月儿父女俩悲伤难平,月儿茶饭难进,搜稳借酒消愁。一天,努尔哈赤服侍搜稳就寝为搜稳打洗脚水,搜稳喜欢烫脚要水再热些。努尔哈赤不小心加过了热水,烫到了搜稳,搜稳一气之下将努尔哈赤一脚踢倒,意外发现了努尔哈赤脚上的七颗红痣,顿时醒了酒,吓出一身冷汗。
搜稳急召军师,将所见的事情讲述出来,还告诉军师努尔哈赤建议他灭鸭绿江部、朱舍里部的策略。塞克什担心努尔哈赤有勇有谋又善于笼络人心,会威胁自己的地位和鸭绿江部的安全,建议搜稳除掉努尔哈赤。塞克什连夜安排,在搜稳府设下埋伏,以搜稳之名召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得到通报要随搜稳出城,赶紧穿好战袍盔甲,刚走到搜稳府就被一群人围住押进大牢。牢里有一个小卒长平日与努尔哈赤兄弟有交往,于是努尔哈赤通过他把消息传给了月儿。月儿让丫鬟小青准备酒菜送到牢房,陪卒长和牢卒们喝酒将其灌醉,趁夜色打开牢房放走努尔哈赤,送给他一双布鞋,并把养在身边的大黄狗推给努尔哈赤。两人相拥而泣,努尔哈赤发誓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再回来迎娶月儿。
努尔哈赤带着大黄狗涉水过江,不料被哨兵发现。于是急忙向洗参池跑去。哨兵的喊声惊醒了军师和搜稳,发现牢房里是空的,立刻下令追赶。努尔哈赤跑过洗参池,听到有人追上来,扔下湿鞋换上了月儿送给的新鞋加速逃跑。追兵发现了湿鞋交给塞克什,鞋上还有热气,塞克什断定努尔哈赤没有跑远,于是下令骑兵围住山林放火烧山。努尔哈赤一口气跑了四十多里路体力不支,把大黄狗塞进树洞,自己也藏进树洞就睡着了。过了一会儿忽然感觉自己被拽着,睁眼一看四处熊熊烈火,原来是大黄狗在拽他,努尔哈赤带着大黄狗卧进洗参池躲过了大火。等到追兵撤回之后,努尔哈赤把母亲临终前送给自己的黄玉用割下的袖子包起来,绑在大黄狗身上。月儿听说大火烧山烧死了努尔哈赤后一病不起,忽然见大黄狗回来还带着东西,月儿打开一看认出了这块努尔哈赤的心爱之物,终于放下心来,病情也很快好转。后来满族忌食狗肉的习俗,就是源于这次义犬救主的故事。
投靠新主,发展势力,报杀父之仇,做部落首领。
努尔哈赤逃离讷殷部之后穿过辉发部回到了老家,继母见他如此惨状在努尔哈赤父亲面前痛哭,随后又要求分家。努尔哈赤因看不惯父亲祖父巴结明军,父子意见不合,只分得很少的家产。于是被迫出走到叶赫部做起了生意,被叶赫部首领杨佳努贝勒发现请为上宾。杨佳努看努尔哈赤仪表堂堂,想给女儿找个夫婿,努尔哈赤把过去的经历告诉杨佳努,却没提与月儿相恋这一段。为了找到靠山扩充实力,努尔哈赤拜杨佳努为父,领了军队,找来弟弟舒尔哈齐和铁哥们额亦都共同操练兵马,队伍迅速发展壮大。
两年之后王杲之子阿台复建古勒城,明军担心其做大,派兵和苏克素浒河部图伦城主尼堪外兰一起攻打。此时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因担心女儿也来到城中。努尔哈赤得知祖父和父亲在战乱中被杀的消息后立即告知贝勒领兵前去,从此脱离叶赫部。明军将尸体交还却不肯交出凶手尼堪外兰,努尔哈赤知道明军强大不好惹,就把怒火烧在尼堪外兰身上,半年后攻下图伦城成为苏克素浒河部首领。
兵强马壮提亲讷殷,心愿未遂
随着势力逐渐壮大,已经21岁的努尔哈赤觉得时机已成熟,于是派弟弟装作山货贩子带着给月儿的书信前去讷殷部打探。见到努尔哈赤的亲笔信,月儿泪流满面,在回信中告诉努尔哈赤父亲搜稳一直想把她嫁给其他部落首领,请努尔哈赤尽快提亲。收到回信后,努尔哈赤修书给搜稳,表示对搜稳受军师蛊惑追杀的事可不计前嫌,如今作为苏克素浒河部首领势力壮大,必将统计建州,并正式提亲。在额亦都的带领下,苏克素浒河部一行六人带着厚礼来到讷殷部提亲。搜稳看到书信大吃一惊,决定自己生死的人没有除掉,还要娶自己的女儿,已经做副路长的塞克什也十分惊讶,既然努尔哈赤已经把仇记在了自己身上,如果与搜稳女儿成亲,日后恐怕凶多吉少。于是向搜稳说努尔哈赤这是在威胁吃掉长白山部,搜稳就这么一个女儿,不应受远嫁之苦,努尔哈赤在明军爪牙之下,自身难保。听过塞克什的话搜稳拒绝了提亲请求。
年轻气盛的额亦都愤然说道,叶赫部势力强大,还主动要将其女儿嫁给努尔哈赤,因心有月儿,故而未娶,路长为何不找月儿一问是否愿意?塞克什听后拔刀相向,部下随之一拥而上,现场剑拔弩张,一场战斗一触即发。就在此时月儿大喊住手站在双方中间,对父亲搜稳说女儿与努尔哈赤相爱已久,非他不嫁,额亦都奉命按约定前来提亲,可见努尔哈赤言而有信。说着将剑架在脖子上请求父亲不要为难额亦都一行人。搜稳见状只好派人送额亦都到渡口上船。船工将月儿的书信悄悄递给了额亦都。努尔哈赤得知额亦都的遭遇后怒气冲天,赶快打开书信。月儿告诉努尔哈赤是军师塞克什从中作梗,自己也被严加看管,请一个月后派骑兵接应,愿逃出讷殷部投奔努尔哈赤。
一个月后,努尔哈赤精选骑兵二十,由额亦都带领前往讷殷城,午夜时看到有人过江,迎过去接月儿上马。突然周围喊声四起,塞克什带领百余骑兵将他们包围。额亦都混战之中逃回,其余部下仅一人被俘,其余全部战死。搜稳对俘虏审问得知是努尔哈赤派人前来。决定同意完颜部的求婚,将其女儿嫁给世代交好联姻的女真王族完颜部。月儿绝食抗议,誓死不从,搜稳一时没了办法。
痛失所爱终雪恨,红痣决生死应验;统一女真,讷殷部从此消失
次年,努尔哈赤杀尼堪外兰,哲陈等三部归降,女真的半壁江山已归于努尔哈赤手下。听说完颜部要与讷殷联姻,于是率兵直指完颜部。完颜部向搜稳请求援助,搜稳派七寨精兵支援,努尔哈赤长途奔袭不能持久,于是决定退兵。搜稳令女儿速与完颜部成婚,月儿表面答应,却在暗自准备。在婚礼之上月儿拔剑自刎,另一只手里还握着努尔哈赤送的黄玉。看到女儿自尽,搜稳顿时昏迷过去。被俘的士兵趁乱逃回,努尔哈赤听到消息后痛哭不已,下定决心为月儿报仇。几年之后,努尔哈赤灭掉了鸭绿江部,宣称讷殷部、朱舍里部归其所有。搜稳集结三万大军讨伐努尔哈赤,结果铩羽而归。
据《清史稿》记载,1593年11月,努尔哈赤命额亦都率兵攻打讷殷兵城,为月儿报仇。讷殷兵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经过108天血流成河的苦战才终于被攻破。得到战报,努尔哈赤又想起了月儿,睡梦中梦到月儿请求饶父亲一命。搜稳却请求速死:“吾曾为其主,未善待之;其娶我女,我不许之,后又领兵攻之,今有何颜面见之?”额亦都见其心意已决,杀搜稳、塞克什。完成了这次战役,努尔哈赤封长白山洗参池为王池,收编讷殷部子弟组建镶白旗,讷殷部从此销声匿迹。
努尔哈赤能征善战,完成了统一女真大业,为后来满清入主中原打下基础,被奉为清太祖,满清的开国英雄。笔下豪侠无数的金庸先生曾这样评价他““自成吉思汗以来,四百多年中全世界从未出现过的军事天才努尔哈赤。这个用兵如神的统帅,传下了严密的军事制度和纪律,使得他手下那批战士,此后两百年间在全世界所向无敌。”
讷殷后人英才辈出
英雄的故事已成过眼云烟,讷殷部的历史还在延续。就在努尔哈赤收编的讷殷部子弟之中,有一位富察·额色赫因突出的才干和战绩成为清初的栋梁之臣。在军事方面,他收服了明军名将祖大寿,在文治方面,他担任过朝鲜断狱,还编辑了清朝的重要历史史料《太宗实录》,额色赫先后担任过刑部启心郎、会试正考官、殿试读卷官、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户部尚书、国史院大学士等职,被尊为康熙的老师。他培养的孙儿福敏是乾隆的帝师,从6岁到16岁,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乾隆饱读诗书,成为颇具文化造诣的帝王之一。乾隆在其60岁、70岁、80岁和84岁时,共为福敏写了四首御制诗,在福敏病逝后,乾隆皇帝专门下旨,大意为:大学士福敏,是朕的受业老师也,人品学问,巍然为国家的栋梁元老,朕还要亲自撰写碑文,以表彰他的临终葬礼大典。祖孙两人同为帝师辅佐康乾盛世两代帝王,在历史上并不多见。
武默纳考察龙脉圣地,康熙设柳条边,封禁长白山
1661年,做太子老师4年的额色赫病逝。6年之后,康熙帝怀念恩师额色赫的教导,派大臣武默纳前往额色赫出生地额赫讷殷并勘验长白山,这是大清入关以来首次勘察长白山。武默纳带领200余人从吉林乌拉乘17条小船沿松花江逆流而上,经过11天跋涉到达两江交汇处下船上岸。在漫江写下诗句“垒石聊记登山路,留得桃源好再寻”。一行人沿锦江登上了长白山,长白山壮美的风景深深震撼了武默纳。回去后武默纳在上报题奏中向康熙帝汇报了所见和神奇的遭遇,并十七次提到额色赫,以慰藉康熙帝思念恩师之情。康熙从此下定决心设柳条边封禁长白山以确保龙脉的神圣,下旨封“长白山之神”每年享祭如五岳。
刘建封命名十六峰
清朝末年科学考察长白山第一人,宰相刘墉后人刘建封来到这里,欣然写下“走过大荒三百里,居然此处有桃园”的诗句。他命名的长白山天池十六峰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后来以梯云峰、卧虎峰、玉柱峰和白云峰四座山峰在天池的倒影形成的图案抽象出了长白山图腾,其中有花、蜻蜓、海东青、虎豹、山神等众多形象,与萨满教长白山万物有灵的理念不谋而合。
昔日争战地,如今桃花源,自然生态之美。
当代学者余秋雨曾这样形容长白山:“中国起步时,你是历史走廊;中国辉煌时,你是半个大唐;中国蒙难时,你是冰雪战场。完成了这一切,突然发现,你还是全世界最稀缺的生态天堂。 ”金戈铁马随岁月远去,刀光剑影淹没在滚滚红尘。如今盛世太平,岁月静好,讷殷古城已建成一处探索满族历史文化和生态休闲度假的旅游胜地。走在茂密的大森林里,看野花纷纷,听松涛阵阵,闻鸟鸣声声,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犹记当年军垒处,不知何处梵钟声”。“人生若只如初见”,“独自闲行独自吟”……沉浸在纳兰性德清丽婉约的诗词意境之中,如果不是看到后面坚硬厚重的石墙,仿佛忘却了这里曾是一座壁垒森严的战争兵城。古城之中漫步,不知不觉走到一座草屋前,石台阶,木质墙,草房顶,就地取材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
古朴的房子是讷殷部老染坊,里面展示着各式各样的服装,色彩质朴却十分自然。店主人孟女士告诉我们,这是用采自长白山天然植物作染料印制的服装,是一种流传于讷殷部落的传统印染工艺,据考证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如今再次被发扬光大。在天然草木染色工艺基础上,他们还创新开发了树叶转印法,把真实的树叶纹理印在衣物上、穿在身上,更具贴近自然的亲切感。
走出染坊来到古城的街道上,一路漫步一路参观,酒坊、豆腐坊、商铺、山货庄,都修建成古时的样子,沿用着传统的工艺,保持着过去的味道。仿佛穿过时光隧道,走进数百年前的森林部落。此情此景提起了我们的兴趣,于是走进讷殷博物馆去探寻古城的历史。
走过廊桥进入讷殷博物馆,从石器时代的长白山手斧,到努尔哈赤与月儿的定情信物黄玉,从祭拜的各路山神到世代居住于此的满族民俗风情都有着丰富的陈列,为了解探索满族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详实的资料,也让我们更深一步了解到讷殷古城的背景和底蕴。
走进祈福堂,有白衣仙人端坐其中,里面的萨满文化展示更显神秘。万物有灵,人神沟通,这种古老的民间信仰已经流传了数千年。如今已濒临失传,即将成为化石一般的文化符号。
一天的游览意犹未尽,不妨住下来慢慢体会,散落分布在山林间的小木屋外部原始古朴,内部却并不简单,各种设施配备齐全。安静舒适的栖居让身心彻底放松,充分的休息之后再继续古城探秘。
住在讷殷古城,可以体会日出时分和夕阳西下的时光,看一抹斜阳在树林里肆意挥洒,给树冠小屋镀上一道道金边,让江水泛起金色的波澜。傍晚时分,华灯初上,告别了日间的喧闹,讷殷古城笼罩在一片宁静而神秘的气氛之中,如果有兴致不妨夜游古城,别有一番乐趣。
讷殷古城的晚上,夜色掩去了繁杂,灯光点亮了寂静,在暗色的背景中勾勒出简洁的线条。点、线、面有序结合,搭配以鲜艳的色彩,将古城装饰得亮丽缤纷。灯光本是现代的,与古香古色的古城相结合,给人一种时空变幻的感觉。夜游让心静下来,正准备放慢脚步细细体会的时候,池塘边、树林里却热闹起来。听蛙声、知了声声声入耳,江畔流水潺潺,古城的夜晚充满了生机。
一座古城,一种文化,一分担忧
一天的行程完美结束,回到小木屋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探访讷殷古城一天,仿若经历千年。悠久的历史,古老的传说,英雄的故事,厚重的文化。一座神秘的古城历经千年岁月,却最终湮没在茫茫林海。四百多年后,点滴残存的痕迹似乎在诉说着它曾经的繁华,也在提醒着我们文化的消逝。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即使在满族故地会满文懂满语的人已很难找到。传统的习俗越来越被淡忘,有的已随着一代代人的离去消失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在很多人的脑海里,女真、满族已经没有了清晰的概念,只能在历史书上,在姓氏演变、方言土语和年节风俗中找到一点点残存的踪迹。或许,人类终将实现书同文、车同轨的大同世界。今天的所见在不久的将来,也许会和其他博物馆里的物品一样,尘封在历史的记忆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