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义》作者:特里·伊格尔顿
上一节,我们讨论了许多人共同追求的人生意义——幸福。那么,这一节中,我们来讨论一个有趣的观点:人生的意义就是爵士乐。
弗洛伊德:人生的意义是为了死亡
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提出一个悲观论点:人生的意义是为了死亡。这个观点看起来很荒谬,但是结合他在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和我们的实际生活,确实有一定的逻辑。
弗洛伊德认为,人从一生下来,接受外界的刺激,便处在一种被迫做出反应的状态。例如:手指碰到针尖,感受到疼痛,会本能地缩回去。孩子被父母责备,感到伤心,会不由自主地哭泣、逃跑。即使成年人,在工作中,如果遇到挫折困难,也会本能地想要逃避。这些行动,其实是人为了让自身回到一种平静状态。
反过来看,如果一个人想要自我保护而不得,长时间处在动荡不安中,外界刺激过大,内心始终无法平静,就会慢慢产生心理疾病。弗洛伊德通过研究发现,几乎绝大部分的神经症患者,都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内心折磨,而且大多是在童年。
他由此得出结论,人的爱欲、兴奋、低落等情绪,其实就是为了回到人的“原始状态”,即死亡那样的静止状态,让自己不再受到外界的伤害。只是许多人在生活过程中,受到外界的影响,接受到太多外界信息,没有意识到这个内在的、本质上的生活意义。
弗洛伊德观点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人生意义的问题上,加入了心理和时间因素,强调了人们主观方面对意义的能动性,思考了人生意义变化的过程。
从人生的结果来说,活着的每一分钟就是在走向死亡。“向死而生”是让人感受意义的一种态度。但这一观点也有一个明显问题,那就是,它根本无法被证明或证伪。弗洛伊德可以在理论层面,给它一个逻辑上的闭环,可是只要人一死亡,就会完全失去意识,既然失去意识,要如何感受人生的意义呢?
显然,对于已经死亡的人,我们无法谈论他的意义是什么。从现实世界来说,人死如灯灭,关于这个人的一切意义已然不存在了,那便无从谈起。
爱:许多问题的终极答案
与弗洛伊德相对,很多哲学家有一个特别的观点。他们一致认为,人生的意义是“爱”。这里的爱不是指情欲,也不是对亲人、朋友之间的感情,而是一种普遍的爱,是对陌生人,甚至对动物的,一种充满关怀的生活方式。就像我们说,上帝造人是因为对世间的爱;人与人之间能够和平相处,也是因为对人类集体的爱,许多人认为爱也是人类的本质属性。
但伊格尔顿并不打算接受这个大而化之的说法。在他看来,把“爱”作为人生的意义,事实上很难得到理解,因为“爱”这个词,内涵并不比“意义”简单,甚至更加复杂。谁能准确地描述爱呢?谁又能说,自己是一个十分懂“爱”的人呢?如果不能洞悉“爱”的内涵,又怎么能把它当作人生的意义呢?
在他看来,大部分人所说的“爱”,或许只是各种“好意”的集合,是人类对同类的情感本能,很多人把它挂在嘴边,但并没有准确的意识。而要真正理解“爱”这个概念,则需要更多的行动和反思。
事实上,与其说爱是一种情感,不如说它是一种社会工具,它让人类个体得以融入社会群体,爱能够为他人创造发展的空间,同时别人也会为你这么做。它可以让不平等的个体之间实现合作,互惠互利。
在现在这个普遍强调个人权利,追求自身利益的基础上,爱,以及我们前面提到的幸福,都是很重要的存在。这其中幸福源于人自身的美德,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爱是人与人之间,让人得以自由发展、互惠互利的重要工具。人们应该从爱、幸福、利他、自我克制等诸多因素中,选取自己想要的,排列组合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人生。
爵士乐对人生意义的启示
因此,伊格尔顿从自己的角度得出一个有趣的答案:人生的意义就是爵士乐。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爵士乐有它的特殊性。一方面,爵士乐往往需要一个乐队,强调整体性,每个乐手在里面演奏,就像人在社会中扮演自己的角色,有一定的演奏规则,每个乐手都要按照自己的规则去演奏。
可是另一方面,爵士乐又非常强调乐手的个性,即使演奏的是同一个谱子,只要在既定的规则下,乐手有很大的发挥空间,甚至可以即兴演奏。如果在舞台上,每个人都墨守成规,不愿改变,那听众只会得到一首中规中矩、无比沉闷的乐曲,这样演出往往不会获得喝彩。
但如果乐手们敢于自我发挥,甚至打破常规、异想天开,那音乐整体则会呈现出更大的表现力,让人更有冲击力,也更容易受到喜欢。
伊格尔顿所向往的人生意义,也就像他所喜欢的爵士乐一样,不需要一个既定的功利性目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人们在生活的过程中自得其乐,如果偶然获得成功,那固然值得高兴,打心底感到快乐;如果不幸失败,也不至于一蹶不振,而是换一个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伊格尔顿看来,人生的意义就在生活本身,而不在脱离了生活的某个遥远目标那里。
当然,所谓的“爵士乐”只是一个象征。伊格尔顿是想告诉我们,从生活的角度出发,每个人都可以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其关键不在于选择某个宏大目标,然后努力实现;而在于我们是否以想要的方式生活。有时即使没有生活目标,人生也可以意义非凡。为自己的想法活着,才是真正的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