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蒋卓勤(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委员,中山大学预防医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王军波(北京市营养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副主任、副教授)

各个品牌都在推高端奶粉,什么DHA、OPO,看着高深莫测。很多时候,它们只是一个理由,高端奶粉卖得更贵的理由。

市场上,各个品牌的奶粉不仅拼奶源、拼工艺,还拼各种炫目的营养概念。什么OPO、ARA、FOS,各种英文缩写,看着就倍儿高大上。

事实上,显然这些营养素并没有广告宣传的那么神奇。

添加营养素,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奶粉更接近母乳。但母乳成分非常复杂,在奶粉中添加区区几种营养素,无异于杯水车薪。

很多时候,这些高深莫测的营养标签,只是给了高端奶粉一个更贵的理由。

奶粉里的营养成分怎么来的(奶粉里的超级营养素)(1)

扩展资料-怎么为宝宝的“第一口奶”做准备?快生了,乳房按摩提前学起来!点击链接阅读文章

让宝宝顺利地喝上第一口奶:不靠催乳师,用这招自己就能开奶

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种类比不上母乳

益生菌,是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益生元,是有利于益生菌生长的碳水化合物,也称低聚糖,大概可理解为益生菌的“食物”。而合生元呢,是商家打造的概念,相当于“益生菌 益生元”。

益生菌、益生元可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是母乳中天然存在的成分。添加了这些物质的奶粉,可以说跟母乳更为相似。

但另一方面,家长也应了解一些事实:

母乳中的低聚糖超过150种。大部分奶粉品牌所添加的低聚糖,只有低聚半乳糖(GOS)、低聚果糖(FOS)两种。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副主任王军波指出:“母乳不含低聚果糖。在奶粉中添加该成分,只是因为它在人体的功能,与母乳中的其他低聚糖比较相似。”

OPO:不是一种营养成分

OPO不是代指某种营养成分,而是母乳中脂肪的一种特殊分子结构。

王军波说,这里的O代表油酸,P代表棕榈酸。两种都属于脂肪酸。

简化地理解,牛乳和多数天然脂肪,以POP结构为主,即“棕榈酸—油酸—棕榈酸”,母乳脂肪中的结构,则是以OPO“油酸—棕榈酸—油酸”结构居多。

有研究认为,脂肪的不同分子结构,会影响人体对脂肪以及钙等矿物质的吸收利用。

奶粉里的营养成分怎么来的(奶粉里的超级营养素)(2)

A2:或许能避免喝牛奶腹泻

何谓A2?一种蛋白质。

什么样的蛋白质?要明白这个问题,还得先了解蛋白质的组成。

牛奶里的蛋白质,主要分两类:酪蛋白和乳清蛋白。酪蛋白,又分α-酪蛋白、β-酪蛋白等。β-酪蛋白,按不同的分子结构,又可分为A1型、A2型。

纯种牛生产的牛奶,其β-酪蛋白多属于A2型。杂交牛产的奶,便产生了A1型β-酪蛋白。大部分奶粉,其β-酪蛋白都属于A1型。

蒋卓勤介绍道:“以前认为,喝牛奶后腹痛、腹胀、腹泻,多是乳糖不耐受引起的。后来发现,有些人喝无乳糖奶粉,仍然有这些症状;有些人不属于乳糖不耐受,也有这些症状。这促使人们思考,导致喝牛奶后腹泻的,可能不仅是乳糖,还有其他因素。”

蒋卓勤还指出:“确实有一些人,转喝A2型奶粉后,就不再腹泻腹胀了。但要下最终结论,还需要更多证据。”

要提醒的是,如果家长发现宝宝喝奶粉后经常哭闹、腹泻,不建议自行转用A2型奶粉。因为这些症状背后,有多种可能性,比如孩子刚好生病了,或者对牛奶蛋白质过敏等等。最好找儿科医生查清原因,对症处理。

水解蛋白:只适合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

“全水解或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比较贵。如果孩子不是牛奶蛋白过敏,家长没必要给他们买这种奶粉。”蒋卓勤说。

什么是水解蛋白?

就是用蛋白酶水解工艺,把大分子的蛋白质“切碎”,变成小分子的蛋白质等。切得特别碎的,叫深度水解奶粉;切得没那么碎的,叫部分水解或半水解。

水解蛋白奶粉里,没有完整的蛋白质结构,因此适用于对牛奶蛋白质过敏的宝宝。

有家长疑惑:自家宝宝属于过敏体质,经常出湿疹、腹泻、气喘,应该吃水解蛋白奶粉吗?

王军波认为,怀疑孩子有过敏症状,应带他到医院检查,看看他究竟对什么物质过敏。若不是对牛奶蛋白过敏,可以照常食用普通配方奶粉。

奶粉里的营养成分怎么来的(奶粉里的超级营养素)(3)

有机奶粉:并不比普通奶粉更安全

很多奶粉品牌,以“有机”为噱头。广告称,他们的乳牛生活在水丰草美的大草原,生产奶粉的全过程,绝不使用激素、色素、转基因、防腐剂。给人感觉,似乎更天然、更健康、更安全。

蒋卓勤指出:“现行的婴儿配方食品标准,没有区分有机、无机,一律不允许添加防腐剂、食品添加剂。但凡能够在中国销售、符合中国婴儿配方食品标准的婴儿奶粉,都是安全的。”

追溯有机食品的源头,是为了保护环境。通过使用农家肥,杜绝杀虫剂、除草剂等,避免土地肥力下降、过度依赖农药,使农田获得可持续发展。可见,有机概念与食品安全没有直接关联。

王军波提醒,如果确实想购买有机奶粉,应辨明真伪。

对于国产奶粉,应认准奶粉标签上的有机码。登录“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系统”网站(www.food.cnca.cn),在“有机码查询”一栏,输入有机码,即可知道产品是否“冒牌货”。

对于洋奶粉,应认准权威的国际认证机构,如欧盟ECOCERT有机认证、美国USDA有机认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