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年了,每个地方的过年习俗都不一样。我来介绍一下重庆的过年习俗。

重庆人过年准备的时间比较长,冬至过了就可以杀年猪,准备腊肉香肠。腊肉香肠是重庆人家过年必须准备的菜肴。到了腊月,就要泡米,推汤圆。汤圆是普通大米和糯米以一定比例浸泡十天以上。普通大米和糯米的比例不一样,软硬不一样。最早是5:5,后来发展到不放普通大米。

春天是大雨多发季节,在立春之前,要把房子周围的水沟疏理通畅,以便走水。据说,在立春之前挖房子周围的土,是不冒犯土地公公的,立春之后就有可能冒犯土地公公,冒犯土地公公的惩罚是房子的主人会生病。不知道这是不是有科学道理,不但而知。现在回家,爸爸妈妈还是会在立春前,把周围的水道疏理畅通。

在重庆农村,没有过小年的说法,但外婆是要送灶神,农历腊月24晚上送灶,大年30晚上接灶神。送灶神是要做面粑粑,放在灶台上烧纸,腊月30晚上,用锅盖盖在锅上,第二天打好,如果是米,表示明年丰收;如果是糠,表示明年收成不好。外婆已经去逝多年了,也不知道大年30晚上灶神送的什么到锅里。

真正过年,是从大年30开始的。大年30上午,有赶集的习惯,老家叫娃娃集,通常爸爸会去增补过年需要的年货,小朋友会高高兴兴的到镇上赶集。妈妈在家里做团圆饭。

重庆过年年风俗文化 重庆过年老习俗(1)

团圆饭要早,表示明年财源广进。将煮熟的大猪头放在盆子里,猪尾巴放在嘴巴上含着,放在香火上祭祖。祭完祖,就将猪头拿到厨房做菜。吃饭时,不要泡汤,否则走亲戚就会是下雨天。别人加饭,如果吃饱了,不用再加了,不能说“不吃了”,要说“有了”。家里的老人碗里会剩点饭,表示年年有余。吃完饭就开始贴春联。

重庆过年年风俗文化 重庆过年老习俗(2)

大年三十晚上,吃团圆饭时,爸爸会给我们压岁钱。然后一家人坐在一起洗脚。洗脚不洗脚背,否则走到哪里都赶不上嘴。12点左右,放鞭炮叫“开天”。

重庆过年年风俗文化 重庆过年老习俗(3)

大年初一这一天,所有东西只能往家里拿,表示进财。老家大年初一早上都汤圆,表示团圆,顺利。吃完汤圆家人一起,就去祖坟上祭祖,祭完祖随手折一枝柏树丫拿回家,放在枕头上。祭完祖,打几把麻将,娱乐娱乐。见到亲戚朋友,邻居会递上一支香烟,说上一句“过快乐年”,相当于北方的“过年好”。

从大年初二开,就开始走亲访友。大年初九开始玩龙灯。大年初十五意味着这天一过,年就过完了,龙灯也在这天晚上收龙了。大家都会去菜地里偷一把青菜,叫偷青,预示今年没有烦心事来打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