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螺为什么不能吃呢(福寿螺放在我国为何都没人吃)(1)

福寿螺,瓶螺科瓶螺属软体动物,外观与田螺极其相似,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产量高。食用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可能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1981年引入中国,目前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其肉质可食用,但口感不佳,并不为人们喜爱。另外,它还是一些珍贵水产动物的饲料。福寿螺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产量高,中国各地均有养殖。食用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可能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食用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福寿螺后即可被感染,可引起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因此,食用福寿螺时一定要注意彻底加热。福寿螺整个身体由头部、足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5个部分构成。头部腹面为肉块状的足,足面宽而厚实,能在池壁和植物茎叶上爬行。贝壳短而圆,大且薄,壳右旋,有4~5个螺层,多呈黄褐色或深褐色。有一个薄膜状的肺囊,能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具有辅助呼吸的功能。肺囊充气后能使螺体浮在水面上,遇到干扰就会排出气体迅速下沉。福寿螺与田螺相似,但形状、颜色、大小有区别。福寿螺的外壳颜色比一般田螺浅,呈黄褐色,田螺则为青褐色;田螺的椎尾长而尖,福寿螺椎尾则平而短促;田螺的螺盖形状比较圆,福寿螺螺盖则偏扁。

福寿螺为什么不能吃呢(福寿螺放在我国为何都没人吃)(2)

一、福寿螺的危害

福寿螺20世纪70年代引入中国台湾,1981年由巴西籍中国人引入广东。1984年后,福寿螺已在广东广为养殖。由于过度养殖,加上味道不好,它被释放到野外。福寿螺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很强,又繁殖得快,因此迅速扩散于河湖与田野;其食量大且食物种类繁多能破坏粮食作物、蔬菜和水生农作物的生长,已成为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浙江、上海、江苏等地的有害动物。在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福寿螺可自然越冬,年发生两个世代。在广西鹿寨县等地,福寿螺在稻田的发生密度高达16.95个/平方米;水稻受害株率一般为7%~15%,最高达64%。福寿螺食性杂、危害莲藕,幼螺可从叶底啃食浮贴水面的荷叶,致使荷叶叶片穿孔或缺刻,严重时叶片被啃食得千疮百孔,难以抽离水面。福寿螺还危害水仙花、兰花等各种水生植物,成为中国南方水域的一大患害。此外,福寿螺还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极易给周围居民带来健康问题。估计中国南方各省市受其危害的水域(池、湖、水田等)不少于10万公顷。对福寿螺的防治是以化学防治为主,辅以人工防治,养鸭食螺是生物防治方法之一。对福寿螺的生态习性了解不够,防治不力。特别是选用的化学杀螺剂对水体毒性大,严重污染水质;施药量大、成本高、效果差。福寿螺能够咬断水稻主蘖及有效分蘖,导致有效穗减少而造成减产达20%以上。除啮食水稻等水生植物外还传播广州管圆线虫等疾病。人食用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福寿螺后即可被感染,会引起人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与脑膜脑炎,引起头痛、头晕、发热、颈部僵硬、面神经瘫痪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瘫痪、嗜睡、昏迷等,甚至死亡。

福寿螺为什么不能吃呢(福寿螺放在我国为何都没人吃)(3)

二、福寿螺的养殖技术

福寿螺又名苹果螺或大苹螺,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是一种优良的淡水养殖贝类。近年我国许多省市引进,进行繁殖和试验,取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福寿螺肉色金黄,脆嫩味美,是供人们享受的佳肴。据测试,螺肉蛋白质含量为29.3%,脂肪含量为0.3%,此外还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是一种很有发展的养殖水产品。福寿螺生命力强,很少患病;适应性广,容易饲养;食性广泛,麸皮、豆饼粉及鲜嫩水陆生草类,都可作为福寿螺的饵料;生长迅速,产量高,周期短,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幼螺经半年饲养,个体可达200g,一般亩产可达2000—3000kg;繁殖力强,孵出后的幼螺,饲养4个月便可产卵,在水温适宜时,每15—30d产卵一次,每次产卵100—200粒,卵产出7—15d后孵出幼螺。因此,积极开展养殖福寿螺的生产,不仅可丰富市场水产品花色品种,也可解决动物蛋白饲料源,促进农村养殖业的发展。福寿螺的螺体呈圆椎状、宽螺蚊,黄褐色,个体大;喜阴怕光,喜洁怕脏,适宜在清新的浅水中生活。螺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4℃—30℃,12℃以下活动力减弱;水温8℃时基本停止活动,进入冬眠;6℃以下会被冻死。在适宜温度下螺摄食量大,生长快,尤以傍晚食量最多。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食物构成主要以人工饵料为主,辅以天然饵料。幼螺喜食绿萍、麸皮、豆饼粉、腐殖质等细小饵料,成螺主食鲜嫩水生植物、青菜和各种无毛刺的青草,辅以商品饲料。雌螺个体大,螺身短,厣微凹;雄螺个体小,螺身长,厣凸起。生产中一般以每4—6只雌螺配一只雄螺为宜。交配后雌螺傍晚爬离水面,在植物茎叶、地壁或竹竿上产卵。卵呈胶块状,粉红色。产卵后10—20h,饲养者可轻轻将卵块收集起来,集中孵化。7—15d后,卵粒逐渐变为白色,小螺即可破壳掸入水中,开始摄食生长。

福寿螺为什么不能吃呢(福寿螺放在我国为何都没人吃)(4)

三、福寿螺的养殖技术要点

1.选择适宜的养殖环境。福寿螺要求水质清新,所以养殖水面应排灌方便,水深以0.3—lm为宜。面积大则3—5亩,小则几平方米均可。养殖水面应栽植水生植物,为螺提供避暑避光栖息的环境,同时又可为其提供天然饲料。一般水生植物密度可占水面30%—35%。为了便于投饵和管理,可用竹竿将水面拦成数区。在成螺池水面中多插竹木条等,为雌螺提供产卵场所。鲤鱼、罗非鱼、鳖都吃食幼螺,可以投放点白鲢鱼种;故放螺前应用药物除害。排、进水口应拦挡密眼网,防止螺随水漂走。

2.螺的放养。放养密度应根据水源、饵料、管理条件以及苗种大小和计划收获规格等条件确定。一般每平方米可放刚孵出的幼螺5000个左右;20d长至3g左右可稀疏为2000个左右;以后又可随螺体长大而酌减稀放;也可一次放足,随个体长大,逐步捕大留小。 螺体规格不一,摄食能力也不一样,有条件的地方,应将不同规格的螺分开饲养,以求其摄食均匀,同步生长。

3.投喂饵料。日投饵总量,一般为螺总重量的10%左右,其中精料为螺总体重0.5%以上,青饲料以满足其摄食需要而定。饲料要求新鲜不腐败变质。青饲料与精饲料同时投喂时,可先投喂青饲料,待其基本吃光,再投喂精饲料。福寿螺忌光线直射,白天沉入水底或躲在阴暗处,晚上浮到水面活动摄食。因此,投饵应在傍晚进行。

福寿螺为什么不能吃呢(福寿螺放在我国为何都没人吃)(5)

4.水质管理。福寿螺的食量较大,排泄物多,池水易腐败变质,因此,水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为了保证螺能持续快速生长,要经常换水,以保持水质清新。水质恶化时螺生长减慢,甚至死亡。有条件的地方,可使养殖水域保持微流水效果最佳。静水养殖一般7d左右换一次水。

5.孵化。为了提高螺卵孵化率及便于强化幼螺培育,须将卵块集中孵化。方法是在孵化池(或幼螺培育池)水面上20—30cm,平架设一竹箔(上有许多小孔),将卵块平铺于箔上。卵块上盖有遮荫物(如树枝等),防止烈日曝晒。幼螺孵出后落入水中,开始摄食生长。

6.除害防逃。鼠类及黄鼠狼对福寿螺的危害较重,鼠类特别善于吃靠近水边的螺,故要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同时应随时检查排进水口处设置的密栏栅牢固程度,防止螺随水而走。

福寿螺为什么不能吃呢(福寿螺放在我国为何都没人吃)(6)

四、福寿螺的相关报道

北京有两人吃过“麻辣福寿螺”、“凉拌螺肉”两道“美味”后,被诊断为“广州管圆线虫病”。病人出现了持续两周的头痛,严重的时候头部不能受到任何震动,走路、坐下、翻身的时候头痛得更厉害,同时觉得颈部僵硬、活动受限,还伴有发烧、乏力等症状。经过医院专家的详细检查后,一致诊断为“广州管原线虫病”。华南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介绍,每只福寿螺含广州管圆线幼虫多达3000至6000条。轻度感染者会有轻度的头痛以及低热,严重者会有较重的神经系统病变。确诊后以丙硫咪唑等药物进 行治疗。建议食用过福寿螺等螺类的人,如果出现异常反应和不适,应尽快就诊。湖南永州农田近期也有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