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这道传统美食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象征了,饺子怎么来,那时的人怎么吃,谁又和饺子关系密不可分,想了解关于饺子的历史的话,就跟我那就跟我来吧。

为何春节要吃饺子(过年为啥吃饺子)(1)

饺子

据说饺子是东汉时期张仲景为救治耳朵冻伤的老百姓发明的称为”娇耳”。自然了,故事也仅仅是个故事罢了。

中国小麦的栽培历史虽然已经超过4000年,单直到汉朝以后,随着碾、磨等等农具的发明才有了真正的面食。饺子也差不多是那个时候诞生的。

为何春节要吃饺子(过年为啥吃饺子)(2)

美味饺子

在出土的东汉庖厨佣手边,就放着带有花边的饺子形食物。1990年新疆吐鲁番鄯善县三个桥墓地出土饺子,距今1700年魏晋时期的饺子从形状来看和今天的差别不大。叫法就有所不同了。

“饺”字出现于明朝时期,在《正字通》里能够找到。那么之前这种食物叫做什么呢?

三国时的《广雅》中就记载过一种状如月牙的食物,叫做馄饨。在这时,饺子就是馄饨了,所以现在还有的地方会将饺子和馄饨的做法等同为一种,在湖北和一些北方方言中也仍然称饺子为馄饨。在南北朝时的《颜氏家训》中也写到“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

不过吃法据学者考据,多数是和汤一起吃,也就是现在说的汤饺。尤其在汤中加入香菜、葱花、虾皮、油泼辣子、醋,简直绝了。唐朝时,才有了捞出来蘸料吃的吃法。这时饺子被称为“牢丸”宋朝时改称为“角儿”。在《东京梦华录》中还记载着不同种类的饺子,比如“水晶角儿”大概是现在虾饺那样的饺子,煎角儿就是煎饺,还有烙面角儿,这是烤的饺子。总之,一旦吃法多起来,那就势必会有记载了,形状,滋味,做法和吃法,也会被诸多吃货文人们一一记录下来。

为何春节要吃饺子(过年为啥吃饺子)(3)

汤饺

饺子还被称为扁食,如今北方人民也常这样叫它,不过有些地方包法可能不大一样,花边很细,也很好看。不过由于这样包出来的饺子下锅之后,接缝处的皮会稍微有点硬,所以一般老人不是很喜欢吃。这种叫法来自于蒙古语的音译。

而过年吃饺子的习俗则并没有很久。在《酌中志》中记载正月初一要“饮柏椒酒,吃水点心”这里的水点心就是饺子。清时的《清稗类钞》中记录“则元日至五日为破五,旧例食水饺子五日”。

由于其深得乾隆喜爱,又状如元宝,被寄予招财进宝之意,因而过年的时候,也就吃上饺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