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年之前,1989年8月31日,王杰推出粤语专辑《谁明浪子心》。现在回头看来,这张专辑意味深远,它代表着王杰彻底确定自己在香港歌坛的历史地位,值得所有杰哥的歌迷铭记。

王杰成名前(王杰27岁那年杀回香港)(1)

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1989年。在台湾连续刷了两年,王杰终于开始朝着香港市场进军。1989年2月,他推出首张粤语专辑《故事的角色》,正式杀回香港市场。

与十年前离开香港的凄凉画面截然不同,27岁的王杰,不再是17岁那年住过笼屋,在街头卖艺打零工的迷惘男孩,而是接连推出《一场游戏一场梦》、《忘了你忘了我》与《是否我真的一无所有》三张热卖国语专辑,堪称华语歌坛最强新人的超级巨星。

王杰成名前(王杰27岁那年杀回香港)(2)

《故事的角色》专辑发售之前,王杰的国语专辑并没有在香港正式发行,港岛歌迷只知道台湾出了一个很牛的新人叫做“王杰”,对他的作品欠缺直观认识。

不过,随着《故事的角色》连续24周保持在全港中文唱片销量榜“十大”之内(其中有16周高踞销量榜三甲),香港歌迷彻底被王杰征服,王杰也成为各大片商及演唱会经济人争相邀约的对象。

大热之后,当然要趁热打铁,继续推出新的作品。

飞碟唱片颇为“鸡贼”,唱片公司不仅授权华纳唱片在香港正式推出王杰的前两张国语专辑,还赶紧启动新项目,几乎同时展开王杰最新国粤语专辑的录制。

王杰成名前(王杰27岁那年杀回香港)(3)

为了抢占市场,这一年8月,飞碟唱片先是8月11日发行王杰第四张国语专辑《孤星》,随后又在8月的最后一天,推出王杰第二张粤语专辑《谁明浪子心》

《谁明浪子心》专辑由王杰监制,他与陈大力也是这专辑的制作人。或许正是因为专辑主导权属于音乐人的缘故,华纳唱片这次并没有把王杰的粤语专辑当成国语专辑的简单复制,而是大胆招聘香港当地音乐创作者为专辑写歌。

王杰成名前(王杰27岁那年杀回香港)(4)

专辑共收录十首作品,除了四首根据王杰第三张国语专辑《是否我真的一无所有》的优秀之作改编而来的歌曲,其他作品大多是华纳唱片“公开征求本地创作作品”活动的产物。

专辑最为成名的歌曲当属同名主打曲“谁明浪子心”,这首歌当时在香港的影响力,几乎不亚于王杰成名曲“一场游戏一场梦”在台湾造成的震撼。

王杰成名前(王杰27岁那年杀回香港)(5)

不得不称赞潘源良的粤语填词。作为与“潘伟源”并称香港填词届“两潘”的“浪子词人”,潘源良交出了一份近似完美的答卷,“谁明浪子心”带来的艺术感染力远超王杰国语原版“她的背影”。

最终,这首歌曲连拿下香港电台中文歌曲龙虎榜冠军、商业电台叱咤乐坛流行榜冠军、无线电视劲歌金榜冠军,王杰更是凭着“谁明浪子心”拿下香港电台1989年第十二届十大中文金曲奖及无线电视的十大劲歌金曲奖,成为继张学友之后第二位以新人身份拿下十大劲歌金曲奖的歌手。

王杰成名前(王杰27岁那年杀回香港)(6)

王杰成名前(王杰27岁那年杀回香港)(7)

只是可惜,进入新世纪之后,王杰身上的魔力渐渐消失。

2011年,CCTV-15《音乐传奇》栏目为王杰制作个人特辑“谁明浪子心”,并在11月16-18日连续三天播出。

估计每位有幸看到这几期节目的王杰歌迷,眼中都是含满泪水。

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王杰成名前(王杰27岁那年杀回香港)(8)

我们只能无奈地在看着王杰在三年前发行他最后一张创作专辑,而这张专辑的名称叫做“我知道我是一个已经过气的歌手”。

更为讽刺的是,专辑发售之后,各大音乐平台都懒得给好的推荐位。放眼望去,排行榜大多都是一些稀奇古怪的陌生歌手。

王杰黯然归隐,资本打造的流量偶像却赢者通吃。

没办法,这就是如今的华语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