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变化句句大实话(老村民讲述新农村)(1)

青海新闻网讯 秋末冬初时节,记者走进民和县南部一个浅山乡镇——转导乡,从一处山梁上举目四望,只见村落间袅袅炊烟缓缓升起,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硬化水泥路干净平坦,暖阳下,一户户房院显得静谧、和谐。

总面积102平方公里的转导乡位于民和县南部山区,平均海拔2100—2300米,是一个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纯浅山乡,这里唯一有的资源就是5.8万亩(一亩等于0.067公顷)耕作土地。

11月1日,记者走进转导乡转导村,来到了年过花甲的米永秀老人家,干净整洁的庭院内停放着一辆家用小轿车,砖混结构新房子里铺着花纹地砖,液晶电视、冰箱、大转角沙发一应俱全,自来水管拉进了厨房的灶台旁……

米永秀老人可谓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村变化的亲历者,她似乎有太多太多的感慨:“以前,家里就只有两三间破烂不堪的老土坯房,冬天漏风、雨天漏雨,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封闭式的新住房;以前,用水要到一个叫泉沟的沟岔里用牲口去驮,来回最少也要一个半小时,现在自来水拉进了家门,拉到了厨房灶台边;以前,村里通往村外的是一条羊肠小道,遇上下雨天,出门就是两脚泥,现在平坦干净的水泥路也修到了每家每户的大门口。”

据米永秀老人介绍,改革开放之初,村里人生活非常艰难,就拿过春节来说,在米永秀老人的记忆里,她家就蒸几个花卷,称几斤猪肉,擀上一点长饭(长面条),再加上自家地里种的白萝卜,就是过年的全部准备,而且这几斤肉也舍不得自家人吃,要等家里来亲戚时,切上一两片和洋芋丝混合炒一下,便是那个年代最好的招待菜。现在过春节就丰盛多了,亲戚来拜年,至少三四种水果干果要摆桌上,六七个热菜要炒上,每瓶七八十元的酒要放上……

米永秀老人笑着对记者说:“如今,我们的生活是大变样啊。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种地不纳粮还发补贴,娃娃们上学不收学费还发营养餐,还有危房改造、低保,让我们农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实惠,真得打从心底里感谢党的好政策啊。”

农村新变化句句大实话(老村民讲述新农村)(2)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青海高原,也把改革开放的阳光洒落在了民和南部的这个贫困山区,点燃了大山里的新生机。

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从自来水到硬化路,从教育“两免一补”到新农合、新农保,从耕作制度创新到危旧房改造……诸多的惠民政策在这穷山沟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催生出穷山沟里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带给广大农民前所未有的实惠和变化。

翻开统计部门的权威数据资料,记者看到,2017年底转导乡粮食总产量达到1580余万公斤,比改革开放之初1981年的130万公斤增长12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300余元,比改革开放之初1981年的22.8元增长270多倍。

近五年来,转导乡累计投资800多万元修通9村350公里安全饮水管网,2360户1.14万人口用上了自来水;村道硬化实现全覆盖,完成了4700户农网改造;今年又实现了网络全覆盖,还有美丽乡村建设、危旧房改造、教育医疗基础设施改建等等,催生了大山沟里这个贫困乡的嬗变。

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记者来到了转导乡中湾村回族老人马其民的家中,只见一家人正在忙着修建新住房,门前场院的扎围栏中饲养着几百只大雁,马其民正在给大雁添料。

村主任告诉我们,马其民是中湾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在国家产业发展扶贫资金的支持下养起了500只大雁,当年就成功出栏280只,收入了2万多元。今年,他又继续饲养了500只大雁,全部出栏后最少也有万元以上的收入。

马其民对记者说,他家是个10口人的大户家庭,家庭经济压力很大,自从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后,他家得到了人均5400元的产业发展资金扶持,修建了一个牛棚,购进了两头牛,今年大牛又产下一牛犊,去年的牛犊已经1万元卖出去了,他打算借着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机遇,把养殖业发展起来,用勤劳换来一家人更好的生活。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转导乡的巨变不仅在农民的增产增收、生活条件的改善中,转导乡红花村教师马林为此更是感慨万千:八十年代初,他所读书的转导乡初中只有几间破瓦房教室,用土墙夯成校园围墙,校园都是土场地,刮风天尘土飞扬,下雨天满地泥泞,学生复习生字,也都是在土操场上用石子或小木条练写,根本没有现在作业本上写画的条件。

1989年至1995年,民和县利用六年时间实施了全乡中小学教室从破旧瓦房改建成水泥盖板房,直到2008年全县第一栋两层教学楼在乡中学率先落成,到2013年所有校园全部硬化,2013年乡中学建成教学楼、学生宿舍楼、综合楼,到2015年,全乡离校5公里以外的学生全部寄宿就读。

马林老师还告诉记者,当年他上学的时候,家里非常困难,背在书包里的两个焪熟的洋芋蛋蛋就是最好的午饭,甚至有的时候连两个洋芋蛋也背不起。而如今每个学生日均4元的营养餐,书本费全免,教室、学生宿舍集中供暖,学生早餐稀饭、蛋汤,午餐烩菜、米饭,晚餐臊子面、面条等等,和他们那个时候相比,现在的学生简直生活在幸福的窝窝里。

回首这座深居在大山沟里的贫困乡镇四十年来的变化,似乎说也说不完。40年前,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激活了“三农”一池活水!产业,从“一亩三分地”到“现代大农业”,转导乡亦是如此。

在民和县转导乡落龙沟村,记者走进村民马孝诚家看到,木雕房梁的新屋廊前,晾晒了很多玉米棒子,在午后的秋阳下显得更加金黄鲜亮。

马孝诚对记者说:“我们这里是干旱山头,十年九旱,遇上雨水好的年份,还能收上一百公斤口粮,如果遇上旱年,那就老天爷给多少,我们就收多少,自从政府扶持大家铺地膜种玉米后,基本上是旱涝保收。”一边说着,他一边随手拿起玉米棒子给记者看。

马孝诚说,去年他家种植了10亩全膜玉米,今年雨水多,长势喜人,每亩地可以收获750公斤左右。今年他还在沟岔的水浇地里也种上了4亩全膜玉米,是自己另外购买的晚熟型高产品种,估计亩产能达到1000公斤。

地处青海东部门户的民和县,虽有着“瓜果之乡”的美誉,也有着温润的气候优势,然而全县4万多公顷耕地中,60%以上都在浅山地区,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县,“十年九旱、广种薄收”一直是浅山农业的无奈定位,长期制约着山区农业的增产增效。

为了改变这种“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民和县2008年从甘肃引进全膜双垄栽培技术率先在转导乡试种成功,而这项技术就是将“膜面集雨、覆盖抑蒸、垄沟种植”三种技术合为一体,具有很好的集雨保墒、抗旱保苗、提温促熟、抑制杂草等作用。即便在偶尔恶劣天气的影响下,全县种植的全膜玉米也能保证收成。

全膜双龙栽培技术的推广,不仅丰盈了农民的“粮仓”,丰富的玉米秸秆资源也催生出“农牧联动、草畜结合”的旱作农业新模式,带动了农区畜牧业的发展。据民和县农业部门相关人员介绍,目前,全县以玉米秸秆为主的饲草总量达到240万吨,能满足300万个羊单位的饲草需求。依托这些丰富秸秆饲草资源,有力地带动了畜牧业的蓬勃发展。

马孝诚看准了全膜玉米的产量和秸秆饲草优势,前几年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支持下修建了家庭牧场,养了18只羊。马孝诚告诉记者,他家种的玉米不向外卖,包括玉米秸秆,都做成饲草料用于自家牧场的羊饲草料,想着从家庭牧场养殖上走上脱贫致富路。

一个村庄就是一段历史。我们坚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生活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