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不易,请点个关注~

作者:知更晓,未授权不得转载!

在我国历史鼎盛的唐朝时期,出现了两位名垂青史的传奇女子。一位是家喻户晓的武则天,她是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另一位则是上官婉儿,她是武则天的心腹,也是历史上第一位“女丞相”。上官婉儿虽未封丞相官衔,但其地位和权利与当朝丞相有过之而无不及。

上官婉儿凭什么被称为四大才女(一个靠绝色与才华征服武则天)(1)

上官婉儿与武则天剧照 图片来源网络

与一般阿谀奉承的献媚之流不同。上官婉儿不仅美貌非凡,更是凭借不同寻常的才情,成为武则天心腹,在两代朝堂备受重用。不过历史上对其功过品行颇具争议,有极力推崇者爱慕其才智,有鄙视不屑者批评其淫媚。

那么,这当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这样一位才情与美貌并存的佳人,会得到如此两极分化的评价?下面咱们就来看看这位传奇女子不凡的一生。

上官婉儿凭什么被称为四大才女(一个靠绝色与才华征服武则天)(2)

图片来源网络

出生名门,却惨遭灭门,沦为女奴。

上官婉儿是西汉上官桀、上官安、上官期祖孙三代的后裔,祖上均为朝廷高官,而祖父上官仪也是官至当朝宰相。所以,上官婉儿可以说是名门之后,不出意外的话也该是富家小姐名门闺秀之列。

命运的转变发生在麟德元年(664年),一向“妻管严”的唐高祖李治终于下决心要废黜武则天,深受皇上信任和赏识的上官仪欣然受命,秘密草起废后诏书。不料,诏书刚写完就被武则天发现了,加上李治临阵退缩,不敢承认诏书是自己授命上官仪写的,导致上官仪和上官婉儿的父亲被武则天处死了。

上官婉儿凭什么被称为四大才女(一个靠绝色与才华征服武则天)(3)

图片来源网络

因为上官婉儿是女孩,而且还是襁褓中的婴儿,所以逃过一死,与母亲一起被配没掖廷,成为了最低等的女奴。

虽为宫中杂役,但做为曾经的大家闺秀,母亲从未放松对婉儿的教导。在其母的精心培养下,上官婉儿从小便熟读诗书,不仅文采过人,而且明达吏事,聪敏异常。随着年龄的增长,上官婉儿出落得楚楚动人,一颦一笑自成风度,她在宫中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最后竟传到了武则天的耳朵里。

皇权宠幸,男人堆里的“巾帼宰相”。

仪凤二年(677年),年仅十三岁的上官婉儿被武则天召见,武则天亲自出题考察后大赞其才情,当场免除了她的奴婢身份。

据2013年勘探的上官婉儿墓志铭记载:“年十三为 才人”,也就是说她刚被武则天召见就封了才人,学者推测这可能是武则天为了免去其奴婢身份而给予的名份,不过由此也足以想见武则天对她的重视程度。

上官婉儿凭什么被称为四大才女(一个靠绝色与才华征服武则天)(4)

图片来源网络

一边是害自己灭门的仇人,一边又是救自己出苦海的恩人,此时的上官婉儿内心可以说是十分纠结。此时一件意外的发生,使她彻底放下了家族的血海深仇。

一次上官婉儿与武则天男宠眉来眼去被武则天撞见,因此大发雷霆,准备将其赐死。后来武则天又感念其才华,有所不忍,于是改为黥面(额上刺印记)。

上官婉儿凭什么被称为四大才女(一个靠绝色与才华征服武则天)(5)

婉儿额间印记被其改成一朵梅花,为风靡一时的梅花妆

躲过一劫的上官婉儿深知恩宠和权利的重要性,对武则天的敬畏和感激大过了家族的仇恨,所以愈发精心伺奉,曲意迎合,从此更得武则天欢心。

通天元年(696年)开始,武则天开始放手让婉儿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朝廷事务,就连群臣奏章都要经她批阅,武则天下达的诏书也都是出自上官婉儿之手。此时,上官婉儿的权势,无疑已经匹敌权倾朝野的无冕女宰相

上官婉儿凭什么被称为四大才女(一个靠绝色与才华征服武则天)(6)

图片来源网络

好景不长,神龙元年(705年)神龙政变,武则天被迫退位,唐中宗李显复辟。按道理,新皇登基,身为旧主心腹的上官婉儿势必难逃厄运。神奇的是,上官婉儿不仅没有被武则天牵连,反而被唐中宗封为昭容,就连她的母亲也被封为沛国夫人。

有人说是因为她的美貌,但当时上官婉儿41岁,在妃子当中已属高龄;有人说是因为她的才能,这一点从中宗授命她专掌起草诏令确实可以看出。

不过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婉儿在官场政治上的铁腕手段。在武则天退位前她虽忠心耿耿,但她也时刻注意朝中动向,眼见武则天政权不保,她便提前倒戈暗中联系李显,这才保住了自己的地位。

意得志满,风流才女。

许是跟随武则天较久,上官婉儿不仅习得了武则天的政治铁腕,更延续了武则天在私生活上的风流,给唐中宗带了不少绿帽。

16岁时她就凭借美貌俘获了皇太子李显的心,后来因李显被废流放就不了了之(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她能如此顺利倒戈的原因)。之后她又找到新靠山武三思,凭借武三思她很快在朝中巩固了自己的势力。

上官婉儿凭什么被称为四大才女(一个靠绝色与才华征服武则天)(7)

图片来源网络

李显复辟后,上官婉儿又说服李显在宫外设立了“修文馆”,广招有识之士,通过品评诗文选拔人才,对于有才能的人,还会当场赏赐金爵。一时间,朝廷内外吟诗诵词,靡然成风。这也就促成了中宗时期,诗词繁盛的局面。

不过,这也为婉儿提供了结实小鲜肉的场所,不少青年才子都希望通过婉儿这个捷径获得仕途,崔湜就是其中一个。

崔湜样貌俊美,深得上官婉儿喜欢,二人在宫外同吃、同住、甚至同浴。为讨好婉儿,崔湜还将自己三个弟弟也引荐给了她,从此兄弟一起共同侍奉上官婉儿。后来为了拉拢当时的太后“韦后”,婉儿还将自己的“旧情人”武三思引荐给了韦后。

上官婉儿凭什么被称为四大才女(一个靠绝色与才华征服武则天)(8)

图片来源网络

那段时光,是上官婉儿最放纵,也是最志得意满的时光。

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逃不过为刀下亡魂。

历史永远逃不过盛极必衰的道理。公元710年6月,唐中宗李显突然驾崩。韦后想要效仿武则天独掌政权,此时婉儿却投靠了当时的太平公主,并草拟了一份诏书立李家后人李重茂为皇太子,李旦辅政。为讨好韦后,她又添上韦后为皇太后摄政,但韦后并不领情。

同年7月,李隆基发动唐隆之变,杀死了韦后一党。上官婉儿得知后,不慌不忙将之前草拟立李家后人的诏书呈出,表忠心证明自己是李家这一边的。她以为凭借诏书又能逃过一劫,谁知李隆基见诏书后更加生气。大骂并将其处死:

“此婢妖淫,渎乱宫闱,今日不诛,后悔无及”

上官婉儿凭什么被称为四大才女(一个靠绝色与才华征服武则天)(9)

图片来源网络

纵观上官婉儿一生,周旋在武、韦、李各大政权之间。虽持政有才,忠心耿耿,但她从没有明确的政治立场,她忠心的只有权势。这样的人,在李隆基眼里绝对留不得。而且,诏书上李隆基的父亲李旦只是辅政,但李隆基主张拥立父亲为帝。她八面玲珑,却终究聪明反被聪明误!

一代奇女子,就此沦为刀下亡魂,留下无数诗集,成千古绝唱。对于她的一生,功过见仁见智,留与读者朋友自行评判...

此时,用一首她广为人知的《彩书怨》做结束,再合适不过: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

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完-

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咱们【巴巴历史】头条号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