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明(信铭斋主),湖北红安人,硕士,研究员,武汉大学中国女书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女书艺术学会副会长、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华夏万里行书画家协会副会长、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十届湖北省优秀政协委员、湖北省政协书画室副主任、十一,十二届民盟湖北省委文化委员会副主任、民盟湖北艺术院副院长、湖北鹰台画院院长、湖北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画研究会主席团成员兼女书专门委员会主任、湖北省书画家协会秘书长、湖北省董必武思想研究会理事、中红会湖北工作委员会会副主任、武汉书法家协会理事兼榜书委员会主任、武汉市汉阳区文联副主席、武汉弘文书画院顾问。现已编入中国当代水墨画风云人物。(习画,师从著名海派国画大师张岚石老先生)

陈永明书画(书画家陈永明别具匠心)(1)

2006年女书作品“顺”在全国(河南)女书书法邀请展中获金奖并被收藏;2007年女书作品“凤凰于飞中部崛起”参加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展;

陈永明书画(书画家陈永明别具匠心)(2)

2005年“关于中国女书”一文在《武汉书法》杂志上发表;“对中国女书书法的看法”发表在《女书网》、《湖北书画艺术》等网上。

陈永明书画(书画家陈永明别具匠心)(3)

2006年研究论文“论信息时代女书的开发、保护和利用”在全国女书学术研讨会上得到专家一致好评。书画作品在《书法导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城市情报》、《湖北画报》等刊登。作品被多家省博物馆和海内外收藏;

陈永明书画(书画家陈永明别具匠心)(4)

2007年编辑了全国第一本规范的女性工具书《女书通》任副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12月女书作品“读圣”为遴选出的优秀作品之一在“在共和国旗帜下成长——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湖北省画院优秀作品展览”展出(湖北省文化厅主办、湖北省美术院承办);

陈永明书画(书画家陈永明别具匠心)(5)

2010年国际女书书法艺术巡展《借虚事指点实事,托古人提醒今人》获银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湖南省文化厅、永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江永县委、县政府等单位承办,中国书法家协会、武汉大学中国女书研究中心、中南民族大学女书文化研究中心等单位支持),(参展国家和地区: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等)。2010年曾随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曾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陈永明书画(书画家陈永明别具匠心)(6)

2010年台湾工商建设研究会和中华文化教育学会的邀请,大陆46位书画名家到台湾台北市议会参加辛亥百年纪念活动,女书作品《君子九思》亲赠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得到他由衷的赞叹。

陈永明书画(书画家陈永明别具匠心)(7)

2012年3月9日作品发表在人民政协报上。2015年3月9日女书作品“紫气东来”在中国食文化表彰大会书画交流比赛中荣获金奖。

陈永明书画(书画家陈永明别具匠心)(8)

聪慧勤奋的结果

宫哲兵 : 武汉大学著名教授(女书发现者)

“女书”又名“女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种独特的女性文字符号体系。千百年来,只流传在湖南省江永县及其近邻一带瑶族妇女中,它靠母传女、老传少,一代代传下来。我1982年在湖南进行文化考察时发现,研究发掘至今已历经二十多年的历程。当年我怀着一种无比好奇的心情来到江永,因为听说这里的女人会写一种奇怪的字。没想到,从此,我便进入了一个闻所未闻的女书世界。

20年来,我踏遍了江永的山山水水,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但同时,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我出版了《女性文字与女性社会》、《女书通》等研究著作六本,发表论文五十余篇,主办过三届中国“女书”艺术展,在海外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过研究“女书”的学术讲演或展览。

1992年来,为加强对女书新传人的培养,我组织成立了武汉大学中国女书研究中心,作为抢救、保护、研究、传承女书的中心基地。陈永明先生对女书极为热衷,他师从于我,一起为女书的宣传和传承出谋划策并身体力行。他结合自身湖北楚天画院汉口分院院长的职业特色,大胆的用书法艺术的形式进行探索和实践,提出了“让女书有性别更有生命力”,并认为书法是传承女书的最好的方式之一。

女书文字书写起来呈长菱形,字体秀丽娟细,造型奇特,也被称为“蚊形字”。搜集到的近1000个字符,所有字符有点、竖、斜、弧四种笔划。作为我省中青年书画家的陈永明结合中国传统书法的底蕴用来书写女书,他勤奋的练习,认真的探索,大胆的求证,并虚心的求教一些书法界的老前辈,终有所成。我为他感到由衷的高兴。

陈永明书写女书借助于对书法笔锋的理解和运腕作书的深厚功底,其娴熟的书法笔法运用能力和谨严独特的空间造型能力都为其女书书法的创作,开拓了巨大思想空间和美学空间,实现了完美的转变和升华。他的女书作品《欢乐》在2001年(文化部、武汉大学)第一届中国女书艺术展获银奖;2004年代表湖北书画名家赴韩国访问,参加(韩国)亚细亚美术招待展,作品《中韩友谊》获奖并被收藏。作品《顺》2006年在全国(河南)女书书法名家邀请展中获金奖。2007年作品《凤凰于飞中部崛起》参加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展并被收藏,他也是第一位将女书书法艺术送上国家最高规格艺术殿堂展示的人。其书法作品在《书法导报》、《湖北日报》、《湖北画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城市情报》等上刊登。在编写的女书工具书《女书通》中任副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这些都与他的努力和聪慧是分不开的。

此文结束之前,除去我对永明能有今天书法成就的欣喜,我还是希望永明一如既往的聪慧下去,勤奋下去,为女书的传承发展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

陈永明书画(书画家陈永明别具匠心)(9)

回望千峰碧独具匠人心

姜一华:武汉书法家协会理事。

结集为志,是每个书画人的必然经历。或是别出心裁,或是编年录精,每一副作品都有深远的寓意和讲究,或是作者的得意之作,或为世人认可之精品。清兮浊兮,作者自有推断,世人亦会评价。然而,或精或拙,集子都是凝结了作者最大的希冀以及对艺术的赤诚火热。

晚,听闻陈永明先生的书画作品即将结集,便急切的索来观看。翻阅作品,心中自是一凛,清风茶香,佳作萦案,如是便蹉跎了一个良宵。

什么是书画?作为一个书画爱好者,对书画有着天然的研究兴趣。我的体会是:书画是一种最精练、最美好、最富于高品位的情操,从而又最富于能延拓的内涵的技法来表达人生感悟和人生哲理的艺术载体。书画与意、美、慧三者密不可分。

意,就是境界。就是书画所承载并反映出来的精神追求。书画无意即无神,技艺再精湛也是徒劳。当今书画界物欲横流,有一股不安分的急功近利的潮流。禅宗六祖讲得极为精辟:“邪人用正法,正法亦邪;正人用邪法,邪法亦正。”陈永明先生尊道贵德,胸中盈溢着浩然之气,他的哲学修养和人格情操,自作品中汩汩流出,不绝于缕。《石坚兰香》图写的是文人常用题材。用笔疏朗,着色淡然,巨石突兀,留白甚多,清爽之极。初观使人怡然。细细品味,却有另一番滋味涌进心头。详观之,石之用笔老辣,力量雄硬,寥寥数笔,看似无意,大石生成。兰之布局,层次玄妙,一兰居石上,二兰卧石尾。石上兰草迎风劲舞,石下兰花蓄势待发,画面上的留白似弥漫着淡极而馨之兰香,回味悠长,尽得香远益清之深意,令人称妙。此画实为写石兰却深蕴着“宁静致远”、“咬定青山”的高雅人生态度和清风脱俗的道德情操。境界之高远,非常人所能及。石坚兰香,好一个热血男儿,好一个清风傲骨。

美,就是和谐。席勒在《美育书简》中说:“在美的观照中,心情是处在法则与需要之间的一种恰到好处的中途。”美就是感性和理性交融的境界。优秀的书画作品往往追求情和理的高度相融,这种相融就是和谐,就是美。不美,不能称之为书画,书画既是一种文字符号的表达,又是一种感觉符号的延伸。永明先生深解其味。他虚心拜著名画家张岚石老先生为师,潜心育美。并经常和湖北的画友们交流切磋,锤炼美感。这使他得以将书画同视觉,同感觉联合起来,以至有了听觉和嗅觉,不仅能看到书画表达的事物外形,而且能深刻了解书画所揭示的内涵,构成了外形同内涵高度统一的书画情景,扣人心弦,发人深省。他笔下的墨竹则尽显其对美的认知、感悟和升华。其竹墨分五彩,单纯用墨,不选他色。而行笔布局一改传统的单竹成画之风,多用数竿一簇,铺满纸面,五笔成一枝,四杆立天地,叶茂根深,蔚然成林,生机盎然,活力四射。作者将和谐团结之美跃然纸上,不走传统的独行清高路线,而是通过竹之间的和睦共存,在布局、疏淡和着色上下足功夫,达到了和谐统一。数众而不凌乱,枝繁却不慌张,叶丰全无滞感。朗月照竹林,心底无世俗。美哉,若饮仙露;美哉,如沐春风。

慧,就是技法和创新。慧最基础的是技法的传承,最要紧的是思维的原创性。法国雅克马利坦在《艺术的创造性直觉》里指出:“艺术是在经验和想象基础上对事物进行直接的把握。”临池之力,推敲之功,浮想联翩,夜不成眠,最后孕育出的苦难与丰硕才能称得上书画之慧。陈永明先生学书三十有年矣。其行书宗二王,章草法过庭,行篇法度有舒同先生遗风。字里行间育真我本性,率朴雄俊,若满斛珍珠,特色独彰。尤其引人注目的他的女书作品。1992年永明先生师从“女书第一人”宫哲兵教授学习女书理论研究,曾多次深入湘南采风写生,并积极参加全国性的女书文化研讨会,这些都为他更好的进行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终于,他的女书作品《凤凰于飞中部崛起》得以入选全国第八届艺博会,从而弥补了多年来艺博会上没有优秀女书作品的缺憾。再看其女书新作《海纳百川》,这幅书法线条流畅,中锋柔韧,尽得女书婉转悠扬之美。细细观之,若以妙龄少女正舞动腰肢,迎面款款走来,怎能让人不心荡神驰。书者运笔之妙存乎一心,平日功力略见一斑。永明之女书多用枯笔,肥硕壮美,存在着一种沧桑醇厚的原生态韵律感,迤逦而不失端庄,庄重而不缺柔媚,字里行间有金石之气,结字布局存篆隶笔意,其神韵仿若公孙大娘舞剑。这使得他同其他的女书书写者区别开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写法。我认为这就是永明先生在书法艺术上的“慧”。取之绵绵,用之不竭。我是怀着兴奋与激动的心情写就上述文字的。合上集子,闭目静思,获益良多。衷心的祝愿陈永明先生多出新作,在书画领域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陈永明书画(书画家陈永明别具匠心)(10)

最是文人不自由

沈必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我不认识陈永明,虽然在这样那样的场合都耳闻过他,但终究没有缘分见面。最近见到他,大出我的逆料——他降尊纡贵,作为共和国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后代和中青年书画家再三通过家兄、家父辗转托话,邀我为他新近出版的大作做平心之论,并在勐海之春的至醇茶香中,告知我已经约得湖北美术院院长董继宁先生、武汉大学女书研究专家宫哲兵教授的文稿,实觉惶恐。

长在红旗下,我当然热切的盼望与陈先生一晤,半为他的特殊身份,半为他执着的相托。陈先生与我通话多次,身处同城,聚会却并不易。冬去春来,十井的茶饼香了,我们才有了一次近距离的接触。

他年近半百却面如朗月,待人接物谦逊涵泳。如果说他的先辈董老是革命家兼文人,那陈永明先生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地地道道的文人作派。他擅长书画,写一手潇洒的兰草。又不囿于传统的书法水墨,专攻新近发现的女书,尤有造诣。八艺节组委会专门收藏他的女书杰作——《凤凰于飞中部崛起》,令人拍案叫绝。《艺术与投资》杂志因为他的影响与成就,发表了对他的专版访谈,我还在应接不暇,陈先生且不断在饮啜品茗间袖出奇石宝玉让我欣赏玩鉴,是真才子自风流,可见一斑。

陈先生兼许多的社会职务,在文教卫系统承担着举足重轻的担当。一个才能卓越的人是社会各界争相争取的财富,作为文人本色的他,我以为这一定不是他的初衷。哪一个文人不是喜欢坐拥书城作逍遥自在的游戏呢?此事未许关兴废,但书斋之不见容于社会,在现实世界里却是俯仰皆是。陈先生的社会担当,或许有拼命为的冲动,或许有无奈为的苦恼,更或有无可为的尴尬,而我则担心,他的艺术才能会被这许多纠集纷扰的事务所消磨。

陈先生执着的选择女书作为他书法创作的载体,这是他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书法家的地方。为此,我们一边品着泛着琥珀颜色的普洱,一边漫无边际地聊着。

“你怎么会选择女书呢?”

“传统书法出现的大师太多了!”

“喔,是吗?”

坐在一旁的魏杰有些不解。

“陈先生或许是想选择做一个有意义的书家。”

“什么意思?”

魏杰的发问显得有些急迫。

“对传统的超越显然在当下缺少足够的氛围,那种对技术的重复与放大,应该说和当下社会完全殊隔。”

“这是个捷径”。

陈先生笑了。

又一茬没一茬的谈话被笑声淡化,可在我看来,陈先生是在担负使命,他就是要弘扬女书,发掘传统非物质文化在书法创作上的可能性。

一个文人走出书斋,就不再有任何属于他的自由,包括他笔下潇洒的兰草、坚劲的竹子、奇诡的女书,他选择了,做了,无怨无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