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中的主要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日德兰海战,其中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持续时间最长、伤亡人数巨大的战役,作战双方德法两国投入100多个师的兵力,军队死亡超过25万人,50多万人受伤,战后人们将凡尔登战役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一、德国发动凡尔登战役的战略意图。1916年初,德国统帅部决定把战略重点西移,德军总参谋长法金汉分析后认为,英法联军据守的凡尔登要塞是英法战线的突出部,它就像一颗伸出的獠牙,对进入法国北部的德军侧翼构成了严重威胁,德军曾多次尝试夺取要塞,但都未能成功,如果德军能一举夺取凡尔登要塞,既能沉重打击法军士气,也能打通德军前出巴黎的通道,如果能占领巴黎,法国的威胁就解除了,剩下的英俄军队就不足为惧了,德国统帅部批准了法金汉的计划。

凡尔登绞肉机有多惨(凡尔登34)(1)

二、作战双方兵力部署。战役初期,德军稳扎稳打,部署第7、第18、第3军共计879门火炮,在孔桑瓦至奥恩河15公里宽的正面上实施主要突击;部署第5军掩护其左翼;第15军在奥恩河以南6公里处实施辅助突击;第6军在默兹河西岸牵制法军,德军步兵比法军步兵多两倍,炮兵是法军的3.5倍。法军在凡尔登设置了四道防御阵地,因为控制凡尔登要塞,法军居高临下,易守难攻,驻守要塞的法军第3集团军下辖69个师,630余门火炮。

凡尔登绞肉机有多惨(凡尔登34)(2)

三、凡尔登战役的过程。一战属于现代化武器的战争,飞机、大炮、坦克、火焰喷射器、掷弹器等纷纷登场,因此凡尔登战役属于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1916年2月21日清晨,德军以每小时10万发以上的密度向法军阵地进行连续12个小时的炮击,凡尔登周围14英里左右的三角地带被炸成了焦土,接着德军组织了一轮又一轮冲锋,法军的堑壕被夷平、碉堡被炸毁,面对德军的猛烈进攻,法军拼死抵抗,伤亡十分惨重。激战几天后,法军因寡不敌众从第一道防线撤退。在法国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60岁的老将贝当出任凡尔登地区司令官,贝当上任后,将整个战线划分为若干个防区,严令士兵坚守,同时抢修被炸毁的公路,组织运输队补给武器弹药,法军在贝当元帅的指挥下,逐步掌握战场主动权,法军的大批援军及时赶到,加强了纵深防御,扭转了先前的不利局面,使战役陷入拉锯战,在双方激战了10个月后,由于德军发动了索姆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结束。

四、凡尔登战役的影响。在10个月交战中,法德共投入200万兵力,发射了4000万发炮弹,伤亡人数近百万,创造了新的战争史记录,由于伤亡惨重,凡尔登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战场的血腥和惨烈,使参战的法军士兵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创伤,他们扬言,如果政府再让他们参加这样的战役,部队就会发动兵变,在得到法国政府的承诺后,此事才算平息。凡尔登战役的失败,使德国一举击败法国的战略目标受挫,战场上损失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它标志着德国军事进攻的能力已从顶峰跌落,战争主动权逐渐转到协约国手里。

凡尔登绞肉机有多惨(凡尔登3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