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作为“和亲公主”之一,其富有戏剧色彩的“和亲之路”,广被大家所熟知。因此,她的形象,出现在画本中,出现在小说里,出现在影视剧中。此外,更有文坛大家,为其“信手诗来”,挥洒千言,就是为了塑造一个离别故里和亲匈奴、姿容秀美的汉朝女子形象,赞美民族融和。

昭君出塞的原因和历史意义(昭君出塞虽为汉朝带来了和平)(1)

然而,历史学家们,却是本着还原历史真相的原则,极力挖掘故事背后的真实。

可以说,王昭君这次和亲的历史功绩不可抹杀。汉高祖刘邦在建立政权初期,与匈奴骑兵直面交锋,只是双方实力悬殊较大,才开启了和亲路线。这对于汉王朝而言,是相当关键的一步。因为,其可以集中精力发展国内经济,保障边境的安定和平,让老百姓可以安居乐业。

因此,昭君和亲让汉朝和匈奴的关系缓和了很多。70余年的时间内,北方边境一派祥和,牛马成群,老百姓人丁兴旺。后来,在包头汉墓出土的瓦当残片中,上面有“单于和亲”和“千秋万岁”等字样。可见,当时汉族和当地少数民族的和睦关系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

在秦汉之前,北方少数民族是独立于中原朝廷的。当时,“自三代之盛,胡、越不与受正朔”,而昭君和亲却改写了历史。呼韩邪单于归汉,汉王室开始将北方的疆域纳入自己的管辖范围之内,更为后来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昭君出塞的原因和历史意义(昭君出塞虽为汉朝带来了和平)(2)

当时,呼韩邪为了让昭君所生的儿子可以成为下一代单于,将“兄弟继承制”改为“父子继承制”,还在其继承人称号前加了“若鞮”二字。要知道,在匈奴“若鞮”就是“孝”的意思。因为,呼韩邪单于“见汉帝谥常为孝”心中很是羡慕,于是,从他儿子开始“皆称若鞮”。

此外,在生活的其它方面,匈奴也刻意模仿汉朝,从而加速了民族融合的速度。不过,和亲公主真正起的作用,既不在于她的美貌也不在于她的才华,而是要看她背后那个朝廷的“实力”。汉王室实力强,和亲的公主无论是谁,都会被尊敬,反之,她们的待遇会很差。

因为,在昭君和亲时,正是汉室强匈奴弱,所以,她的成功便有了先决条件。只是她的婚姻,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般“美满”。她的夫君呼韩邪单于本是法定继承人, 可是,右贤王屠耆堂篡权,称握衍朐鞮单于,使得他只得逃亡妻父乌禅幕那里避难。

昭君出塞的原因和历史意义(昭君出塞虽为汉朝带来了和平)(3)

之后,握衍朐鞮暴政引发国内抗议,使得乌禅幕顺势拥立呼韩邪为单于,并对握衍朐鞮宣战,之后,握衍朐鞮兵败自杀。

但是,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接着先来了个“五单于争立”,后又是“三单于并立”,国内一片混战。最终,几经动荡之后,只剩下呼韩邪及其兄长郅支单于二人。于是,呼韩邪不敌对方,在无路可走时,投奔了汉王室。再后来,汉王室灭掉了郅支单于,他既高兴又害怕就打算和汉王室结亲。

此时的呼韩邪,要钱没钱,要人没人,便顺着汉王室的心意做事。只有这样,他才会获得太平,若反之,结局就不好说了。因为,他的好坏,全都仰仗着汉朝帝王这棵大树。所以,这种背景下的和亲,谁敢不放在心上?可见,昭君被封为“宁胡阏氏”,应是正常之举。

此外,故事中的情节,说其挺身而出,身负“社稷安危”重任,并不是很准确。因为,这只是一场政治联姻,且对昭君自身而言,就是一场悲剧。对于拍板的是汉元帝来说,王昭君只是他“羁縻”匈奴的一个工具罢了。

昭君出塞的原因和历史意义(昭君出塞虽为汉朝带来了和平)(4)

其实,汉朝和亲的九位女子,其中,并没有真正的“公主”。

试想,谁愿意远离故土,远嫁异乡呢?可是,王昭君为何自荐自己,那也是迫不得已下的一种“自救”,其“数岁不得见御”,与其老死在深宫,还不如反抗一次。

《西京杂记》说其不愿意贿赂画师,于是,无缘见到帝王。这是真相吗?谁也说不清楚。不过,杜甫和王安石他们,都是极为相信的,在他们的一些诗作中,都流露出了这些意思。

当时,一个在水乡长大的女子,来到气候严寒的漠北,生活起居都不如中原,更别提语言和文化上的沟通了。再说,她的夫君年岁比她大一倍还不止,二人之间感情的培养,都需要一段时间。

只是,婚后三年,她刚产下一子,她的夫君就病故了。按照当地的风俗,她要嫁给继任者。她非常抗拒,希望汉朝皇帝能让她回家。但是,“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注定了其婚姻。

可见,王昭君从头至尾,都是为当权者服务的女人。

昭君出塞的原因和历史意义(昭君出塞虽为汉朝带来了和平)(5)

后来,她再嫁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两人共同生活十一年,生二女。后来,她的儿子无故被杀,使其大受打击,此后,她整日心情抑郁,日子过得很不幸福。可见,这样的状况和画本中那个神采飞扬的昭君形象截然不同。但历史上的真相,有时就是这般让人“神伤”。

其实,不只是王昭君,其她和亲公主的命运也是如此。虽然,她们换得了国家的和平,但失去的却是一辈子的幸福,承受着远离家乡的痛苦。试想一下,这样的日子谁会真正接受呢?所以,只有国家足够强大,才能保证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参考资料:

【《后汉书·南匈奴传》、《汉书·卷九·元帝纪》、《资治通鉴·汉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