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伏啦!40天超长版的“四伏天”啊,就这么挥一挥衣袖,走了,不带走一滴汗水。要秋凉喽~~~
可是,竟然有点舍不得:那些汗流浃背跑进空调房的透心凉、那些切开一半等我去挖最中间一口的西瓜、那些伴着聒噪蝉鸣的明晃晃的阳光、那些走出直播间被瓢泼大雨挡住去路的中午一点……
但是这个夏天,我也做了一件特别爽的正经事,到40 度的武汉,给自己一个痛快的“捂汗美食周末”。面对好友的热情和诚意,我只有冒着“美食周末胖三斤”的风险,捧出我的胃、砸坏我的秤,以示感谢。
牛肉粉
第一顿,路边偶遇。作为“地主”的好朋友很惊喜,呀,居然出摊儿了。彼时,气温41度。一年中最热的那些日子,很多店铺因热告假,关门歇业。看来,这是个誓与酷暑抗衡的摊主。
端着碗窝在小巷子口,头上是嗡嗡响地很疲劳的空调外机,还有空调水不时滴下来。可是牛肉真是软烂,汤底真是浓郁,粉真是爽滑。酸豆角特别好吃,问老板再能不能再加一点。这位光膀子大叔高声说:“喏,就在那边呢,好吃就自己加去啰,还要我动手吗?”哈哈,好个性的老板,好爽利的武汉人。
豆皮和热干面
武汉“过早”的标配,武汉小吃的魁首,武汉味道的模范,就是豆皮和热干面了。只吃这两样,就完全值回往返票价。我几乎认为这是我此行的全部意义。为此,我起了个大早。
每一个武汉人都有自己最爱“过早”的那一家店。而好朋友带我去的是她私藏食单中的每日精华。而精华,都是要排队的。
这样的小店,是没有空调的,只有墙壁上几台电风扇卖力地旋转着。坐在店里,不动都要流汗,而大快朵颐之后,感觉自己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的面条。一身透汗出来,先前的肩颈酸疼竟也感觉不到了。
手拿盘子,飞快翻转,王师傅的动作简直像舞蹈,我欣赏了大半天。
而这一份糯米做成的口感扎实的豆皮,我也消化了大半天。
而我的好朋友,瘦小瘦小的一个女孩子,平常却能吃下一份豆皮一份热干面一碗蛋酒才放心去上班。令我叹为观止。当然,她办公室常备普洱茶,生普。
据说,一碗一碗卖着热干面的姚嫂,在武汉买了三套房。谁说小生意不能赚钱。最重要的踏实去做,坚持去做,认真去做。只是不知道等她年纪大了,这手艺会传给谁。
47楼的Z咖啡
地理位置实在太隐蔽,我和朋友几过小区门而未入,谁能想到它就开在居民楼里,实在太不起眼,典型的“咖啡香不怕巷子深”。
如同要去友人家做客一般,推门而入,豁然开朗。明智的客人都倚窗而坐,这面江景是此店的最佳招牌。
午后的瞌睡中,恍惚感觉自己在维港岸,在黄浦江边。
咖啡做得相当专业,咖啡师也屡获大奖,看咖啡单就像在看教科书,图文并茂,只是我看不太懂。如果是我那精通咖啡的朋友“使劲吃夫妇”来此,一定会与店老板把“咖啡”言欢。
这三位我该先吃谁
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吃货,很多东西我是拒绝的,只看看就想退避三舍。我胆子小。可是武汉人爱它们,甘之如饴。
遵循“隐蔽原则”和“不起眼原则”,这家馆子也是外地人、甚至是不知其美的本地人走过路过不会多看第二眼的。食客以中年人为主,时髦且爱自拍爱网络社交的年轻人大多不会选择这里。因为这里闹哄哄、热烘烘,市井气息浓郁。正因如此,街坊邻居才会爱这里。这里就是池莉笔下的武汉。
田鸡、团鳝、蜗牛,盘中这三兄弟,你们说,我先吃谁?
老租界内的糯米包油条
朋友说,小时候是在租界长大的。现在租界里的老房子,很多开始被保护了起来,居民面临着搬离。还有一些,开了各种小店。起码现在这很令人庆幸,老房子还活着,还能在一个小门洞里,吃到朋友小时候常吃的糯米包油条。那时候,只有裹着白糖一种口味,现在,多达十几种。
英式下午茶
这又是隐藏在住宅区里的秘密基地。既然是来吃,那就不能老拍照不好意思动嘴是吧?于是,我们用风卷残云之势,很快就消灭了所有点心,续了四壶水,而且又加了一份咸点。整个过程毫不矜持、毫不优雅、毫无保留,没有任何可以顾得上聊的话题,只有“这个好吃哎,你快尝尝”“这个味道超棒”“你试试这个更好吃”。略微显得有点没出息~~~
火到爆的蒸虾
没有一顿小龙虾,如何向夏天交代。
若说这个夏天有什么事是你解决不了的,那就吃一顿小龙虾吧。如果还解决不了,那就再吃一顿。
以往不吃龙虾的我,居然入乡随俗甘之如饴起来,虽然剥虾速度很慢,可是也没什么事可着急的嘛。聊聊天、吃吃虾,待夜色降临,就踏上归程。更何况还有榴莲味的小龙虾等着我,我这个不吃榴莲的人,说不定下回也会解锁吃的新领域。
如此,这个夏天,值啦!
减肥的事,留到别人都忙着贴秋膘的时候再说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