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智谷子 智谷趋势 2022-09-04 14:22 发表于广东

最近微信改版打乱发布时间

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文章更新

将“智谷趋势”设为星标

保持联系,一起前行

◎智谷趋势(ID:zgtrend) | 震谷子◎编辑 | 黄汉城

不寻常的事情发生了!

数据显示,中国的化工品、电子产品、机械、车辆今年以来的出口增速均大幅“跑赢”欧陆工业第一强国——德国,且今年7月份的贸易顺差创下历史新高。

正如高层的叮嘱:“势要起而不可落。当前正处于经济回稳最吃劲的节点,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经济回稳看大省,大省发力看广东。

经济雄踞全国第一长达33年的广东省,如何勇挑大梁,立于新浪潮之巅,将是未来很长时间里中国经济的最大变量之一。

广东队9大主力出战 从地主到(1)

如今,中国房地产正挥手告别“黄金时代”。本质上还是因为中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变。

2010年,中国20-34岁的年轻人规模为3.25亿,十年后的2020年,是2.9亿。

过去十年间,中国一二三线城市的房价都翻了好几倍,除了货币因素,是因为有数亿年轻人在城市里结婚生子买房,作为主力消化了不断冒出来的房子。

今时今日,人口结构的重大转变注定房地产会被放到历史的角落里。随之动摇的,还有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那么,房地产支柱式微后,接下来怎么办呢?

地方政府,已经在开始大力抓实体经济了,把制造业放到首要位置。中国经济发展的逻辑,会从房地产拉动变成产业拉动。由“链主”取代“地主”。

一个标志性的趋势是,今年以来,地方政府正在加速“投行化”,不仅不断“下沉”直达区县,还越来越细分,瞄准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领域。

一方面,地方成立各种国投国控公司,作为核心平台参与产业投资或进行混改;

另一方面,地方设立各种投资基金,提前布局,伴随产业的成长收获时间的玫瑰。像今年上半年,至少有70多只地方母基金成立,其中超过百亿规模的超过40只,总规模超过6000亿元。

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正在有力、有效地将资源引入到制造业当中,推动其不断升级。

在这场新的浪潮之中,广东的表现相当出彩。

今年上半年,广东房地产开发投资0.75万亿元,同比下降8.1%。与此同时,广东先进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0281.87亿元,同比增长4.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已达到了惊人的53.8%。

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业增长8.6%,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增长16.6%。医药制造业增长16.4%,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27.3%,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11.1%。这些都比同期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的增长要高得多。

广东队9大主力出战 从地主到(2)

这张成绩单的背后,正是过去几年里,广东国有资本的重大变化,不断滋养着先进制造的发展:

珠海国资买买买,只用了短短两三年功夫就把一整条光伏新能源产业链集聚在了珠江西岸;

深圳国资买买买,最懂“抄底”,每一次都能成功扮演“白衣骑士”,扶大厦之将倾;

广州国资买买买,野心最大,同时布局芯片和汽车,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和“智车之城”

……

广东能连续33年稳居经济第一大省,就是因为深度的市场化改革和不断开放。如今,加上地方政府主动运营国有资本,撬动更多资源,深度推动实体发展,相当于形成了“市场 政府”的双轮驱动,使得广东成为大国博弈中的“全能战士”。

这样的广东,将再次在复杂的形势下,挑起大梁,力挽狂澜。

广东队9大主力出战 从地主到(3)

一整条光伏新能源产业链落地珠海,具有里程碑意义。

2020年,珠海市提出要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打印设备为重点培育五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

当时,珠海国资委旗下的华发集团,悄悄地做了一个重大决定:要干就干一票大的,把一整条光伏产业链给搬过来!

当年12月,珠海华发实体平台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名称悄然变更广东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喆变成徐志群。

徐志群是光伏圈内大佬,在单晶硅片行业拥有30多年经验,且业务能力极强,在上一份工作仅一项技术就使得浆料回收成本从5000万元降低到1000万元。

徐志群跳槽还不到一个月,高景太阳能就跟珠海国资委签约了170亿元的光伏新能源投资落地协议,将公司总部、50GW光伏大硅片产业链和销售中心统统都搬到了珠海。

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就“光速”落户,徐志群后来回忆说,当时也有人劝他落户到离客户更近的长三角,但最后珠海华发的“保姆式”配套服务打动了他。

当年不仅珠海,各地都在抢着落地新的产业集群,华发必须马上行动,一秒钟都不能再等了。

于是,团队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搞定了从落地前的政策和营商环境宣传、工商注册到完成签约流程以及落地后的优惠政策落实、公司架构搭建、税收筹划、IPO规划、银行组团融资甚至厂房建设等方方面面的服务和帮助。

“华发速度”令人震惊,这是别的城市不具备的独特优势,也是地方国资少有的服务态度。

2021年1月,又是只花了一个月的时间,50GW大尺寸单晶硅片生产基地就正式动工建设;当年6月18日,成功试生产出第一张大尺寸硅片。

140天!珠海产的硅片从无到有,不仅是行业内的奇迹,也标志着珠海光伏新能源产业链的雏形已经出现。

硅片是光伏产业链的上游,有了高景太阳能的落地,华发后续把中下游的公司引进来,也就顺理成章了。

早在2017年华发就投资了爱旭股份。这是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也是第一个发明及大规模量产管式PERC和大尺寸电池的企业。

2021年4月,珠海市政府与爱旭股份正式签订项目投资框架协议,宣告总投资180亿元的26GW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落户珠海斗门,预计年产值300亿元。

今年2月,该项目正式动工开建。这是全球首家与德国工研院合作设计的太阳能电池工厂,采用工业4.0智能生产技术,将打造数字化、自动化太阳能电池智能工厂。

随着标杆企业爱旭股份宣布落户珠海,这条具备国际影响力的光伏新能源产业链终于扣上了关键一环。

高景和爱旭这两个项目三期全部建成后,年产值在600亿元左右。

在珠海的积极“攒局”之下,短短两三年功夫,一条光伏新能源的全产业链就这样凭空冒了出来,集聚在珠江西岸。

这不仅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历史性意义,对于地方政府介入经济的方式来说也是开创性的。

但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吗?并不是。

就在今年6月26日,珠海市金湾区政府与苏州普伊特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总投资12亿元,首期项目优先研发制造N型先进太阳能晶硅电池片湿化学设备,投产后预计年产值30亿元。

普伊特所掌握的去银化技术,可大大降低目前晶硅电池生产成本,突破光伏电力大规模应用的材料瓶颈。普伊特总经理张淋表示,目前普伊特的设备专供珠海爱旭太阳能项目使用。

珠海通过整整五年的时间,从引链建链,到补链强链,硬生生把一个原本跟珠海几乎毫无关系的产业“造”了出来,并提高了自身的发展质量。

这是一股敢于创造新事物、新业态的劲头,为珠海叩开了新赛道的大门。

广东队9大主力出战 从地主到(4)

一则看似普通的消息,背后却是精妙的谋篇布局。

今年8月30日,胡润百富2022年中全球独角兽榜在广州发布。广州是全国这半年独角兽企业数量增长最快的城市,新增了9家独角兽企业。广州还是全球新增独角兽数量最多的三个城市之一。

在广州这9张新面孔中,有一家崭露锋芒的集成电路公司,粤芯半导体。

只有5岁的粤芯,其快速崛起的历程成为了广东“强芯”的缩影。

众所周知,集成电路是个极其烧钱的行当,而且投资周期长,风险高,单凭民间资本自身的力量有限,于是,政府“有形之手”便有力、有效地参与到芯片制造中来。

早在2020年9月,《广东省培育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对外发布,制造被放在重点任务的首要位置。在“制造能力提升工程”中,明确提到将“重点推动12英寸晶圆线及8英寸硅基氮化镓晶圆线等项目建设”。

粤芯半导体,专攻的就是12英寸晶圆线,一期项目已经于2020年12月实现满产运营,产品良率达到97%以上。

根据粤芯半导体的规划,项目计划分为三期进行,总投资约370亿元。三期建设全部完成投产后,将实现月产近8万片12英寸晶圆的高端模拟芯片制造产能规模,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的功率分立器件、电源管理芯片、混合信号芯片、图像传感器、射频芯片、微控制单元等芯片需求。

政策的扶持只是开始,广东国资的入场更是给上了实打实的资金支撑。

2021年7月初,粤芯半导体完成了二期项目融资,投资方由粤财控股管理的广东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国投创业、兰璞创投、华登国际、吉富创投、广汽资本、惠友投资及农银投资等机构联合组成。粤财控股是广东省直属大型金融控股企业。

同年11月2日,总规模达1000亿元的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投资基金也正式成立,继续为广东造芯提供弹药。

另一边,广州开发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重要产投平台,全面发力“双碳智造”赛道,投资及并购了小鹏汽车、泰胜风能、奥动新能源、重塑氢能、广纳芯、和辉光电等明星项目。目前,广开控股产投平台的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00亿元,投资案例数量超过400个,缔造了近5000亿元的产业生态圈。

这也正是广东政府有效介入经济的又一有力佐证。

2022年,这股浪潮还在不断升级。

今年6月30日,粤芯半导体宣布完成45亿元最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广汽集团旗下广汽资本、广东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联合领投,新引入越秀产业基金等战略投资股东。

这笔融资,意义重大。

一方面,粤芯瞄准的,不是台积电造的那些高精尖的数字芯片,而是相对更为普遍适用的模拟芯片,从消费电子到汽车电子,供不应求。广汽集团跟粤芯合作,无疑是极大地稳定了广汽造车所需的芯片来源。

另一方面,在广州倾力打造“制造立市”和“智车之城”的双重思路下,广汽和粤芯又分别是广州的“汽车链主”和“半导体链主”,同时得到有力的资金扶持,以车载芯片为关键载体,促进两大重点产业链之间的深度协同发展。

广州同时把资源集聚在芯片和新能源汽车上,用真抓实干的劲头,刷新了大家对“千年商都”的刻板印象。

广东队9大主力出战 从地主到(5)

三十多年里,无数普通人的财富在深交所激荡,成就了一批又一批志存高远的企业家,也使得金融成为深圳最为人所知的标签之一。

在深圳,有这么一家世界五百强公司,本部只有一百多名员工,近一半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与传统的“巨无霸”公司相比简直就像个异类。

六年前,它的营收只有400多亿,你在世界五百强的名单上根本找不到它的身影;六年后的今天,它的营收已经翻了6倍,总资产接近1万亿元,连续3年登上世界五百强名单……

它,就是深投控,一家此前连本土深圳人都有很多没听说过的企业。

更重要的是,具有澎湃活力的深投控,背后的顶头上司,却是深圳国资委的一群技术型官员。

听起来是不是很神奇?向来以稳健、保守出名的国有资本,竟然能够缔造这样的商业奇迹。

但深圳国资最牛的,还不是把一家公司做大做强,而是能够在每一次风波当中,极其精准地“雪中送炭”,把许多名企从边缘拉了回来。

2020年,华为深陷美国制裁令的风波,无芯可用的困境火烧眉毛。深圳国资果断接盘,联合其他代理商花了近3000亿收购了荣耀,给华为留下了宝贵的现金弹药。

同一年,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豪掷250亿元驰援,解了恒大的围。再往前,还有当年的宝万之争,深铁集团动用了几百亿元的天文数字力挺万科,最终结束了这场腥风血雨般的武林恩怨……

回看这段历程,作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似乎示范了一种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共同壮大的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出现的前提,就是国有资本从“管资产”到“管资本”的转变。

“管资本”,就是设立专门的投资运营公司,来进行资本运作,既盘活了庞大的存量资本,又借由杠杆放大了收益。

中国借鉴的是新加坡的“淡马锡模式”。

淡马锡作为新加坡国有投资公司,其运营从结果上看显然是成功的。淡马锡自1974年成立以来的复合年化股东总回报率为14%,投资组合净值由初始的3.54亿新加坡元增长至4030亿新加坡元。

深投控就曾明确表示要对标“淡马锡模式”。我觉得,深投控与淡马锡最大的共同点是,旗下没有一家亏损企业,没有一家僵尸企业。极其难得与罕见。

可以说,深圳国资不仅再一次用“深圳速度”创造了奇迹,还给国有资本的转型升级开拓了一条成功的道路,提供了“深圳范本”

今年深圳国资的动作,更加意味深长。

就在刚过去的8月份,深深房A、深天地A以及深物业A接连发布减持公告,背后都指向同一个大股东——深控投。换个角度说,就是深投控在频频减持地产股。

另一方面,“深圳国资系”的鲲鹏资本则在不断增持中国宝安的股份。

为什么呢?当我看到中国宝安拥有上市公司贝特瑞时,惊呼又是一盘大棋。

截至今年8月8日,贝特瑞市值约为480亿元,是北交所“市值一哥”!

它还拥有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完整产业链,是全球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龙头企业。

原来如此,一边减持地产,一边增持新能源,开放前沿的聪明钱,又跑在了前头啊!

广东队9大主力出战 从地主到(6)

事实上,广东在中国经济史上的每一次重大节点中,都会跑在最前面。

1994年分税制改革,广东挺身而出,给出了更多财权,为负重前行的中央财政做了贡献。

中央财政富裕了,才有能力回过头滋养地方,给老少边穷地区送去甘霖。分税制改革也倒逼地方想方设法激活经济,深刻改变了后来的中国发展面貌。

2008年金融危机,广东毅然坚持“腾笼换鸟”,推进产业转移,工厂外迁,低端制造业被“请出去”,把高新制造业“请进来”。

广东精妙的谋篇布局,不仅为中国打造了一个具有澎湃动能的珠三角地区,更给后来十年中国的制造业升级探索了道路。

直到如今,广东的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业等产业集群,加速中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的底气。

地产投资行至半途,产业投资热火朝天。广东各地都在有意识地引导资金进入新一代产业中去,壮大经济,贡献更多的税收。

广州的资源集聚能力、深圳的科创与金融实力、珠海和东莞的外向性以及佛山的制造配套服务,在这个过程中统统得到了升级。就连粤港澳大湾区这个已然王者般的存在,也在努力升级自己的“黄金内湾”和“北部都会区”。

广东队9大主力出战 从地主到(7)

在每一次产业转型的大节点上,广东都敢于“清空”自己,甚至解剖自己,手术自己,抓到新的出口勇往直前,迸发出再上一个台阶的改革动力,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挑战。

这就是中国几十年来不断穿越波澜的缩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