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4月12日,泰戈尔来到了中国,这个他十分向往的文明古国!据当时权威媒体报道,当时数千名学生,以各种形式表达了对这位世界级文坛巨匠的欢迎。而此时的文化界,也早就一片沸腾。

一:文化界就像“过节”一样热闹

来华时,泰戈尔已是64岁(虚岁),此时他的身上已经贴上了诺贝尔奖得主这一标签,他也是获得该奖的第一位亚洲人。

徐志摩特意戴上了印度帽接待(徐志摩特意戴上了印度帽接待)(1)

他之所以能来到中国,有几个人起了关键性作用:一位是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一位知名学者梁启超,一位是著名诗人徐志摩。这3位,前两位当时已经是文化界泰斗,徐志摩虽然年轻,也早就名声在外。正是受了这几位的极力邀请,泰戈尔才带着他的访问人员,踏上了轮船。

在很多人眼里,当时的泰戈尔就像一位“神仙”一样,所以迎接规格之高,令人瞪目。胡适、梁启超、梁思成、徐志摩、凌叔华、蔡元培、梅兰芳、一共有50多位文化名人列队迎接。甚至,连大才女林徽因也做起了小“迷妹”,献上了鲜花。说实话,这个规格从前没有,后来也再没有过了!

徐志摩特意戴上了印度帽接待(徐志摩特意戴上了印度帽接待)(2)

二:人群中有个不合群的人

泰戈尔是否值得当时的名流们如此追捧,这是一个问题?笔者个人是非常喜欢泰戈尔的诗作的,他不只是印度最有名的文人,而且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他明明是出生贵族,却关心普通百姓疾苦,这是印度人爱他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而他的著作水平之高更是令绝大多数文人望尘莫及,其《飞鸟集》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受到了全世界文化爱好者的喜爱。

这样一个人物,受到怎样的追捧,似乎都不过分,但偏偏就有个人有点不合群,他就是鲁迅!

当时欢迎泰戈尔的活动很多,鲁迅参加了一些。一向不愿意应酬的鲁迅,甚至参加了为泰戈尔64岁生日准备的晚宴。晚宴的主持人是胡适,能来的都是泰斗级人物,鲁迅受邀前来。可泰戈尔还没来,鲁迅就看不下去了,后来大家用“拂袖而去”形容他当晚的提前离开。此后的活动,鲁迅基本没有参加过了。

徐志摩特意戴上了印度帽接待(徐志摩特意戴上了印度帽接待)(3)

三:鲁迅为何一点面子都不给

事后,对鲁迅这次离去,文化圈有很多解读。有人说鲁迅是善妒,觉得泰戈尔压了他的风头,毕竟泰戈尔没来前,鲁迅是文坛最牛的人物之一。也有人说他只是单纯地不爱凑热闹,不喜欢这样的大场面。对此事,鲁迅当时并没有解释很多,直到1934年,鲁迅用一篇杂文把这件事说清楚了。此文名叫《骂杀与捧杀》,其中有两段内容是这样的:

徐志摩特意戴上了印度帽接待(徐志摩特意戴上了印度帽接待)(4)

从这段文字里,我们不难找到鲁迅当年那么做的原因。首先,他认为当时徐志摩等人做得太过了些,文中特别提到徐志摩戴帽上了印度帽的事,这是鲁迅看不下去,所以此文中他刻意嘲讽了徐志摩,这也是他写此文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鲁迅看来,做这些动作是滑稽可笑的。欢迎一个人,完全没有必要到这个程度。

其次,对于泰戈尔这个人,鲁迅认为他也并非完人。文中提到泰戈尔曾称自己是“英国的臣民”,这一点确有其事,这是很多文人不愿承认的事实,但鲁迅在文中毫不客气地指出来了。作为一个很“刚”的硬骨头,鲁迅最受不了的就是这一点。

徐志摩特意戴上了印度帽接待(徐志摩特意戴上了印度帽接待)(5)

再次,鲁迅对泰戈尔来华的意义,和徐志摩等人的理解不太一样。鲁迅认为,泰戈尔的思想是能够启迪文学青年的,能让很多迷茫的年轻人找到创作的方向,这才是他来华的真正意义。但经过徐志摩、梁启超等人这么一安排,泰戈尔成了一个完全不接地气的“神仙”形象,而普通的文艺青年想见他一面都难,这完全违背了初衷,他无法理解。

最后,对泰戈尔个人来说,鲁迅认为各种夸张的欢迎仪式,完全是对他的捧杀,是不利的。早在几十年前,鲁迅就明白捧杀的害处,其分析事情之犀利,确非一般文人所能比。

徐志摩特意戴上了印度帽接待(徐志摩特意戴上了印度帽接待)(6)

四:客观看待此事

泰戈尔后来还来过两次中国,期间与众多文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影响了他们的文风。所以对于这位文坛泰斗,我们至今都是十分推崇和喜爱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鲁迅当年的举动就错了。事实上,我们客观地看待这件事,会发现当年鲁迅说的都是对的。任何时候神化一个文人,都是不明智的行为。

从这件事,我们能看出鲁迅与其他人完全不一样的地方。他时刻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时刻都站在更高的层次,以不一样的角度来看待一件事情,这也就是他的观点总能特立独行的原因。有这样的能力还不是最牛的,更令人佩服的是,在任何时候他都能遵从自己的内心,敢于把自己的想法用行动表现出来,哪怕这个行动在当时是不合时宜的。这样的文人,怎能不让人佩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