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擇(治择),◆刪改潤色○[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山谷下》:“欲波瀾之闊去,須於規摹令大,涵養吾氣而後可規摹既大,波瀾自闊,少加治擇,功已倍於古矣”,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请测算你的靶心率?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请测算你的靶心率(睪擇090)

请测算你的靶心率

治擇(治择),◆刪改潤色。○[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山谷下》:“欲波瀾之闊去,須於規摹令大,涵養吾氣而後可。規摹既大,波瀾自闊,少加治擇,功已倍於古矣。”

擇嘴(择嘴),◆謂飲食挑剔。○[沙汀]《選災》:“啥年辰呵!只要把肚皮塞得飽就算萬幸!難道還擇嘴麼?”

擇執(择执),◆選擇善事而執着行之。語出《禮記‧中庸》:“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清][陳確]《答性教問》:“是故擇執之中必有從容,從容之中不廢擇執。”

擇音(择音),◆選擇善音。一說謂選擇蔭庇之處。○《左傳‧文公十七年》:“鹿死不擇音。”○[楊伯峻]注:“音,古有二解。○[孔]([孔穎達])疏引[服虔]云:‘鹿得美草,呦呦相呼;至於困迫將死,不暇復擇善音,急之至也。’此讀音如字。○[杜]([杜預])注:‘音,所茠蔭之處。古字聲同,皆相假借。’此讀音為蔭。○《莊子‧人間世篇》云:‘獸死不擇音,氣息茀然。’則[先秦]人實解音為聲音。○《後漢書‧皇甫規傳》載其上疏自訟云:‘臣雖汙穢,廉潔無聞。今見覆沒,恥痛實深。○《傳》稱“鹿死不擇音”,謹冒昧略上。’亦以音為聲音,則[服]說合本義。”○[晉][左思]《吳都賦》:“菈擸雷硠,崩巒弛岑;鳥不擇木,獸不擇音。”○[晉][左思]《魏都賦》:“栖者擇木,雊者擇音。”

擇要(择要),◆選擇重要的。○[郭沫若]《羽書集‧後方民眾的責任》:“前方的情形想來是各位所關心的,因此我想擇要的向各位報告一下。”◆补证条目■选择重要的。○《朱子语类》卷十:“大抵爲學老少不同:年少精力有餘,須用無書不讀,無不究竟其義,若年齒向晚,却須擇要用功,讀一書,便覺後來難得工夫再去理會;須沉潛玩索,究極至處可也。”

擇言(择言),◆1.選擇適當的話。○《國語‧晉語九》:“擇言以教子,擇師保以相子。”○《戰國策‧魏策二》:“酒酣,請[魯君]舉觴。○[魯君]興,避席擇言曰:‘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曰: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上‧詞采》:“無論生為衣冠、仕宦,旦為小姐、夫人,出言吐詞當有雋雅雍容之度,即使生為僕從,旦作梅香,亦須擇言而發,不與凈、丑同聲。”○[李劼人]《大波》第一部第九章:“他高興時候,也和煩惱時候一樣,有點口不擇言的。”◆2.敗言或不合法度的議論。◆补证条目■败言或不合法度的议论。擇,通“殬”。○《孝经·卿大夫》:“口無擇言,身無擇行。”○《后汉书·第五伦传》:“在鄉曲無苞苴之嫌,步朝堂無擇言之闕。”○又《马援传》:“龍伯高敦厚周慎,口無擇言,謙約節儉。”

擇選(择选),◆選擇。○《三國志‧吳志‧甘寧傳》:“[羽]號有三萬人,自擇選銳士五千人,投縣上流十餘里淺瀨,云欲夜涉渡。”○[唐][韓愈]《黃家賊事宜狀》:“仍為擇選有材用威信諳[嶺]南事者為經略使,處理得宜,自然永無侵叛之事。”○[李大釗]《新舊思潮之激戰》:“公共結合以外,他們還有自己本着他專究的學理、選擇的問題。”

擇席(择席),◆謂換個地方睡就睡不安穩。○《紅樓夢》第七六回:“誰知[湘雲]有擇席之病,雖在枕上,只是睡不着。”

擇脱,◆挣脱;摆脱。○《醒世姻缘传》第八三回:“要算計回家祭祖,又慮寄姐没處着落,且怕素姐堅意同行,不能擇脱;待要不回山東,徑往任所,家中的産業却也要料理個安穩,况且一個爺娘的墳墓怎好不别而行?”

擇嗣(择嗣),◆選擇繼承人。○[宋][曾鞏]《太祖皇帝總序》:“[太祖]明於大計,以屬天下;[漢祖]擇嗣不審,幾墜厥也。”

擇善固執(择善固执),◆對認為正確的事就堅持執行。○[上官鼎]《陽光三疊》第二九章:“擇善固執,未始不是一件好事!”參見“擇執”。

擇善而行(择善而行),◆謂選擇有益的事去做。○[唐][魏徵]《十漸不克終疏》:“此直意在杜諫者之口,豈曰擇善而行者乎?”

擇善而從(择善而从),◆選擇其中好的依從他。○《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晉][范寧]《<春秋穀梁傳>序》:“夫至當無二,而三《傳》殊說,庸得不棄其所滯,擇善而從乎?”[唐][張九齡]《敕議放私鑄錢》:“且欲不禁私鑄,其理如何?公卿百僚,詳議可否,朕將親覽,擇善而從。”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清廷預備立憲‧立憲紀聞》:“遊歷各國,考求政治,以期擇善而從。”○[謝覺哉]《不惑集‧不合理的現象應該成為過去了》:“歷史上總是把‘反省’、‘擇善而從’、‘與人為善’作為美德,而把假權徇私懸為大戒。”

擇肉(择肉),◆謂選取禽獸為射獵的對象。○[漢][司馬相如]《上林賦》:“射游梟,櫟蜚遽;擇肉而後發,先中而命處。”后亦謂選取吞噬對象。○[漢][張衡]《東京賦》:“[嬴氏]搏翼,擇肉西邑。”○[金][元好問]《雁門道中書所見》詩:“食禾有百螣,擇肉非一虎。”

擇日(择日),◆選擇吉利日子。○《禮記‧曾子問》:“擇日而祭于禰,成婦之義也。”○[孔穎達]疏:“謂選擇吉日,婦親自執饌以祭於禰廟。”○《漢書‧韓信傳》:“今拜大將如召小兒,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南史‧到彥之傳》:“斂竟便葬,不須擇日。”○《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匡超人]﹞正要擇日回家,那日[景蘭江]走來候候,就邀在酒店裏喫酒。”

擇人(择人),◆選擇適當的人。○《左傳‧昭公七年》:“故政不可不慎也,務三而已:一曰擇人,二曰因民,三曰從時。”○[漢][劉向]《說苑‧雜言》:“是以君子擇人與交,農人擇田而田。”○《花月痕》第七回:“其實[采秋]乘此機會,要擇人而事,不理舊業。”○[鄭振鐸]《桂公塘‧黃公俊之最後》:“當許多新的大姓富戶出現於各地,擇人以噬的時候,農民們卻不得不移其愛戴之心,而表示出厭惡與反抗的了。”

擇取(择取),◆選擇取用。○《荀子‧君道》:“必謹志之而慎自為擇取焉。”○[宋][蘇轍]《乞再舉臺官狀》:“伏乞特出聖旨下本臺及兩制,分舉八員,陛下擇取四人用之。”○[金][王若虛]《論語辨惑四》:“[晦庵]擇取眾說,頗為精簡。”○[魯迅]《書信集‧致孫用》:“蒙寄譯詩,甚感。但極希望先生許我從中擇取四首,於《奔流》中發表,餘二首附回。”

擇配(择配),◆選擇配偶。○《水滸傳》第一一○回:“[段三娘]從小不循閨訓,自家擇配。”○《老殘游記》第十四回:“我們辦這件事,當分個前後次第,以替他贖身為第一步,以替他擇配為第二步。”

擇木(择木),◆1.謂鳥獸選擇樹木栖息。常用以比喻擇主而事。○《左傳‧哀公十一年》:“﹝[孔子]﹞命駕而行,曰:‘鳥則擇木,木豈能擇鳥?’”[晉][左思]《吳都賦》:“菈擸雷硠,崩巒弛岑;鳥不擇木,獸不擇音。”○《北史‧萬俟普可朱渾元等傳論》:“[神武]招攜,理殊納叛;諸將擇木,情非背恩。”○《三國演義》第三回:“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劉紹棠]《地母》:“原市委書記[楊仲芳]跟他是老戰友;但是,為了做官、保官和升官,只有良禽擇木而栖了。”◆2.喻選擇官職。○[晉][潘岳]《西征賦》:“夕獲歸於都外,宵未中而難作;匪擇木以棲集,尟林焚而鳥存。”○[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李弘度]常歎不被遇。○[殷揚州]知其家貧,問:‘君能屈志百里不?’[李]答曰:‘《北門》之歎,久已上聞。窮猿奔林,豈暇擇木?’遂授[剡縣]。”

擇毛兒(择毛儿),◆猶言吹毛求疵。如:倘或說走了嘴,立刻就有人擇毛兒。

擇鄰(择邻),◆選擇好的鄰居。○[漢][劉向]《列女傳‧鄒孟軻母》:“[鄒][孟軻]之母也,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遊為墓間之事,踴躍築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乃去,舍市傍。其嬉戲為賈人衒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也。’復徙舍學宮之傍,其嬉遊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此為[孟母]三遷擇鄰事,後世所云“擇鄰”多本此。○[三國][魏][何晏]《景福殿賦》:“嘉[班妾]之辭輦,偉[孟母]之擇鄰。”○[唐][白居易]《欲與元八卜鄰先有是贈》詩:“每因暫出猶思伴,豈得安居不擇鄰?”[宋][蘇軾]《崔文學甲攜文見過賦一篇示志舉》詩:“自言總角歲,慈母為擇鄰。”參見“三遷”。

擇決(择决),◆挑選。○[清][唐甄]《潛書‧主進》:“惟知賢者乃能用賢,得知賢者為用賢之人,使擇決眾之所舉,所以用其長也。”

擇交(择交),◆1.選擇邦交。○《戰國策‧趙策二》:“安民之本,在於擇交。擇交而得,則民安;擇交而不得,則民終身不安。”◆2.選擇朋友。○[唐][白居易]《寓意》詩之三:“窮通尚如此,何況死與生;乃知擇交難,須有知人明。”○[清][陳夢雷]《絕交書》:“知人實難,擇交匪易。”

擇吉(择吉),◆選擇吉日。舊時凡遇祭祀、婚嫁、安葬、商店開業等大事,都選吉利日子舉行。○《魏書‧肅宗孝明帝紀》:“有司可豫繕國學,圖飾聖賢,置官簡牲,擇吉備禮。”○《三國演義》第十六回:“即便送女到[壽春],另居別館,然後擇吉成親。”○[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三:“復業方面的經費差不多了,客戶也聯係上了,最近就要擇吉開張。”

擇婚,◆选择婚姻对象。○明沈璟《双鱼记·观鱼》:“奴家邢氏,小字春娘。慈親自幼擇婚,許歸舅氏;嚴父今方需次,未遣宜家。”

擇行(择行),◆敗壞的德行或不合法度的行為。○《孝經‧卿大夫》:“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漢][應劭]《風俗通‧過譽‧太原周黨》:“身無擇行,口無擇言,脩身慎行,恐辱先也。”○《北齊書‧許惇傳》:“子[文紀],[武平]末度支郎中。○[文紀]弟[文經],勤學方雅,身無擇行,口無戲言。”

擇官(择官),◆1.挑選官職。○《韓詩外傳》卷一:“任重道遠者,不擇地而息;家貧親老者,不擇官而仕。”◆2.謂挑選官員。○[晉][干寶]《晉紀總論》:“選者為人擇官,官者為身擇利。”○[宋][葉適]《上孝宗皇帝札子》:“今也任職則以人為可廢,擇官則為人之餌。”

擇婦(择妇),◆選擇妻子。○《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亮]子[瞻],嗣爵”[裴松之]注引[晉][習鑿齒]《襄陽記》:“[黃承彥]者,高爽開列,為[沔]南名士,謂[諸葛孔明]曰:‘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色,而才堪相配。’[孔明]許,即載送之。時人以為笑樂,鄉里為之諺曰:‘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唐][韓愈]《扶風郡夫人墓志銘》:“為公子擇婦,宜莫如[盧氏]。”

擇福宜重(择福宜重),◆選擇吉福之事應取重的。語出《國語‧晉語六》:“擇福莫若重,擇禍莫若輕。”○《舊五代史‧唐書‧朱友謙傳》:“[晉王]雖推心於我,然懸兵赴援,急難相應,寧我負人,擇福宜重。”

擇對(择对),◆擇配。選擇婚姻對象。○《後漢書‧逸民傳‧梁鴻》:“同縣[孟氏]有女,狀肥醜而黑,力舉石臼,擇對不嫁,至年三十。父母問其故,女曰:‘欲得賢如[梁伯鸞]者。’[鴻]聞而娉之。”

擇定(择定),◆選定。○[清][黃六鴻]《福惠全書‧蒞任‧清號件》:“擇定空日查比。”○《兒女英雄傳》第二四回:“便一面擇定日子,先給[何]老夫妻墳上砌牆栽樹。”○[許地山]《無法投遞之郵件‧答寒光》:“領導革命從事革命的人,應當擇定手段。”

擇地(择地),◆1.選擇處所。謂行動慎重。○《韓詩外傳》卷一:“任重道遠者,不擇地而息;家貧親老者,不擇官而仕。”○《漢書‧馮奉世馮參傳贊》:“[宜鄉侯][參]鞠躬履方,擇地而行,可謂淑人君子。”◆2.謂退隱。○《後漢書‧第五倫傳》:“素性懦怯,位尊爵重,拘迫大義,思自策厲;雖遭百死,不敢擇地,又況親遇危言之世哉!”

擇處(择处),◆I選擇處身之境。○[宋][岳飛]《奉詔移偽齊檄》:“掛今日之逆黨,連千載之惡名。順逆二途,蚤宜擇處。兵戈既逼,雖悔何追!”◆II選擇處所。○《孔子家語‧六本》:“夫君子居必擇處,遊必擇方,仕必擇君。”○[漢][劉向]《說苑‧雜言》:“吾聞君子居必擇處,游必擇士。居必擇處,所以求士也。”

擇車(择车),◆經過挑選的戰車。○《墨子‧明鬼下》:“[武王]以擇車百兩,虎賁之卒四百人,先庶國節窺戎,與[殷]人戰[牧]之野。”○[孫詒讓]間詁:“擇車,猶《呂氏春秋》云簡車、選車。”一說擇、革音近,擇車即革車。○《孟子‧盡心下》即作“[武王]之伐[殷]也,革車三百兩,虎賁三千人”。

擇菜(择菜),◆1.采摘野菜。○《莊子‧讓王》:“[孔子]窮於[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糝,顏色甚憊,而弦歌於室,[顏回]擇菜。”○《呂氏春秋‧慎人》:“[孔子]弦歌於室,[顏回]擇菜於外。”◆2.剔除蔬菜中不能吃的部分,揀取可吃的部分。

擇不開(择不开),◆1.分解不開。如:線亂成了一團,怎麼也擇不開了。◆2.擺脫不開;抽不出身。如:一點兒工夫也擇不開。

擇兵(择兵),◆簡選精兵。○《漢書‧武帝紀》:“朕將巡邊垂,擇兵振旅。”

以人擇官(以人择官),◆根據人的才能選授適當的官職。○《三國志‧魏志‧杜恕傳》:“中朝苟乏人,兼才者勢不獨多。以此推之,知國家以人擇官,不為官擇人也。”

選擇(选择),◆1.挑選;選取。○《墨子‧尚同中》:“是故選擇天下賢良聖知辯慧之人,立以為天子。”○《史記‧滑稽列傳褚少孫論》:“選擇賢材。各任之以其能,賞異等,罰不肖。”○[唐][杜牧]《代人舉蔣係自代狀》:“伏以封還詔書,駮正時事,職業實重,選擇宜精。”○《警世通言‧宿香亭張浩遇鶯鶯》:“我止有一女,所恨未能選擇佳婿,若早知,可以商議。”○[陳毅]《向秀麗歌》:“你學會了在緊要關頭進行選擇,愛護人民的事業重於愛護自己。”◆2.指揀選吉利日子。○《儒林外史》第三六回:“我少年時也知道地理,也知道算命,也知道選擇。”參見“選日”。

詳擇(详择),◆1.審察采擇。○《後漢書‧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帝嘗幸苑囿離宮,后輒以風邪露霧為戒,辭意款備,多見詳擇。”○[唐][張九齡]《論教皇太子狀》:“臣伏願詳擇典故,徵用名賢,執經勸學,朝夕從事。”○[宋][王安石]《本朝百年無事札子》:“嘗試為陛下陳其一二,而陛下詳擇其可,亦足以申鑒於方今。”◆2.審慎選擇。○《梁書‧張緬傳》:“此曹舊用文學,且居鵷行之首,宜詳擇其人。”○[唐][韓愈]《送孟秀才序》:“京師之進士以千數,其人靡所不有,吾常折肱焉,其要在詳擇而固交之。”

無擇(无择),◆I1.不用挑選;沒有區別。○《墨子‧大取》:“斷指與腕,利於天下相若,無擇也。”○[張純一]集釋:“言指與腕在己雖有擇,苟利天下,則……無暇為指小腕大之擇也。”○《墨子‧節葬下》:“‘我有是人也與無是人也,孰愈?’曰:‘我有是人也,與無是人也,無擇也。’”◆2.無失誤或不妥的地方。《周書‧王德傳》:“[德]性厚重廉慎,言行無擇。”◆II人名。上古隱士。○《莊子‧讓王》:“[舜]以天下讓其友北人[無擇]。北人[無擇]曰:‘……欲以其辱行漫我,吾羞見之。’因自投[清冷]之淵。”○[成玄英]疏:“北方之人,名曰[無擇],[舜]之友人也。”○[郭慶藩]集釋引[俞樾]曰:“﹝《廣韻‧入德》﹞‘北’字注:‘古有[北人無擇]。’則[北人]是複姓,《漢書‧古今人表》作‘[北人亡擇]’。”◆2.人名。[春秋]時[魏]之賢人。姓[田],字[子方]。○《莊子‧田子方》:“[文侯]曰:‘[谿工],子之師邪?’[子方]曰:‘非也,[無擇]之里人也。’”[成玄英]疏:“[谿工]是[子方]鄉里人也。”

推擇(推择),◆推舉選拔。○《史記‧淮陰侯列傳》:“始為布衣時,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南朝][宋][鮑照]《謝永安令解禁止啟》:“邀世逢辰,謬及推擇,恩成曲積,榮秩兼過。”○[宋][梅堯臣]《賜書》詩:“善經有意尊儒甚,推擇方知待士高。”○[清][惲敬]《新喻東門漕倉記》:“三代之時,自諸侯、卿、大夫、士皆其國人,而鄰長、里宰、酇長、鄙師,即同井廬以行相推擇者。”

天擇(天择),◆謂自然選擇。認為在生物進化過程中適者生存、不適者滅亡的學說。○[梁啟超]《新民說‧論合群》:“蓋深知夫處此物競天擇界,欲以人治勝天行,捨此術未由也。”○[魯迅]《墳‧人之歷史》:“天然之力,亦擇生物,與人擇動植無大殊,所異者人擇出人意,而天擇則以生物爭存之故,行於不知不覺間耳。”

算擇(算择),◆猶選擇。○《南史‧徐勉傳》:“[普通]末,[武帝]自算擇後宮《吳聲》、《西曲》女妓各一部,并華少,賚[勉],因此頗好聲酒。”

收擇(收择),◆選取。○[宋][歐陽修]《答陝西安撫使范龍圖辭辟命書》:“今奇怪豪雋之士往往蒙見收擇,顧用之如何爾。”

審擇(审择),◆審察選擇。○[清][李調元]《<勦說>序》:“考其同而辨其異,君子宜何如審擇。”○[嚴復]《譯<天演論>例言》:“用[漢]以前字法句法,則為達易,用近世利俗文字,則求達難,往往抑義就詞,毫釐千里。審擇於斯二者之間,夫固有所不得已也,豈釣奇哉!”[茅盾]《子夜》八:“這都是剎那間的事--快到不容[馮雲卿]有所審擇,有所決定。”◆补证条目■审察选择。○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二:“太祖御奉天門,謂侍臣曰:‘凡人之言,有忠諫者,有讒佞者……惟剛明者審擇於是非,取信於公論,不偏信人言,則讒佞之口可杜矣。’”

身無擇行(身无择行),◆謂一身行為遵循法則而無其他選擇。○《孝經‧卿大夫》:“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

取擇(取择),◆挑選。○[宋][范仲淹]《奏杜杞等充館職》:“今館閣供職員數至少,臣方敢上言。所舉雖多,皆搢紳有聞之士,更在朝廷取擇。”

棄擇(弃择),◆猶取捨。○[唐][孫過庭]《書譜》:“代傳[羲之]與[子敬]筆勢論十章,文鄙理疏,意乖言拙……非訓非經,宜從棄擇。”

品擇(品择),◆衡量選擇。○《紅樓夢》第七八回:“﹝[襲人]﹞這幾年從未同着[寶玉]淘氣,凡[寶玉]十分胡鬧的事,他只有死勸的,因此品擇了二年,一點不錯了。”

妙擇(妙择),◆精心選擇。○《隋書‧李敏傳》:“[開皇]初,[周宣帝]后封[樂平公主],有女[娥英],妙擇婚對。”○《新唐書‧李嶠傳》:“陛下誠用臣言,妙擇能者委之,莫不盡力效死矣。”

忙不擇價(忙不择价),◆匆忙中售貨要不了好價錢。○《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如今忙不擇價,豈不可惜。”

論擇(论择),◆選擇。論,通“掄”。○《逸周書‧皇門》:“乃方求論擇元聖武夫羞于王所。”

鹿死不擇廕(鹿死不择荫),◆見“鹿死不擇音”。

鹿死不擇音(鹿死不择音),◆指庇蔭的地方。音,通“陰”。鹿到了快要死的時候,不選擇庇蔭的地方。比喻只求安身,不擇處所。亦比喻情況危急,無法慎重考慮。○《左傳‧文公十七年》:“又曰:‘鹿死不擇音。’小國之事大國也,德,則其人也;不德,則其鹿也。鋌而走險,急何能擇?”[杜預]注:“音,所茠蔭之處,古字聲同皆相假借。”○[孔穎達]疏:“言鹿死不擇庇蔭之處,喻己不擇所從之國,欲從[楚]也。”○《後漢書‧皇甫規傳》:“傳稱:‘鹿死不擇音’,謹冒昧略上。”亦作“鹿死不擇廕-鹿死不擇廕”。○[明][袁宏道]《乞改稿三》:“不則,職之重命,必且重於官,鹿死不擇廕,微臣有褫,無以加焉,在台臺必有大不忍者。”

料擇(料择),◆選擇。○《新唐書‧李德裕傳》:“﹝[德裕]﹞又料擇伏瘴舊[獠]與州兵之任戰者,廢遣獰耄什三四,士無敢怨。”

良禽擇木(良禽择木),◆比喻賢者擇主而事。語本《左傳‧哀公十一年》:“鳥則擇木,木豈能擇鳥。”○[元][張憲]《行路難》詩:“[馬援]不受井蛙囚,[范增]已被重瞳誤。良禽擇木乃下棲,不用漂流歎遲暮。”○《三國演義》第三回:“[肅]笑曰:‘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練擇(练择),◆猶精選。○[漢][桓寬]《鹽鐵論‧復古》:“今者廣進賢之途,練擇守尉,不待去鹽鐵而安民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練字》:“是以綴字屬篇,必須練擇。”

口無擇言(口无择言),◆謂出口皆合道理,無需選擇。○《孝經‧卿大夫》:“口無擇言,身無擇行。”○[唐玄宗]注:“言行皆遵法道,所以無可擇也。”○《後漢書‧馬援傳》:“[龍伯高]敦厚周慎,口無擇言。”

口不擇言(口不择言),◆情急時說話不能選用恰當的言詞。亦指說話隨便。○《北史‧魏艾陵伯子華傳》:“性甚褊急,當其急也,口不擇言,手自捶擊。”○《朱子語類》卷九五:“修省言辭便是要立得這忠信,若口不擇言,只管逢事便說,則忠信亦被汩沒動蕩立不住了。”○[郭沫若]《蔡文姬》第一幕:“[周近]他居然這樣口不擇言,他怎麼能這樣說!”

考擇(考择),◆猶考選。○[宋][曾鞏]《尚書左右丞制》:“某明允忠篤,通于古今,列于廟堂以義陪朕,是用考擇以為選首。”○[宋][曾鞏]《請令州縣特舉士札子》:“以陛下之至明,孰敢不公於考擇?”

決擇(决择),◆抉擇,選擇。決,通“抉”,選取。○《荀子‧臣道》:“恭敬而遜,聽從而敏,不敢有以私決擇也。”○[楊倞]注:“不敢更私自決斷選擇也。”○[宋][陸游]《答劉主簿書》:“某所聞誠最淺薄,亦願再拜以進,惟足下與諸君子之所決擇。”○[清][黃叔琳]《<顏氏家訓節鈔>序》:“不揣譾陋,重加決擇,薙其冗雜,掇其菁英,布之家塾,用啟童蒙。”

精擇(精择),◆精選。○[宋][蘇舜欽]《杜公讓官表》:“至於小官,必當其任,況乎丞相之位……比於他官,尤當精擇。”○[金][王若虛]《諸史辨惑下》:“[溫公]自節《通鑑》以為更加精擇,削其繁蕪,斯固可矣,然亦時有太過處。”○[明][李東陽]《與錢汝謙書》:“屢得書札,所寄詩文,知造詣益深博,但辭旨浸衍,勢難精擇。”

謹擇(谨择),◆慎重選取。○《荀子‧王霸》:“故用國者,義立而王,信立而霸,權謀立而亡,三者明主之所謹擇也。”○《三國志‧蜀志‧先主傳》:“謹擇元日,與百寮登壇,受皇帝璽綬。”○[明][楊士奇]《請開經筵疏》:“蓋師友之臣,即他日輔導之臣,不可不謹擇。”

簡擇(简择),◆選擇。○《戰國策‧楚策二》:“[秦王]有愛女而美,又簡擇宮中佳翫麗好、翫習音者,以懽從之。”○[晉][葛洪]《抱樸子‧弭訟》:“夫婚媾之結,義無逼迫,彼則簡擇而求,此則可意乃許。”○[唐][韓愈]《燕河南府秀才》詩:“群儒負己材,相賀簡擇精。”○[宋][黃庭堅]《贈送張叔和》詩:“無可簡擇眼界平,不藏秋毫心地直。”○[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四:“[張皋文]《詞選》一編,掃靡曼之浮音,接《風》《騷》之真脈;附錄一卷,簡擇尤精。”

檢擇(检择),◆挑選。○《醒世恒言‧吳衙內鄰舟赴約》:“因是昨夜餓壞了,看見這飯,也不謙讓,也不檢擇,一連十數碗,喫個流星趕月。”

監擇(监择),◆審察選擇。○[南朝][宋][顏延之]《庭誥》:“敬慕謙通,畏避矜踞,思廣監擇,從其遠猷。”

急不擇言(急不择言),◆急得來不及選擇詞句。○[魯迅]《華蓋集‧忽然想到(十一)》:“‘急不擇言’的病源,並不在沒有想的工夫,而在有工夫的時候沒有想。”◆补证条目■急得来不及选择词句。○巴金《春》十五:“他心里十分难过,便急不择言地说:‘我决不会的。’”

急不擇途(急不择途),◆猶慌不擇路。○[清][蒲松齡]《聊齋志异‧張鴻漸》:“[張]是夜越莽穿榛,急不擇途;及明,困殆已極。”

急不擇路,◆急得来不及选择道路而乱跑。形容情势、心情非常紧迫。○罗章龙《椿园载记》:“润之亦认为,这些只是一时冲动,所谓‘急不择路’,此路未必走得通,但事已至此,欲罢不能,只好徐觅良途。”○宣文峋《茶山泪》第二章:“他连忙穿好衣服背上背夹子,一手提拐子一手砍刀,一时辨别不出喊声从哪个方向传来,急不择路,只好先往树林密处躲避。”

慌不擇路(慌不择路),◆慌裡慌張,顧不上選擇道路。○《水滸傳》第六一回:“﹝[盧俊義]﹞看看天色將晚,腳又疼,肚又飢,正是慌不擇路,望山僻小徑只顧走。”○《儒林外史》第八回:“﹝[王道台]﹞真乃是慌不擇路,趕了幾日旱路,又搭船走,昏天黑地,一直走到了[浙江][烏鎮]地方。”○[師飆][毛鐵]《金戈鐵馬少年時》第五章:“[金]兵隊伍慌不擇路,匆匆潰退。”

訪擇(访择),◆訪尋挑選。○[唐][韓愈]《順宗實錄二》:“諸色人中,有才行兼茂,明於理體者;經術精深,可為師法者;達於吏理,可使從政者:宜委常參官各舉所知。其在外者,長吏精加訪擇,具名聞奏。”

耳擇(耳择),◆用耳選擇所聞。意謂非禮勿聽。○[漢][揚雄]《法言‧修身》:“聖人耳不順乎非,口不肄乎善,賢者耳擇、口擇;眾人無擇焉。”○[李軌]注:“耳擇所聽,口擇所言。”○[汪榮寶]義疏:“非禮勿聽,是耳擇也。”

鵝王擇乳(鹅王择乳),◆水乳同置一器,鵝王僅飲乳汁而留其水。比喻擇其上乘精華。事見《祖庭事苑》卷五。○[清][錢謙益]《與素華禪師書》:“《宗鏡》刪訂,非鵝王擇乳不能具此心眼。”○[清][查慎行]《鶴雛和院長作》:“鵝王為擇乳,雞粒莫相爭。”

東床擇對(东床择对),◆謂擇婿。○[明][吳承恩]《壽胡母牛老夫人七秩障詞》:“東床擇對,得鳳舉之名英;中冓宣勞,勵雞鳴之至誠。”

導擇(导择),◆精選稻米。○《後漢書‧光武帝紀上》:“往年已敕郡國,異味不得有所獻御,今猶未止;非徒有豫養導擇之勞,至乃煩擾道上,疲費過所。其令太官勿復受。”

錯擇(错择),◆謂施展伎倆以索取。○《淮南子‧俶真訓》:“各欲行其知偽,以求鑿柄於世,而錯擇名利。”○[高誘]注:“錯,施也。擇,取也,求索也。言施其巧偽索顯榮也。”

抽擇(抽择),◆抽取選擇。○[清][唐孫華]《庚寅元日齋中讀書》詩:“卷帙分左右,千載得泝沿。抽擇隨吾意,菁英恣掇搴。”

持擇(持择),◆選擇;挑剔。○[宋][周煇]《清波雜志》卷六:“又云:‘六宮稱之曰韻,蓋時以婦人有標致者為韻。’[煇]曾以此說叩於[宣和]故老。答曰:‘雖當有語言、文字間或失持擇,恐不應直致是褻黷。’”[清][王士禛]《<四溟詩話>序》:“其聲律圓穩,持擇矜慎者,[弘正]之遺響也。”○《清史稿‧阿哈出傳》:“貢使至,使者不宜過持擇,召邊釁。”

程擇(程择),◆簡擇;挑選。○《文選‧張衡<西京賦>》“程巧致功,期不陀陊”[三國][吳][薛綜]注:“言皆程擇好匠,令盡致其功夫,既牢又固,不傾陊也。”

差擇(差择),◆選擇。○《新唐書‧班宏傳》:“又還[江][淮]兩稅,置巡院官,令[宏][滂]共差擇。”○[宋][蘇軾]《上韓丞相論災傷手實書》:“令民自相差擇,以次分占,盡數而已。”

參擇(参择),◆參酌選取。○[宋][歐陽修]《尚書蔡公行狀》:“凡貢士當賜第者,考定,必召其高第數人並見,又參擇其材質可者,然後賜第一。”

採擇(\采择,◆選用。○《漢書‧趙充國傳》:“臣[充國]材下,犬馬齒衰,不識長冊,唯明詔博詳公卿議臣採擇。”○《三國志‧吳志‧吳主傳》:“若小臣之中,有可納用者,寧得以人廢言而不採擇乎?”[宋][蘇軾]《試館職策題》之一:“願深明所以然之故,而條具所當行之事,悉著於篇,以備採擇。”○[清][采蘅子]《蟲鳴漫錄》:“余故詳為辨論,以俟藝林之採擇。”

采擇(采擇),◆選取;采用。○[漢][陸賈]《新語‧思務》:“聞見欲眾而采擇欲謹。”○[宋][范仲淹]《上資政晏侍郎書》:“請露肝膂之萬一,皆質于前志,非敢左右其說,惟公之采擇。”○[清][顧炎武]《日知錄‧閽人寺人》:“[後主]欲采擇以充後宮,而終執不聽。”

裁擇(裁择),◆1.權衡選擇。○[漢][晁錯]《言兵事疏》:“臣[錯]愚陋,昧死上狂言,唯陛下裁擇。”○[唐][韓愈]《送張道士序》:“或是章奏繁,裁擇未及斯。”◆2.謂裁剪選擇。○[魯迅]《書信集‧致臺靜農》:“[瞿氏]之文,其弊在欲誇博,濫引古書,使其文浩浩洋洋,而無裁擇,結果為不得要領。”

財擇(财择),◆裁取抉擇。財,通“裁”。○《漢書‧晁錯傳》:“臣[錯]愚陋,昧死上狂言,唯陛下財擇。”○[顏師古]注:“財與裁同也。”○[宋][秦觀]《策序》:“條其意之所欲言者為三十篇以獻,唯陛下財擇焉。”○[清][薛福成]《上李伯相論赫德不宜總司海防書》:“[福成]因斯事利害較鉅,輒敢攄其千慮一得之愚,惟恕其狂瞽而財擇焉。”

不擇手段(不择手段),◆為了達到目的,什麼手段都使得出來。○[魯迅]《三閑集‧通信》:“要謀生,謀生之道,則不擇手段。”○[向春]《煤城怒火》第六章:“敵人瘋狂地搶煤,會不擇手段。”

不擇生冷(不择生冷),◆猶言不擇手段。○[沙汀]《淘金記》九:“我們這場上的事情,你曉得的,有些人一點不擇生冷!一天就想方設法,拖人下水。”

不擇(不择),◆1.不拒絕。○《韓非子‧大體》:“[太山]不立好惡,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小助,故能成其富。”○[秦][李斯]《上秦始皇書》:“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2.不躲避。○[唐][韓愈]《憶昨行和張十一》詩:“踐蛇茹蠱不擇死,忽有飛詔從天來。”◆3.不區分。○[戰國][楚][宋玉]《風賦》:“夫風者,天地之氣,溥暢而至,不擇貴賤高下而加焉。”◆4.不挑選。○《韓非子‧難三》:“不擇日而廟禮太子。”○《舊唐書‧裴行儉傳》:“[行儉]嘗謂人曰:‘[褚遂良]非精筆佳墨未嘗輒書,不擇筆墨而妍捷唯予及[虞世南]耳。’”[陶鑄]《松樹的風格》:“只要有一粒種子,它就不擇地勢,不畏嚴寒酷熱,隨時隨處茁強地生長起來了。”

別擇(别择),◆鑒別選擇。○[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棗》:“五六日後,別擇取紅軟者,上高廚而曝之。”○[梁啟超]《新史學‧中國之舊史學》:“二曰難別擇,即使有暇日,有耐性,遍讀應讀之書,而苟非極敏之眼光,極高之學識,不能別擇其某條有用,某條無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