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小孩子最怕什么吗?

答案可能不是“怕黑”“怕妖怪”,而是怕——

被冤枉

尤其是怕被父母冤枉,那种被亲人不信任的感觉最难受也最痛。

小孩子被冤枉,可不是一件小事。

父母处理不当,真的会影响孩子一生。

孩子成长就是远离父母的过程(孩子最喜欢父母的10种行为)(1)

Part.1

不被信任的孩子,心里有多苦

被父母冤枉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网友们的回答,让人看了心疼。

有人说,最大的感受是无能为力,很难过,从此对父母关上了心门。

孩子成长就是远离父母的过程(孩子最喜欢父母的10种行为)(2)

有人说,自己的心越来越硬,变得“冷血”。

孩子成长就是远离父母的过程(孩子最喜欢父母的10种行为)(3)

甚至有人怀疑自己是不是捡来的。

孩子成长就是远离父母的过程(孩子最喜欢父母的10种行为)(4)

父母的不信任,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哪怕只是一件小事,也会深深刺痛孩子的心。

那种委屈和无奈,会让孩子耿耿于怀,甚至一辈子都无法释怀。

孩子成长就是远离父母的过程(孩子最喜欢父母的10种行为)(5)

孩子成长就是远离父母的过程(孩子最喜欢父母的10种行为)(6)

孩子成长就是远离父母的过程(孩子最喜欢父母的10种行为)(7)

比起他人的污蔑和中伤,父母的误解和不信任伤孩子最深。

石家庄一名12岁女孩在骑车路上,看到一位阿姨从电动车上摔下,赶紧上前搀扶,随后就回了家。

孩子成长就是远离父母的过程(孩子最喜欢父母的10种行为)(8)

没想到,阿姨却和家属找上门来,一口咬定是女孩挂倒了她,要求女孩支付医药费。

女孩吓坏了,反复解释不是自己撞的。

可是没人相信,连自己的妈妈都认定她是撒谎不敢认,还因此打了她。

女孩变得闷闷不乐,好几天都没有吃好睡好。

妈妈这才将信将疑地报警求助。

孩子成长就是远离父母的过程(孩子最喜欢父母的10种行为)(9)

最终交警在查看监控后证实:

那位阿姨是自己不小心摔倒,女孩是好心帮忙搀扶。

一切终于真相大白。

孩子成长就是远离父母的过程(孩子最喜欢父母的10种行为)(10)

可女孩明明做了好事,非但没得到表扬,还要被冤枉。

她内心受到的创伤,不知何时才能修复。

那些长期不被父母信任的孩子,也会逐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和依赖。

他们很难感受到父母的爱,会变得自卑、怯懦、冷漠,对父母封闭自我。

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说:

“不和父母说实话的原因,很大部分来自于父母不信任。”

Part.2

千万不要低估了被冤枉的伤害力

父母的偏见和不信任,就像一根刺,会深深地扎在孩子的心上。

千万不要低估了这份创伤的威力!

温州一名14岁女孩,因为被父母冤枉偷钱,留下遗书后选择了自杀。

遗书上的内容,让人心疼:

我根本没有偷钱,不知道为什么父母要冤枉我。

孩子成长就是远离父母的过程(孩子最喜欢父母的10种行为)(11)

徐州也曾发生类似案例,一对夫妻在14岁女儿手机里发现一条类似“暧昧”的短信。

他们瞬间气上心头,认为女儿早恋,丢尽自己的颜面。

于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对女儿大发雷霆,劈头盖脸一顿骂。

孩子成长就是远离父母的过程(孩子最喜欢父母的10种行为)(12)

女孩受了冤屈,百口莫辩,为证清白,选择了割腕自杀。

所幸,被及时发现送医抢救,挽回了生命。

为什么孩子如此看重父母的态度呢?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曾说:

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赞美。

对于孩子来说,来自父母的信任和肯定,尤为重要。

这是他们建立自信,强大自我的重要基础。

孩子成长就是远离父母的过程(孩子最喜欢父母的10种行为)(13)

英国哲学家培根有一句名言:

“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

很多孩子的变坏,都是从第一次被冤枉开始的。

孩子再小,也看重自己的清白。

当一个孩子总是被父母冤枉,无论怎么解释也都无济于事,他的内心会逐渐变得封闭、偏执、麻木

甚至还会破罐子破摔,对父母乃至这个世界,产生抵触和厌烦。

Part.3

最好的期待是“我相信你”武志红老师说过一句话:对孩子最好的期待,是“我相信你”。

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无条件地信任。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做过一项调查——“中小学生最喜欢父母的10种方法。”

结果显示:

“信任我”,以63.5%的高得票率排名第一。

孩子成长就是远离父母的过程(孩子最喜欢父母的10种行为)(14)

马伊利曾讲过她读书时的一件事:

高一时,爸爸看到他的成绩单上每科成绩都很好,唯有思想品德一栏被写上了“差”。

爸爸很惊讶,就去问老师。

老师的回答是:“你女儿跟多个男生有早恋。”

爸爸就让老师在纸上写下这些男生的名字,老师就写了一个。

爸爸继续问:“还有呢?你不是说有多个吗?”

老师很生气,爸爸平静地说道:

“老师,我不和你说了,我的女儿我最了解她,我还是找校长去说吧。”

父亲的笃信和维护,让马伊利当时就感动得哭了。

孩子成长就是远离父母的过程(孩子最喜欢父母的10种行为)(15)

以后的日子里,她不断地提醒自己:

“要更自觉,可以让父母更信任我。”

正是父亲无条件的信任,让马伊利的童年充满安全感,也让她今后的人生充满底气。

信任,具有超乎我们想象的神奇力量。

那些从小到大被父母无条件信任的孩子,往往有着强大的自信和安全感,也更有勇气和力量。

当遇到问题或麻烦,他不会把自己逼入绝境,会向父母敞开心扉,寻求帮助。

Part.4

“就算全世界不信你,我也会信你。”

真正的信任,当然不只是说说而已。

重庆一位车主发现自己的车上多了八处划痕,民警调取监控发现,小男孩欣欣曾徘徊在车附近,还多次用手触碰了车。

孩子成长就是远离父母的过程(孩子最喜欢父母的10种行为)(16)

欣欣说自己只是在逗弄苍蝇,并没有划车。

可车主不信,和欣欣的父亲发生争执。

接下来,欣欣父亲的做法堪称教科书:

第一步,安抚孩子的情绪,坚定地站在孩子这边

欣欣父亲耐心地跟孩子了解情况,并选择相信孩子。

孩子成长就是远离父母的过程(孩子最喜欢父母的10种行为)(17)

但看到越来越多人围观,并对孩子指指点点,他担心伤及孩子自尊。

于是决定先解决眼前纠纷,再了解真相。

他赔偿了车主3500元,并让家人把孩子带离现场。

第二步,耐心求证,帮孩子查明真相

欣欣父亲告诉孩子:

“爸爸相信你,没做就是没做,爸爸会去调查真相证明你的清白。”

孩子成长就是远离父母的过程(孩子最喜欢父母的10种行为)(18)

欣欣爸爸在民警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一个视频,发现这辆车在更早之前就已经被划伤了。

孩子成长就是远离父母的过程(孩子最喜欢父母的10种行为)(19)

第三步,为孩子讨回公道

在为孩子解除嫌疑后,信心父亲要求车主给孩子正式道歉,还给孩子一个清白,孩子也终于释怀。

孩子成长就是远离父母的过程(孩子最喜欢父母的10种行为)(20)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做好孩子最坚强的后盾。

不管遇到什么事情,要牢记以下三个原则:

原则一:了解真相之前,不轻易给孩子下定论

不要上来就训斥孩子:

“你没做过,别人为什么会说你?”

“你平常就这样,这次肯定还是你!”

“做了就承认,不要逃避撒谎!”

父母不问清来龙去脉,就急赤白脸地训斥孩子,会给孩子造成难以弥补的心理伤害。

孩子成长就是远离父母的过程(孩子最喜欢父母的10种行为)(21)

原则二:给孩子话语权,和孩子平等对话

耐心倾听,给孩子充分的话语权:

“不要害怕,告诉妈妈,发生了什么?”

“如果是你做的,就大胆承认,妈妈和你一起承担;如果不是,就勇敢地说出真相。”

原则三:为孩子讨回公道

不管是自己还是别人,如果冤枉了孩子,就要正式道歉。

心理学家乔伊斯.布拉泽斯曾说:

爱的最好证明就是信任,彼此信任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孩子成长就是远离父母的过程(孩子最喜欢父母的10种行为)(22)

这份信任与爱,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