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请您在阅读本文之前,点击文章上方的“关注”,以后您就可以免费收到三农大喇叭每天推送的最新农资价格行情、三农政策、农业技术等内容了。谢谢您的关注与转发!投稿或商务合作请直接发私信。据《新京报》报道,今年麦收时节,河南省宝丰县的村民赵铁成将自家的小麦提前“收获”,不过,他种的小麦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看”的。报道称,他将提前收割的小麦进行浸泡、上色、晾晒等加工之后,小麦被制成“干花”,作为装饰品销售。这样,他的2亩地小麦能卖到1万元。

种一亩小麦的成本收入 河南农民把小麦制成(1)

图片来源网络,图文无关。

报道发出后,不久便成为网络关注的热点话题,并引发网友热烈讨论。有网友表示,这种做法不值得宣扬,因为小麦作为粮食,主要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看的,这样做就是糟蹋粮食。也有网友对此表示理解,认为农民自己种植的小麦,有权决定怎么用,无论是当成粮食卖还是制成“干花”卖,别人都无权干涉,也不应批评指责。还有网友认为,现在小麦、玉米等粮食价格不高,农民种粮收益较低,如果这么做能成倍提高农民的收入,应该是件好事情。

种一亩小麦的成本收入 河南农民把小麦制成(2)

网友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件事,自然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件事为什么会引发广泛关注?主要还是小麦作为重要的粮食,它的地位太高了。众所周知,小麦、水稻是主粮,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品种,同时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质。国家对小麦生产高度重视,国人端牢手中的饭碗,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就必须抓好小麦生产。“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饥饿年代过来的人,更能理解农民的辛苦,更能体味粮食的来之不易,因此也更加珍惜粮食。正是因为视粮食如生命,才对浪费粮食的行为无法容忍。当有人将小麦不是用来吃而另作它用,自然也觉得这种行为就是糟蹋粮食,应该严格禁止。

种一亩小麦的成本收入 河南农民把小麦制成(3)

不过,在三农大喇叭看来,如果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不能这么做,那么农民的这种行为并不违法,这么做谁也无权干涉。此外,小麦是粮食,也是一种商品。农民种出来的粮食,有权决定怎么卖。卖苗、卖种子、卖茎秆……怎么卖能多赚钱就怎么卖!这些年,街头常见把小鸡、小鸭、小狗、小鱼等小动物当宠物卖的,也有卖鸡肉、鸭肉、狗肉的,也没见大家有什么特别的看法,换成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不也是一样吗?再者,将小麦制成“干花”卖,毕竟是极少数现象。对于每年几百亿斤的小麦产量而言,根本不会有什么影响,也不会危及国家的粮食安全,不必过于担忧。

种一亩小麦的成本收入 河南农民把小麦制成(4)

最后,小麦制成“干花”,看起来很漂亮,不仅可以装点人们的生活,为爱美的人们提供精神食粮,还能让更多城市的孩子认识小麦,具有科普价值。更重要的是,它能让农民脱贫致富,这不就是祖祖辈辈农民的最大梦想吗?所以,别对小麦制成“干花”卖大惊小怪!农民种地想法多挣钱,何错之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