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琦,北宋年间济南府人士她的爹娘只是普通农户,为人老实、厚道张云琦从小深受爹娘的熏陶,心地也十分善良,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民间故事大全夜宿山洞?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民间故事大全夜宿山洞(民间故事妇人夜归)

民间故事大全夜宿山洞

张云琦,北宋年间济南府人士。她的爹娘只是普通农户,为人老实、厚道。张云琦从小深受爹娘的熏陶,心地也十分善良。

十八岁那年,张云琦经镇上媒婆李四娘做媒,之后嫁给了镇上一位姓王的木匠。婚后二人同心,王木匠每日外出做工赚钱养家,张氏留在家中。

除了打理家务外,闲暇之余还会给大户人家做一些针线活,赚些银子,贴补家用。

夫妻俩凭着本事赚钱,一年到头虽然赚钱不多,但吃穿不愁,小夫妻俩的日子过得很是美满。

有一日,王木匠吃过早饭,起身朝着妻子张氏说道:“今日我与李兄要给隔壁镇上的一户人家做工,工期紧,可能要在主家留宿两晚,你莫要等我回家吃饭,记得把院门关好。”

张氏闻言后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丈夫的外衣,说道:“如果今晚你不回来,那我就回娘家住,顺便看望一下爹娘,过两日我便回来。”

“好!你路上一定要多加小心,等闲暇下来,我再陪你去看看岳父大人!”说完,王木匠转过身离开了家。

张氏送走丈夫后,弯下身子开始收拾饭桌。丈夫离开后不久,忽然门外传来了一句苍老的声音:“有人在家吗?能否施舍给我一些吃的?老朽谢谢好心人了!”

张氏转过头朝着院子外面望去,此时,一位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老者正站在院门口。张氏上下打量了一番,见他衣着破烂,拄着拐杖,手里还拿着一个碗,张氏断定:眼前这位老者一定是个讨饭的乞丐无疑。

她答应了一声后,赶忙朝着院门口走去。讨饭老者见有人出来,赶忙躬身拱手,说道:“老朽自外乡而来,路过这个村子,腹中实在饥饿,还望好心人能施舍一些饭菜给我,老朽感激不尽啊!”

张氏一看讨饭老者,年龄与自己的爹爹相当,她起了恻隐之心,赶忙说道:“老伯,我和丈夫刚刚吃过饭,桌子还未来得及收拾,您随我进屋坐下来慢慢吃吧!”

“使不得,使不得啊!”

“老伯,外面天热,快进来吧!”说完,张氏扶住老者的胳膊,搀扶着他走进了屋子。老者感激不已,边走边说着感谢的话。

“这里还有饼和粥,您坐下吃吧!”

“多谢好心人的施舍!”老者边说边将粥倒进了自己的破碗里,拿起饼大口吃了起来。

“老伯,你慢些吃,不着急,我先去收拾下柴房。”说完,张氏转身走了。

“真是善心的人啊!”老者喃喃地说道。

少顷,张氏回来了,老者赶忙站起身来,拱了拱手说道:“老朽已经吃饱,多谢好心人的施舍,日后老朽必会报答你的这份恩情。”

“老伯,您客气了,出门在外都不容易,相互帮衬是应该的。”

“好人有好报啊!”老者说完后,转身朝着屋外走去。张氏不放心,将老者送出了院子。

讨饭老者感激涕零,谢过张氏后,慢慢地朝着村子外面走去。张氏回到屋里,收拾好碗筷后,开始收拾衣服。

半个时辰后,张氏背上包袱,朝着娘家走去。夫家离着娘家倒也不算太远,张氏徒步前往,很快到了娘家。

爹娘看见女儿回来了,都高兴不已。午饭时,娘做了她爱吃的两道菜,张氏幸福满满,她不禁感叹道:“果真是娘在,家就在呀!”

张氏在家里待了两日,因为两地离着不远,第三日临近黄昏时分,张氏说道:“爹娘,我这就回去了,你们多多保重身体!”

“一会儿天就黑了,你明日一早再走也不迟!”

“不了,我估摸着他要回家了,我要回去给他做晚饭。没事,离着也不算太远,我很快就到家。”

爹娘劝说不住,将她送出家门后,张氏背着包袱朝着夫家走去。

一路走来,路上行人不算很多。此时,夕阳西下,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张氏看了看不远处的那片树林后,心说道:“再过一会夫君也要到家了,他干了一天的活,不能让他饿肚子。不如走那条近道,这样我可以早些回家给夫君做。!”说完,张氏朝着那片树林走了过去。

树林里有一条小路,连接着两地,从这里走确实近了不少。不过,据乡民们说,那片树林里有几处坟包,早就荒废无人打理,之前树林附近经常发生怪事,所以很少有人在夜里走那条路。

张氏一心想着要给夫君做晚饭,而且她不常出门,没有听说过树林附近曾有怪事发生过。张氏紧了紧包袱,大步朝着树林里走去。

很快,张氏进了树林,沿着林间小路朝前走,天已经黑了下来,四周寂静无比,此时的张氏有些害怕起来,她紧紧抓着衣角,心里只想着能早些回到家中。

当她走了一半路时,忽然她听见前方不远处传来小孩的嬉笑声,张氏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她脚下的步子也放慢了许多。

“这么晚了,谁家小孩子在此处玩耍?”张氏心说道。嬉笑声越来越近,张氏仔细一听,似乎是两个小男孩在嬉戏,她一边走一边仔细地看着前方。

忽然,两个影子朝着她奔了过来,张氏害怕不已,双手挡在身前。

很快,两个黑影跑到了她身前,将她拦了下来。张氏定睛一看,站在她眼前的果然是两个小男孩。他们扎着小辫子,穿着红色的肚兜,光着脚,手里拿着一根芦苇杆。

“天这么晚了,你们俩怎么还在这里玩耍?这里太危险,快些回家去吧!”张氏关心地说道。

“我家就在那里,可是家里只有我们两个人。婶婶,你跟着我们回家吧,我们俩实在孤独无依啊!”一个小孩子说道。

张氏朝着附近看了看,这里是一片树林,哪有什么人家啊!

“你们的家到底在哪里?告诉婶婶,婶婶带你们回家找爹娘去!”

“哼!他们狠心将我们扔在这里,让我俩曝尸荒野,你若再提爹娘,休怪我们俩不客气!”另外一个小孩生气地说道。

天色已经黑了,这两个小孩子独自在这里玩耍,张氏哪能不担心?她没有多想,又说道:“你们俩还小,不回家找爹娘怎么能行?快说你俩住在哪里,我这就领你们回家找爹娘!”

张氏说完后,伸出手就要去拉小男孩,小男孩怒火中烧,两只眼睛瞬间红了起来,他们大声喊道:“你这人真是不知好歹,跟你说了休要再提爹娘,你却偏偏不听,今晚就给你一些教训,看你还敢不敢乱说话!”

说完,两个小孩子在原地转起圈来,张氏吃了一惊,连着后退两步。等她再看时,那两个小孩子居然消失不见了!

“怎么可能呢?两个小孩子就这么在我眼皮底下消失了?”张氏捉摸不透,愣在了原地。

忽然,狂风呼啸而来,卷起地上的杂草树叶,朝着张氏袭了过来。张氏赶忙护住头,大风吹得她睁不开眼睛。

少顷,狂风停了,可张氏睁开眼一看,却发现眼前一片漆黑,四周的树木已经消失不见,脚下的小路也变成了荒草,她目所能及的只是前方不远处的一盏亮光。

见到此景,张氏更加害怕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眼前的东西怎么全都变样了?我这是在哪呢?”张氏慌了,不知所措。

她朝着四处张望,可除了那盏亮光外,她看不到任何东西。

这该如何是好?

与其在这里傻站着,倒不如去看看前方那盏亮光是啥,说不定那里就是回家的路。张氏想到此处,大步朝着亮光处走去。

张氏走了很远,终于看清了那盏亮光,原来那盏亮光是从一座庙宇里面发出来的,亮光看上去格外刺眼。

有亮光,也有庙宇,这本是一件好事,可张氏的心却再次悬了起来。

因为,这附近根本就没有庙宇,那么这座庙宇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张氏站在原地,不敢再往前走,她呆呆地看着那座庙宇,双手紧紧抓着衣角。

“这该如何是好?”张氏不知所措,自言自语道。

忽然,从庙宇里传出来小孩子的嬉闹声。张氏仔细一听,嬉笑声和刚刚消失的两个小孩子的声音一模一样!

张氏害怕,欲要后退,可此时她的双腿不听使唤,不由自主地抬起来,朝着庙宇方向走去。

张氏想要控制自己的双腿,可两条腿根本停不下来,似乎被某种力量支配着向前走。

张氏急得是满头大汗,此时,离着那座庙宇越来越近,小孩子的嬉笑声越来越清晰,张氏睁着眼睛,一副欲哭无泪的模样。

就在此时,她感觉后背被人拍了一下,随即一句声音响了起来:“好心人,休要胡思乱想,赶紧闭上眼!”

张氏被这突如其来的喊声吓了一跳,随即她闭上了眼睛,竭尽全力不去乱想。

身后那人拍了拍她的头顶,抓住她的胳膊向后拽。

“跟着我,别回头!”

此时,张氏觉得嬉笑声小了很多,双腿渐渐有了反应,她转过身一看,身后拉着她的正是前几日来她家里讨饭的那位老者!

“原来是您!”

“休要多讲话,快跟着我走,千万别再回头,把眼睛闭上!”讨饭老者说完后,拉着她用力往后走。

张氏的双腿有了反应,她转过身跟着老者往后走。

走了一会儿,老者说道:“睁开眼睛吧!”张氏睁眼一看,四周的树木再次出现,脚下的小路也显露出来。张氏诧异不已,赶忙问道:“老伯,我刚才到底怎么了?”

“你若是再往前走两步,就跌落深坑里了。”讨饭老者说道。

张氏闻言后倒吸了一口气,说道:“我刚才遇到两个小孩子,他们拦住了我,我见他俩可怜,就想带他们回家找爹娘,没成想我的好心却换来了如此的结局。”

讨饭老者闻言后说道:“好心人,善心没有错,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里荒凉偏僻,又有深坑陡坡,谁家爹娘会让自家的孩子到这里来玩耍?你太过大意了!”

张氏仔细一想,觉得老者的话很有道理,她追问道:“老伯,那两个小孩子到底是什么人?”

“呵呵!他俩并非是人。”

张氏闻言后大吃一惊,赶忙捂住了嘴巴。

“可能是夭折后被爹娘随意扔到此处的小孩,他们曝尸荒野,怨气十足,常常欺负过路人。好心人,休要再多问,赶紧离开这里回家去吧!”讨饭老者继续说道。

张氏这才明白,她朝着老者躬身施礼,谢过老者后,张氏小心翼翼地朝前走去。

讨饭老者不放心她,于是又跟了过去。路过那处深坑时,老者指了指深坑,说道:“刚才你就站在坑边上,若是再往前走两步,你就葬身坑底了。”

张氏心有余悸地说道:“多谢老伯的救命之恩,若不是老伯及时出现,我怕是早就没有性命了。”

“哪里的话,你曾施舍饭菜给我,对我有恩。如今你有难,老朽又岂能袖手旁观?快回家吧!”说完后,两个人朝着村子里走去。讨饭老者将张氏送到门口后,才转身离开。

张氏进了屋里,夫君正在柴房里做饭。他见妻子回来了,赶忙上前关切地询问。

张氏遂将刚才发生的事说了出来,王木匠一听也是后怕不已,他再三叮嘱妻子以后千万不要再走夜路。

张氏经历了这次离奇遭遇后,算是涨了教训,以后她再也没有走过夜路,那个讨饭的老者再也没有出现过。

后来,张氏听人说,一位云游四海的道士,路过那片树林时,在那里做了一场法事。从此之后,树林附近再也没有发生过怪事。

写在后面:

张氏因为心善,施舍给老者一顿饭菜,在她回家路上,却因她过于担心两个小孩子的安危,言语惹到了小孩子。

小孩子故意捉弄她,布下了迷魂阵,欲要加害张氏。就在紧要关头,讨饭老者及时出现,破解了阵法,将张氏及时救了出来,逃过一劫。

说到底,张氏能逃过此劫,源于她的善心和善行,若是那日她没有发善心施舍饭菜给那位老者,想必张氏就是另外一种结局了。

所以说,多行善事,积累福泽,总会得到福报的!诸位,您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