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歇后语,文字资料最早可以追溯到《旧唐书·郑綮列传》中提到过的"郑五歇后体",那个时候就出现了"歇后"这一名称,但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表现,歇后语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说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可以算得上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歇后语了。其实,歇后语作为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直是被广泛运用的,流传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人们对它的喜爱程度却是丝毫未减。

描写笑的歇后语(一本取材于生活的歇后语大全)(1)

最近有幸读到的这本《皮笑肉也笑》,就是作者典婆婆将她多年来从民间收集的歇后语加以整理配上插图成书的,书中的歇后语有很多都是平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这些趣闻轶事,经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口口相传流传至今,被典婆婆以中国风格的水墨漫画表现,辅以生动的文字诠释,使这本《皮笑肉也笑》成为一本有趣、接地气、老少咸宜的歇后语新说。

描写笑的歇后语(一本取材于生活的歇后语大全)(2)

歇后语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引出歇后语的意义;后一部分是中心,点出歇后语的立意所在。

《皮笑肉也笑》一书共分为观、言、情、典、时和理六部分,语言短小精悍,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因为歇后语是出自劳动人民的,而过去的劳动人民的文化水平低,所以歇后语的语言相对粗俗一些,但是话糙理不糙,歇后语的语言都是很生动形象的。比如:背手看鸡窝——不简单(捡蛋),就是说人到鸡窝里面背着手看鸡,不捡蛋,谐音就是“不简单”,比喻了不起或者事情复杂。还有像国画馆里倒垃圾——全是废话(画),意思就是从画馆里面倒出来的垃圾,当然大部分都是作画废的宣纸了,这里是取废画谐音,比喻说的“废话”。诸如此类的歇后语,在《皮笑肉也笑》一书中还有很多,建议大家自行翻阅学习。

描写笑的歇后语(一本取材于生活的歇后语大全)(3)

歇后语流传至今,一点没变是不现实的,可能有的已经被人们忘却,有的也已经被人们加以改造,但歇后语作为中华文化中经典的一部分,凝结了普通大众的生活智慧,是值得我们后人加以继承和传承下去的。

当自己觉得不开心的时候,可以阅读一下这本《皮笑肉也笑》,也许书中选编的歇后语足够诙谐幽默,可以让你开怀一笑啊……

描写笑的歇后语(一本取材于生活的歇后语大全)(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