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大战曹操之前的准备(老天给了袁绍5次获胜机会)(1)

军事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往往令人神往,人们或欣赏指挥官的智勇,或敬佩士兵的勇敢。

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胜枚举。

但是,其中有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却让人们却令人回味无穷,让人不由感叹:

“天予弗取,反受其咎。”

当上天把机会摆在你的面前,你却不能把握时,等待你的只有失败一途了。

官渡之战,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袁绍大战曹操之前的准备(老天给了袁绍5次获胜机会)(2)

官渡之战,被誉为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是曹操政权能够建立曹魏政权的决定性一战。

此战,对曹操来说,

  • 胜,则能够顺势巩固政权根基,顺势统一北方;
  • 败,则会把中原拱手让出,失去“挟天子令诸侯”的战略优势。

此战是曹操政权生死攸关的一战,只能胜不能败。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

  • 袁绍坐拥河北,兵多粮足,百姓安乐,有统治基础;
  • 曹操占据中原,但连年征战,民生凋敝,危机四伏。

因此,官渡之战前,袁绍以绝对优势对阵曹操的最绝对劣势,但是这么好的一局棋,却被袁绍这个臭棋篓子输了个底儿掉,让人不得不反思:

究竟袁绍浪费了多少次取胜的机会?

官渡之战,老天给了袁绍几次取胜机会?

袁绍大战曹操之前的准备(老天给了袁绍5次获胜机会)(3)

公元199年,随着袁绍统一北方,意图南进,攻占许都(曹操196年将汉献帝从洛阳迁至许昌,遂行挟天子令诸侯之事)。

  • 六月,袁绍在黄河北岸集结了10万士兵和1万战马,南下的意图明显。
  • 九月,曹操分兵把守黄河南岸各个渡口,以抗击袁军。

随后,袁绍的第1次取胜机会出现了。

公元200年正月,刘备杀徐州刺史车胄,占据徐州,策应袁绍。曹操为消除后患,亲自领兵攻打刘备。

此时,谋士田丰对袁绍谏言:

“曹操东击刘备,一时不容易罢兵,明公如能举兵袭击他的后方,一定可以一往而胜。”

袁绍却以幼子生病,自己不能离开孩子身边为由,拒绝了田丰的建议。

丰田随即感叹:

“完了,没有希望了!千载难逢的时机,因为孩子有病就丢掉,可惜啊!”

袁绍得知后,开始疏远田丰,也因为优柔寡断而失去了与刘备夹击曹操的战略机遇。

由于缺少袁绍军的支援,曹操一个月的时间,就击败刘备,迫降关羽,夺回了徐州,使刘备只身逃亡袁绍处。

然后,曹操将大军重新布置在黄河南岸各渡口关隘,这时,袁绍才决定指挥全军南下,进攻许都,但却失去了更好的战略时机。

袁绍大战曹操之前的准备(老天给了袁绍5次获胜机会)(4)

田丰再次谏言,他建议与曹操打持久战,他认为袁绍地广粮足,兵马精良,可以在正面以主力军队与曹操对峙,然后派精锐小股部队不断的袭扰黄河南岸,让曹操分兵不暇,疲于奔命,不出三年,袁绍便可以不战而战胜曹操。

《孙子兵法》曰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 正,是指主力军队;
  • 奇,是指多余的军队,预备部队。

田丰正好是遵循了这个军事规律,在正面与曹军对峙,派出额外的军队袭击敌人后方,在避免正面决战的情况下,以优势资源拖垮曹操,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

但是,袁绍不仅不听田丰的谏言,还因为他的行为“冲撞犯上”,将他囚禁起来。

官渡之战取胜后,曹操曾说:

“假使袁绍用田丰之计,胜败尚未可知也。”

袁绍不听田丰建议,连续错失了2次取胜曹操的机会。

袁绍大战曹操之前的准备(老天给了袁绍5次获胜机会)(5)

公元200年四月,官渡战役正式展开,袁绍初战不利,在白马和延津两战中,先后折损了颜良和文丑两员大将。

随后曹军全面后撤至官渡,袁绍大军全部南下渡过黄河,集结于阳武。

在袁绍大军南渡之前,谋士沮授认为,袁军应该留守延津,分兵进攻官渡,

  • 若战胜,再增兵官渡也不迟;
  • 若不胜,则可以率领大军安全退回河北,以保存实力。

袁绍不听。

当袁军抵达阳武时,沮授提出了消耗曹军,避免决战的缓进战术,以图拖垮曹操。

袁绍还是没有采纳他的谏言。

袁绍刚愎自用,第3次错失了战胜曹操的机会。

袁绍大战曹操之前的准备(老天给了袁绍5次获胜机会)(6)

袁曹两军在官渡对阵时,袁绍谋士许攸建议袁绍,由于曹操兵少,主力军队都在官渡前线,许都后方必然空虚,因此应该派一支精锐骑兵攻占许昌,奉迎天子,曹操则面临两面夹击,定会战败。

但是袁绍更想正面战场击败曹操,证明自己,没有采纳许攸的计策,从而浪费了第4次战胜曹操的机会。

袁绍大战曹操之前的准备(老天给了袁绍5次获胜机会)(7)

袁绍大军对峙曹军,把粮草存在乌巢,沮授曾建议袁绍加强乌巢守备,断不可被曹军偷袭焚毁全军粮草。

但是袁绍还是认为无需如此小心谨慎,并没有加强乌巢的防卫,从而失去了战胜曹操最后的机会。

后来,许攸投奔曹操,献出火烧袁绍军粮草驻地乌巢的毒计,让袁绍粮草损失殆尽,大败逃回河北。

袁绍大战曹操之前的准备(老天给了袁绍5次获胜机会)(8)

袁绍势力从此一蹶不振,数年后,曹操消灭袁氏,统一北方。

纵观官渡战役,

  • 无论是田丰的持久战略,
  • 还是沮授的缓进战术,

都是根据袁军兵多粮足,但士兵作战能力不如曹军的情况制定的。

这个战略设想是依据了《孙子兵法》中“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思想,利用己方优势,攻击敌方劣势,在避免正面决战的情况下,取得战争的胜利。

田丰的袭扰河南的战略与许攸的奇袭许都的计策,都合乎“以正合,以奇胜”的军事思想,可谓是上上之策。

然而,袁绍刚愎自用,优柔寡断,虽有良臣在侧,却不能善用之,最终导致了官渡战败。

袁绍大战曹操之前的准备(老天给了袁绍5次获胜机会)(9)

官渡之战,袁绍以优势对阵曹操劣势,上天给了袁绍5次取胜的机会——

田丰谏言2次,沮授建议2次,许攸献计1次,

但袁绍都没有把握住。

真可谓“天予弗取,反受其咎”。

袁绍大战曹操之前的准备(老天给了袁绍5次获胜机会)(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