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听过一个比较有名的辩论赛——“人性本善or人性本恶?”其实在我看来,人性无所谓善良与邪恶。每一个都是最为真实的我们。我们彼此之间就像镜子一般,相互映照,彼此见证。在某些时候,我们相互厌恶;在某些时候,我们彼此喜欢;可在有时候,我们却相互依偎,于是成长。

七月与安生双面人生(七月与安生镜中的我们)(1)

在我看来,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遇到很多的人。有些人会与我们同行,有些人会随行一阵子。可是无论那些人,都是我们生命中注定会出现的。我们会相互了解、彼此熟识,就这一起欢乐、一起悲伤。我们会打闹嬉戏,亦会生气吵架。于是,我们就在爱与恨的交织中相互依靠,彼此成长着。

七月与安生双面人生(七月与安生镜中的我们)(2)

其实,初听这个电影名字的时候,我很疑惑,七月与安生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乍听之下,更像是一个童话故事的名字。可是当我从影院走出来的时候,我才明白,这不是一个童话故事,而是一个黑暗的现实故事。

七月与安生双面人生(七月与安生镜中的我们)(3)

童话中无论是高潮、人物关系,亦或是结尾等等都是美好的。而这部电影却并不如此。爱情的美好与人性的黑暗相互扭曲交融、人性的欲望与善良在彼此斗争。那血淋淋的现实迎头痛击在我们的脸上与心中,犹如一记重锤,砸出了内心最真实的感觉。

七月与安生双面人生(七月与安生镜中的我们)(4)

而随着《致青春》系列的一经播出,便掀起了一场关于“青春与爱情”的所谓文艺的片子。可是这些片子只是有了一个这样的名字类型,却并没有这类片子的标准与质量。青春电影以内容的矫情、狗血、无病呻吟、脱离现实而饱受诟病,这些青春亦实在并非大多数人的青春,在难以引起观众共鸣的情况下,于是便被打上了“烂片”的标签。

七月与安生双面人生(七月与安生镜中的我们)(5)

而因其数量之多,便把整个青春片体系“一棒子打死”。但是,当电影一幕幕划过我的眼前,便让我感受了一种心灵上的碰触。影片没有了传统青春电影的矫揉做作和太过狗血的情节,无论是故事的节奏以及反转、埋下的伏笔与情节。都是在原有的青春偏重跳脱出了一个新的方向——真实的现实。而也因此,将很多人的青春回忆再度勾起,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七月与安生双面人生(七月与安生镜中的我们)(6)

而其跳脱出所谓的“青春”框架之后,便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感觉,完全蜕变成了另一类型的故事——它讲的不再是两个女孩与一个渣男之间的狗血爱情故事,而是在面对命运压迫时,两个女孩的之间的憎恨,和“可我只有你”的依偎。

七月与安生双面人生(七月与安生镜中的我们)(7)

对于两个女孩来说,彼此都是不幸福的。他们的人生都是被注定好的样子,没有自己的选择与方向,没有自己的目标与希望。而七月与安生,都是被束缚在“囚笼”中的“金丝雀”,没有自由,于是无尽的无奈与失落。对于七月来说,他是一个矛盾的,既想要逃脱被束缚的自由,又担心失去现有的安逸。

七月与安生双面人生(七月与安生镜中的我们)(8)

于是,她学着如何去变乖,“如何装乖,讨大人欢心”。“失常”对她而言真是太可怕了,所以,在案情面前,她也是这么犹豫不决的将对方送了出去。但是它之所以选择安生作为朋友,就是因为她像极了自己的另一面。自由洒脱、敢爱敢恨,不矛盾纠结。可是,她内心却也并不是乖乖女,于是才会有和家明的那句:”你走吧,只有你有了我才有理由离开。”

七月与安生双面人生(七月与安生镜中的我们)(9)

而对于安生来说,七月是她的梦,是她期望的样子。她才是真正的爱着七月的人。这种爱超越了家明,超越了亲人,超越了她自己。她将七月当成了自己的憧憬,当成了自己下一辈子要活成的样子来爱。所以她在知道家明爱自己之后,选择了离开。而当七月死后,她用着七月的笔名,让她在文字的世界里继续活着,将自己的人生让给了她,帮她延续自由的梦想。

七月与安生双面人生(七月与安生镜中的我们)(10)

在我看来,结局本可以更加美好。,家明的出现,引起了两人矛盾,也激化了两人矛盾,可如果他的消失,能缓解润滑两人的矛盾,那必然是个不错的结局。可是这场青春里,注定不会有“happy ending”,这注定是个悲剧。

七月与安生双面人生(七月与安生镜中的我们)(11)

就像是七月安生的命运一样。七月死了,死在她奔向所向往的自由之前;而安生活着,却是在一个没有七月的世界,过着一段对她而言没有意义的人生。她们最痛苦的不是失去彼此,而是在达到彼此梦想之前结束。这是一种经历,亦是一种伤痛。

七月与安生双面人生(七月与安生镜中的我们)(12)

他们两人的故事就像是一个人的灵魂两面;亦像是镜中的彼此,相互憎恶却彼此依偎;相互对抗却在尝试与彼此和解。两个人一个没得选,一个没有勇气去选,一个拼命维护着自己的生活,却又向往着另一个的自由和流浪;

七月与安生双面人生(七月与安生镜中的我们)(13)

一个察觉到对方的恐惧,害怕失去而拼命降低自己的存在感。这就是我们现实中“求不得却放不下的”故事。那么现实、却也那么真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