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喜事》的出品公司是东方电影出品有限公司,导演是高志森;主演是张国荣,周星驰,张曼玉,吴君如,毛舜筠等演员;上映时间是1992年1月25日;豆瓣评分8.4。

1992年1月25日,《家有喜事》在香港上映后,票房为4899万港元,位列1992年香港年度十大卖座影片第二名。

影片讲述了常家三兄弟:老大常满,老二常舒,老三常欢充满情趣而又热闹非凡的家庭生活。

本文将从关系模式的角度深度拆解常舒和梁无双的爱情喜剧,和从中体现的现实意义。

一:常舒和梁无双属于互补型情侣。双方走在一起的原因是共生。

影片中,张国荣饰演的常舒,女里女气,对表姑妈梁无双针锋相对。为了增加情节的喜剧成份,梁无双的母亲七十高龄才生下她,是她辈份高的原因所在。

她是个男人气十足的“假小子”,中性的着装,短发,飒爽秀丽的外表,时着骑着一辆摩托车。为了突出她的男孩子气,她将摩托车骑进了室内,骑上了楼梯。通过娴熟的车技,既显得诙谐幽默,又把她的男孩子气表达的淋漓尽致。

从家有喜事拆解常舒与梁无双的爱情喜剧(从家有喜事拆解常舒与梁无双的爱情喜剧)(1)

此时,她朝马桶上拉大便的大嫂打了声招呼。大嫂由吴君如饰演。不禁让观众捧腹大笑。

女里女气的常舒处处排斥梁无双。所以,梁无双也处处针对常骚。

常言道: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

两人剑拔弩张的桥段很多。

共乘同一个电梯,除了两人之外,电梯中还有一个性感的穿泳衣的女子。梁无双恶作剧,在女子身后,在女子臀部扭一把。女子转身,给了常舒一耳光,到了泳池的楼层,女子走出电梯,纵身跃入泳池的水中。

随后,一位表演话剧的男士,走入电梯。常舒为了报复梁无双,学习了她的“伎俩”。那位男士转身,给两人一人一耳光,甩下一句:“狗男女。”随后,走出电梯,进入话剧表演的楼层。

虽然喜剧商业片,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未必严谨。在我看来,常舒和梁无双诙谐幽默的表演,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真实立体的人物性格特征。两人互为对立面的个性,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赫拉克利特曾说过: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旋律。

现实生活中,互补型的情侣为数不少。

对立面是相互斗争的,同时,也是相互依存的。就形若影片中的常舒情侣,对于常舒而言,象梁无双那样的假小子,缺乏温柔而柔媚的淑女风。这种女孩吸引不了别的男人。但对于常舒这种女里女气的女性化的男人,缺乏了阳刚之气,所以,反而会容易对假小子无双产生好感。

无双对于常舒的感觉如出一辙。有的女人觉得那种女性气息十足的男人缺乏男子气,因此,没有感觉。而无双的言谈举止缺乏的正是那种女人味。

两人属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常骚压抑了内心中的男子气,无双压抑了内心中温柔的淑女风。两人以分裂的方式呈现内心世界,常骚以娘娘腔自居,把男人气投射给无双;无双则以假小子自居,将女性的气息投射给常骚。

由于是喜剧商业片,所以,常舒在门外蹑手蹑脚的观察无双的动向时,配乐是众所周知的《倩女幽魂》的插曲。那是因为张国荣拍摄《倩女幽魂》大获成功。

为了报复梁无双,常舒又向校长报告她实施虐待。校长由于中途去了趟卫生间,所以,错过了常舒有意安排的虐待情节。又一次弄巧成拙。

从家有喜事拆解常舒与梁无双的爱情喜剧(从家有喜事拆解常舒与梁无双的爱情喜剧)(2)

么两个互相看不顺眼的人,却时常都有在一起相处的桥段,不仅体现了本片的喜剧魅力;也说明了分裂的特质,比如:一个大好人身边必定有一个大恶人。

二:一般情况下,以对立面为关系模式的情侣,应该向对方学习。

随着剧情的发展,常骚的梦中情人婉君表妹;梁无双的白马王子家明,却反倒是一对情侣。

家明表示要向深爱的人表白,无双以为家眀要向自己表达爱意,却听见家明的所爱的人却是婉君。

听到这一消息,梁无双和常骚强颜欢笑,然后,到一间房里痛哭。两个伤心的人撞出了火花。

当梁无双以妩媚的少女形象与常骚相爱时。在旁人面前,她发出了娇羞不己的声音;临近剧终时,婚纱西服的盛装,几对新郎新娘挨个走出来。梁无双出场时,依然发出了一声娇羞不己的声音。

导演通过梁无双娇羞妩媚的造型,说明了两个极端化的人,是应该向对方学习的,而不是永远活在斗争和排斥中。

二:浪漫的喜剧爱情故事,启发了我们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在我看来,通过《家有喜事》中,张国荣饰演的常骚,毛舜筠饰演的梁无双,两人浪漫的爱情喜剧情节,可以体会到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

从家有喜事拆解常舒与梁无双的爱情喜剧(从家有喜事拆解常舒与梁无双的爱情喜剧)(3)

比如:庄稼吸收水分和蒸发水份;工厂的生产和消费,都是一对对矛盾。

我认为,通过梁无双和常骚的爱情喜剧,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比如:我们买水果,水果包括苹果,梨,香蕉,葡萄,等等。我们会根据自己或家人口味挑选几种水果。水果就是共性,具体的苹果或梨就是个性。

犹若影片中张国荣饰演的喜剧情侣,就有各自显而易见的特点。

根据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呢?

在我看来,我们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以符合事物本身运行的规律。

具体可分为两点方法论。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世界上一切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因为各种事物内部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只有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

据《华佗传》记载,有两个州官都感到头痛,发热,便一同请华佗看病。华佗却给他们开了不同的药。两个病人感到惊讶,开的药为什么不一样?华佗解释说你两人的病,一个是内部伤食引起的;另一个是外部受寒引起的。

两人回去按方服药,果然病都好了。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再回到影片的情节中,同张国荣配戏的毛舜钧,那对荧幕情侣,可谓各具特色。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除了梁无双之外,别的女人未必对女人味十足的常骚感兴趣;常骚亦然。

2: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既然时时有矛盾,处处有矛盾,那么,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从属地位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现实生活中,我们在和同学,老师,家长的交往过程中,要善于注意到别人的优点。不能因为发现了别人的缺点,就否定别人。

蔷薇花总是有刺;太阳里也会有黑点。

我认识一个在社区服务中心的女朋友,她的价值观很低,经常自称自己为垃圾。

有次我们开导她说:“马云曾经说过,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万念俱灰,一是踌躇满志。”

这种名人名言的根据,也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写在最后:

《家有喜事》是九十年代很成功的一部商业喜剧片。在给观众带来欢笑的同时,也有着深刻的寓意。

本文拆解了其中一对情侣的相处关系模式。圆满的结局看起来失真,却提醒了观众,做为此种交往模式的人,应该向对方学习,弥补自身的不足。获得美满幸福的生活。导演的用意,既体现了喜剧片特有的魅力,又无形中向观众灌输了方法论。

由表及里,透过浪漫的爱情喜剧,我们可以看到情节反映的哲思。启发了观众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另外,表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方法论。

说明:本文配图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