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十分有幸能和诸位一起学习国学经典!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一个人,越是有福报,越懂得这三件事,将来事业有成,福气自然来!

一个人的福报是什么决定的(一个人越是有福报)(1)

古德云:“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这句话非常耐人寻味,幸福与快乐源自于内心的知足与简约,正如身处在陋室的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可见,内心的富足并不见得须有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反观那些追逐财色名利的人,往往是殚精竭虑,其实生活的并不快乐。

佛家说:“人生有四苦,贪嗔痴、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其中贪嗔痴是三毒,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习气,尤其是很多人的苦难生活,往往都是从贪欲开始的,而若想要克服,就要懂得多行布施,凡事要做到贪心不可太重,因为心中的贪欲多几分,现实中的幸福就要少几分,人生只有知足方能常乐。

在古时先贤留下的经典中,就有告诉我们:人只有懂得知足,才能有福泽深厚、成就非凡的可能。其中就有这三句箴言,我们若能做到,可以让福报连绵不断,将来事业有成,福气自然来。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一个人的福报是什么决定的(一个人越是有福报)(2)

01、一场闲富贵,狠狠争来,虽得还是失;百岁好光阴,忙忙过了,纵寿亦夭。——语出《菜根谭》

译文:一场对于人生而言并不重要的富贵,费尽心思争夺来,虽然得到了富贵却失去了人最珍贵的品质;人生百年的好时光,在匆匆忙忙中度过,即使是长寿其实也是短命。

《道德经》中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人们拥有富贵是好事,但要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若是费尽心力只为得到荣华富贵,或是通过非正当的途径得来,就变成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得到的财富越多,其实失去的幸福美好更多,实际上是得不偿失。佛家说:“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我们只须努力做好分内的事,随缘看待财富的得失,人生自能有后福无穷。

所谓“人生苦短”,我们的生命都是短暂且唯一的,百年光景看似很漫长,但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也不过须臾片刻。所以,我们要学会放慢脚步,生活应当从容淡定,凡事要分得轻重,不可操之过急。在如今鸡汤、励志学横行的时代,很多人都把自己逼得喘息不得,若是不懂得给自己留些时间,生活尽是苦涩,未必见得就能成功。

一个人的福报是什么决定的(一个人越是有福报)(3)

02、豪杰向简淡中求,神仙从忠孝上起。——语出《小窗幽记》

译文:才智出众的人,要从简朴平淡中去求,要想活得自在,先从忠孝二字上做起。

古今中外,凡是能有一番作为,很受人尊崇的先贤圣人,不难发现的是,他们的生活状态都是很简朴平淡。曾国藩说:“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若是研读过《曾国藩家书》的朋友,或许就能发现,在曾国藩身居高官的时候,仍然经常有“缺钱”的困境,并且还欠了一屁股债,因为曾国藩推崇为官清廉,并且教育子孙要“勤俭节约、多行布施”,曾国藩家族能从清朝延续至今、兴盛不衰,与勤俭朴素的家风是分不开的。

古人云:“诸事不顺皆因不孝,财富不顺皆因犯邪淫。”忠信孝悌一直是中华推崇的传统美德,我们若想活得自在、人生顺达,必须要谨记遵守。《孝经》中说:“不孝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孝养父母是世间最大的功德,若是一个人不孝父母,却格外的尊重爱护别人,实为最可怜人,人生更难有什么福报可享。

一个人的福报是什么决定的(一个人越是有福报)(4)

03、眼里无点灰尘,方可读书千卷;胸中没些渣滓,才能处世一番。——语出《小窗幽记》

译文:眼中没有一点成见,才可以广涉众籍。胸中没有龌龊之情,处世才能圆融。

唐朝高僧寒山云:“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意思是说,如果要读我的诗,首先要有一颗干干净净的心。因为如果一个人的思想有污,就算是读圣贤的至理,也是难以读懂的,心中总抱有成见,自然是与这些至理难以契合。我们读书学古,要有虚怀若谷的心态,这样才能循循善诱,受益匪浅。

同样,我们在为人处世中,也须做到心怀坦荡,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见。而若想更好的安身立命,做事的态度不仅要诚恳,还要能圆滑一些,这样才不会让人觉得死板,世事也能变得更顺遂。

一个人的福报是什么决定的(一个人越是有福报)(5)

以上就是古时先贤告诫我们的三句箴言,值得受用一生,我们若能做到这三件事,方能称为有福之人,将来的事业也能有所成就,福泽深厚。愿与君共勉!

不知道您对古时先贤所阐述的三句箴言有何见教?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感悟!若您想继续学习更多国学经典的话,可以“关注”我!愿诸君六时吉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