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家乡的风俗习惯是每年腊月二十三要祭灶君。据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和灶王爷奶奶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王爷时,人们的风俗习惯是在灶王像前摆上用黏米制作年糕做贡品,寓意把灶王爷的嘴巴粘住, 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大概是为了祭灶君,家家户户都要烙火烧馍,并形成了习惯,火烧馍烙好后,要先献在灶台边的灶神像前,让灶神享用,然后家人才开始狼吞虎咽吃起来。

我们那儿农村家家供着的灶君大都是在灶火(厨房)的锅台里边的墙上张贴一张灶神爷和灶神奶奶的画像,画像两边贴着: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每年二十三后要揭掉烟熏火燎的黑黢黢的老灶爷像,换一张新的贴上去。标志着灶神上天述职完了,新的一年又以新的面貌回到工作岗位。

后来,村里开始传颂着一个小曲儿:

怪哉怪哉真怪哉,

大睁两眼拜泥胎,

泥胎本是人手造,

抓土和泥做出来,

整个男像叫爷爷,

整个女像叫奶奶,

整个立像不会坐,

整个坐像起不来,

看着有眼看不见,

看着有嘴说不得(dai)

捅捅鼻子闻不见,

摸摸耳朵实疙瘩,

看着有手不会拿,

看着有脚不会抬,

你看怪哉不怪哉。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小曲儿的作用,祭灶君的事大概持续到九十年代,大部分人家都盖了新房,扒掉了老旧灶火(厨房),可能是嫌张贴的画像与洁白无瑕的墙体(或瓷砖)不协调吧,大都不再张贴灶君像了,反正随着时间的推移,祭灶君的事慢慢被人们淡忘了,不管祭灶结果如何,但人们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晚上都要烙火烧,祭灶的意识逐渐模糊了,饱餐一顿倒还是真的。

记得小时候过腊月二十三,是非常期盼的。每年腊月二十三那天,家里有小孩子的就安排放寒假在家的小孩子去坡上拾烙火烧需要的柴火。烙火烧要文火慢慢烙,烙出的火烧馍火色匀称,不能大火猛攻,否则,烙的火烧皮焦里生。所以需要用瓤柴火,最佳柴火是蒿杆,橡树叶子。小孩子们为了能吃上火烧馍,都听从大人的安排,会在二十三前晌约三五好友结伴而行,半天时间割一捆蒿杆也不在话下……

日头还没落山,家家户户的灶火都会冒出烙火烧的黑烟儿,先烙的必定是圆烧饼似的圆火烧,小,圆,不添加食盐,是甜的;然后再烙卷了葱花,加入食盐的咸烙馍,整个锅底就烙一个,没有食油往锅里放着烙馍,烙馍的会用菜刀割下一块刚买回来还没烧煮的生猪肉片儿,往热锅里抹一遍,随着滋滋啦啦的响声,冒着一股股泛着香气的青烟,一张手帕似的烙馍饼子贴了上去,盖上锅盖捂着,灶下的蒿杆火苗热情洋溢的舔着锅底,一会功夫,解开锅盖,把烙馍翻了个身,再次盖上盖儿捂上,如此两个轮回下来,一个火色均匀香喷喷的油烙馍出锅了,一刀切成两半,再切成四页儿,烙熟的火烧馍先摆放在灶台里边的灶君像前供着,然后再燃放几个炮仗,意思是打发灶王爷上天启程了!最后再分发到等在灶台前馋涎欲滴的娃子们手里,领到火烧馍的小孩们会吃着手中的烙馍,不约而同集中在一起,亮宝似的炫耀一下自家的烙馍,……

后来生活条件好了,烙火烧逐渐卷入大肉,做成了肉烙馍。

家乡还有一个风俗习惯:就是出门(出闺)的闺女二十三这个节日必须得到婆婆家过,不能在娘家了。据说是灶王爷要在这天按各家的人口给各家分配口粮,出门在外的女儿在娘家的话,口粮就会分配到娘家,而她新的一年生活在婆婆家会没啥吃。

有闺女出门(出闺)到婆婆家的,娘家妈都会给女儿留下几个火烧馍,等女儿回家的时候带回婆家。里边也含有礼尚往来的意思吧!

如今,油烙馍走上了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餐桌上,不再是节日才能吃的食品。可是人们仍沿照旧习惯,每年二十三这天烙火烧。

一过二十三标志着正式进入过年模式,家家户户就开始忙乎开了,着手准备过年,比如清扫房屋,加工熟食……

摆摊烙火烧(二十三烙火烧)(1)

摆摊烙火烧(二十三烙火烧)(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