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歌 ——荆轲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壮士一去兮又复还(风萧萧兮易水寒)(1)

荆轲先秦一位很牛的刺客,他是个执着于剑术的男子,时常与盖聂(世人尊称“剑圣”,佩剑“渊虹”)这样的剑客高手谈论剑术。若不是生在乱世,他绝不会选择做一个刺客,或许,他会成为侠士。

荆轲,在我们的印象中,应该只是停留在荆轲刺秦这个故事上。那么今天就来讲讲这个刺客,荆轲刺秦的故事。

荆轲先秦一位很牛的刺客,他是个执着于剑术的男子,时常与盖聂(世人尊称“剑圣”,佩剑“渊虹”)这样的剑客高手谈论剑术。若不是生在乱世,他绝不会选择做一个刺客,或许,他会成为侠士。

荆轲,在我们的印象中,应该只是停留在荆轲刺秦这个故事上。那么今天就来讲讲这个刺客,荆轲刺秦的故事。

壮士一去兮又复还(风萧萧兮易水寒)(2)

在这个故事其实不止荆轲一人,还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叫高渐离。

高渐离是一个击筑高手。(筑:弦乐,与古筝、琴相似,用竹击打发声。)而且是有文献记载的击筑高手。

就是因为高渐离击筑出神入化,有一天高渐离在酒肆里击筑,筑音吸引那位在集市上悠闲走着的荆轲。荆轲停下脚步,听着曲中流露出的情感。

荆轲登上酒肆,看到一位素衣男子,虽是初见,但却如故,仿佛这个人的音容笑貌都让荆轲觉得熟悉。所谓知音便是如此,无须曾经相识,只要此刻相见就好。

壮士一去兮又复还(风萧萧兮易水寒)(3)

两人相见后,就一发不可收拾。所谓人生难得一知己,而且能在乱世中遇到知己,真的是他们的幸运。荆轲是一个歌手,高渐离是一个击筑手,几乎每天都在酒肆里高歌,喝一会儿酒,唱一曲,时而欢喜,时而痛哭,引得众人回眸,可二人却全然不在乎。

这样的日子,就因为一个人而打破了,他就是燕国太子丹。太子丹在秦国做个人质,知道亲王的野心,太子丹就想出一个计策,那就是刺杀亲王。但是需要找一个刺客高手,可是全天下,谁有这样的能力呢,唯有荆轲。

在太子丹再三的恳求下,荆轲同意,虽然荆轲答应,但是他却不是为燕国,而是为天下。

荆轲犹豫再三还是把这件事告诉好友知己高渐离,高渐离知道荆轲决定的事情再怎么劝说也是不可能的,最后只能表示支持。

壮士一去兮又复还(风萧萧兮易水寒)(4)

临行前,燕国太子与百官来为荆轲送行。

高渐离击筑,荆轲在寒风中高歌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明知道是死路一条,却毅然向前,无惧畏惧。

一段唱完,仰天长叹,望见天边出现的一道长虹。高渐离心中更悲伤,筑声越来越激昂。

这时,荆轲又唱道:“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这句话在这个故事中也是存在的。与荆轲一起去的秦国还有一个人,他就是秦舞阳,秦舞阳的剑术和胆魄都不如荆轲的一半。

那日两人一同入秦宫,进入大殿后,秦舞阳忽然脸色微变,目光中透露着胆怯,这些都被秦王看在眼里。所以说结果也就不用多少说,刺秦失败,荆轲血洒大殿。

更可笑的是,燕王知道失败后,怕被秦国所灭,就把太子丹杀死,为平息秦王的怒火。然而最终的结局依然是亡国。

壮士一去兮又复还(风萧萧兮易水寒)(5)

高渐离不愿苟且地活着,国家也亡了,到处都是残垣断壁,自己唯一的好友知己也死去了。他原本可以选择隐居山林,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可是他没有,而是选择一条不归路,他要去实现荆轲没有实现的,对的,他也要去秦宫,刺杀秦王。

然而,高渐离到达秦国来到秦宫,秦王并没有杀死他,而是熏瞎他的眼睛,关在咸阳宫,日日为王公贵族击筑。

高渐离接受不了这种日子,一次,他将灌满铅的筑,砸向秦王。其实这是他为自己死的一个借口。所以,高渐离走向好友走的路,血洒宫殿。

壮士一去兮又复还(风萧萧兮易水寒)(6)

冬日的易水(易水:水名。在 河北省 西部。源出 易县 境,入 南拒马河 。)淡蓝色的河水透着寒气。想想荆轲与高渐离诀别时,到底忍受着多么大的痛苦?那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夹杂着多少无可奈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