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短片(严歌苓x史航)(1)

万物有灵—严歌苓和他们一起经历的时代和生活

《穗子的动物园》新书发布会

活动时间:2019年11月15日下午14:00

活动地点:首都图书馆A座二层报告厅

文稿来源:活动速记整理

【应红】:《穗子的动物园》是严歌苓女士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继《芳华》《妈阁是座城》之后的又一部原创作品。这部最近作品共收入了14篇严歌苓的虚构和非虚构的作品,12篇是非虚构的,2篇是虚构的。对严歌苓来说,这本新书最重要的一点是写作题材有了很大的新领域的拓展。

以往的作品更多严歌苓短片(严歌苓x史航)(2)关注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性等等这些问题,通过历史也好,现实也好,表达的是这一类她的思考。这部《穗子的动物园》第一次她把笔触伸到了另外一个领域,这就是人和动物的关系,她力图通过这样一种人和动物关系的描述,来写她对历史的看法,她对她个人史的看法,当然,也包括她对动物的看法。

严歌苓在这本书里写了非常多的人和动物之间相处相爱的情感,写出了人和动物之间的一种平等的关系,她和动物——里面基本上其实都是我们所说的小动物,我记得有麻雀、猫、狗等等——的关系不是通常我们认为的把它们简单作为一种宠物,她在这本书里描写了我们这个世界,这些动物和人类息息相处,共处共息平等的这样一种生命关系,通过穗子和这些动物之间的关系,写出了一种对世间所有生命,包括动物的一种尊重,一种爱心。

只要有充沛的爱和同情,每个人的一生都可以拥有一个动物园。继《芳华》之后,严歌苓老师的又一力作《穗子的动物园》向我们讲述了最纯真和特别的故事。这本新作也是严歌苓老师转型动物题材,所开拓的另一种人性书写。

严歌苓短片(严歌苓x史航)(3)

《穗子的动物园》

严歌苓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史航】:《穗子的动物园》,一般我们对动物园的理解是好多动物同时聚在一起,好歹是一种团圆,但实际我们看完这本书之后发现,它不是一个团圆,它是陆续的聚和散,而且散比聚要多,散比聚有时候写的更详尽,当然,也就更痛苦。人世间是有很多的藕断丝连,所以文学就是描述这些藕断丝连的。

今天的主题叫“万物有灵”,有灵就证明会有痛苦,所以是《穗子的动物园》,但不是穗子的方舟,穗子并没有把自己在乎的这些生命,别说一直保护着,一直都没有聚拢住,她都是随缘的,有些动物与她同行一段时间,或者她留在原地,动物就走开了,或者她走到远方,回头看看动物还留在原地。所以这本书不是简单的描述我们要对动物有爱心的故事,讲到的是对人自己要有爱心,对同胞也要有爱心,而且越是打量穗子历经的时代,穗子和她的动物朋友历经的时代越发现,这句话怎么重复都是不过时的。

所以我觉得,这本书我看得很认真,但我想未来它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好的去处?它缓慢地渗透进登陆进我们的中学语文课本,让那些小朋友看到的不仅仅是民国老爷爷老奶奶写关于对动物的爱的故事,还有当代已经在手机电脑时代,但依然不可避免的那些惆怅和离散的事,让我们的心灵并没有随着成长而变得坚硬,依然能保证柔软,这就是我们要期待的东西。接下来,我们还是让歌苓自己先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本书吧。

【严歌苓】:其实这本书从我对动物的思念到成书是非常自然的过程,可以说,我的童年是住在一个小小的动物园里,我的外婆和外公都特别爱动物,所以起因是我的爱犬叫壮壮,它走了,我老是忘不了,心伤很深,常常会在酒后流泪,想它。我就把壮壮的故事讲给了我的编辑刘稚听了,刘稚说你为什么不把它写出来呢,写出来可能就是治愈的过程吧。我就写了,刘稚说你为什么不出一个集子呢,就写你养过的动物,所以后来一篇一篇,把所有我能想起来的,回忆起来的,我的童年、少年一直到中年,一直到现在我养过的动物,接触过的动物,邻居家养过的动物,婆婆家里的动物,我的先生童年养过的动物,写进了这本书,我觉得这是我最最真实的、最最诚恳的、也最动感情的一本书,很多篇幅我都是含着眼泪写的。我写完以后发现,这不就是我自己成长史的旁边的一条平行的线吗,我的很多人物都承载着我们民族的记忆,而这些小动物也同样有这样的功能。

【史航】:是的,这本书我看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一只黄色羽毛的小鸟小黄的故事,因为你养着受伤的小黄,家里吃炸麻雀的时候你就没法参与了,因为你觉得小黄在看着你吃跟它长得差不多的东西,所以你做不到。我小时候也有过那样的时候,只不过那时家里来了一条河鱼,在洗脸盆里养着,然后放到盘子里,从生的变成活的,在座好多朋友可以回忆一下,在以往可能总有一些餐桌边流泪的噘着嘴的小孩,因为他喜欢见到活的,不喜欢见到死的。我们现在是见到菜肴本人,没见到过活的东西,我们小时候还是有机会见到一些活的食材,跟它有一段时间相处的是吧。

严歌苓短片(严歌苓x史航)(4)

严歌苓

【严歌苓】:是的,我的女儿大概从来没有见过活的鸡,她见的都是鸡大腿、鸡胸脯,基本上都是局部的鸡,整鸡可能也都是比较恐怖的,肥肥胖胖的,我把这种鸡叫畸形蘑菇,因为基本上一个月就能长成一只鸡,跟发蘑菇一样,也不能动,鸡的形状就像发蘑菇的方式,我觉得这种饲养方式特别不人道。所以我也有这方面的呼唤,我们把它当成动物,不要当成肉,要像对待我们的小朋友小伙伴一样,现在对它们的认识,从来没有想到它们也是有心有灵的。

【史航】:不敢想,当你要知道你吃掉每个动物事先都有名字的话,你的日记怎么写,你的严歌苓短片(严歌苓x史航)(5)朋友圈怎么记录,今天我吃了张小红、张严歌苓短片(严歌苓x史航)(6)小强,很恐怖。我以前看过一本书叫《动物解放》,养鸡为什么一个月能长出来?因为它们永远有灯光照着,没有黑暗的状态,只能被迫成长,没有停顿。而且鸡嘴怕互相啄伤,用机器切除,但是鸡是很活泼的,没法切准,有时候切不准的时候,一下就把整个嘴切下去,完全变成残疾都有可能。养鸡场各种懵懵懂懂生离死别都在这,所以有时候我觉得我们的残忍也是无奈,我们的无奈也是残忍,你如果不把它变成没有脸的肉你怎么好意思吃人家,现在唯一能看到脸的肉是鱼,你吃的时候它眼睛还可以看着你,或者虾在看着你,但是鸡如果脖子和头都不在的时候,你吃的就是一块蘑菇,我觉得安心一点。所以我们和动物的关系是很麻烦的,我们总会吃它们,我也总会爱它们,其实我们不太好相处。歌苓,你接触的这些动物中间,你说到壮壮,其实你自己最常想到的这里面的主人公是哪一位?是壮壮吗?

严歌苓短片(严歌苓x史航)(7)

严歌苓短片(严歌苓x史航)(8)

壮壮

【严歌苓】:是壮壮,因为壮壮是前年夏天走的,还有一个狗狗是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家,第一次养的狗,可利亚。它这个名字是有一个捷克电影叫可利亚,看完那个电影三年都不能释怀,我非常喜欢里面的小男孩,当把可利亚给我的时候,说抬起一条腿就是男孩,我说就是这样的,所以就是男孩,等叫它可利亚已经叫熟了,才发现原来是个女孩,我也会经常想它,它已经走了很多年了,但是我一直会想到它,它太聪明了,会偷东西,偷首饰,藏东西,会发泄自己孤独处境的不满,会把我的照片扔进垃圾桶,有各种各样好玩的捉弄人的事情,而且长的也是一张太极脸,一半黑的,一半白的,特别聪明的一只狗,我觉得它聪明得像小孩子,千万不要低估它们,它们会给你生活造成很大的麻烦,把我的手表藏起来,藏在它的小毯子上面,把我的钻石项链也偷走了,有的时候弄得人很猜忌,到底谁干的这件事,比如说家里打扫卫生的阿姨,当然这样不好,不能这样想人家,但是它会造成人世间的很多猜忌,后来我发现它就是喜欢金光闪闪的东西,有一次我带它去马路上,一过马路它突然挣脱我回到马路上,捡起了一个金耳环,很喜欢珠宝——这只狗真的是一个珠宝迷。我打开它的小窝发现了一个钻石项链,还有我的手表,还有一个淡蓝色水晶的耳环,问遍了所有的女客人,没有人认领这只耳环,你说从哪来的,很好玩的事情。

【史航】:只能想象是它们可利亚家祖传的了。《可利亚》是一个非常好的捷克电影。所以你给一个动物起这个名字其实是对它强烈的心理暗示和命运的设定。可利亚这个小孩非常淘气,它本身就是一个强烈干预成人世界运转的小男孩,很皮的一个家伙,海报就是他骑在继父脖子上的样子。所以,在可利亚故事中间,它是在一个比较不被外界干扰的内循环里,无论是钻石项链、手表还是不知哪来的耳环,都是内循环。但是还有的故事是比较悲伤的,被大时代搅合着循环的,比如壮壮,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已经不是遥远的灾荒年代,到了打狗的年代了。

【严歌苓】:对,有一次壮壮跑了,知道如果被放在房间里会大概有严歌苓短片(严歌苓x史航)(9)三四天出不来,因为那阵打得比较严,比较多,来的很勤,它不能到小区院子里上厕所,它就往外跑,拼命跑,当时照顾它的小刘已经是老刘了,心脏搭支架,已经第三次了,我说是不是那时候跑出来的。

【史航】:小刘当时护送壮壮跑出来,那时候也40多岁了,而且壮壮那时眼神不太好,应该往里跑就能到家藏起来,在楼道里钻来钻去,它往外跑,跑到街上去了,小刘只好牵着狂奔,似乎就想跑出整个城市,一直跑到城乡结合部,大不了跑我自己家去,我要护着它,就这种感觉。那个画面真的挺惊心动魄的。

【严歌苓】:对,最惊心动魄的是,我爸爸妈妈的保姆叫小宋,住在北京的北郊,我说小宋先管一阵子,就弄到小宋家去。等我一年多以后见到这只狗的时候,它身上就像当兵戴了武装带,身上绑了狗的马甲,都是裸体,因为它一年多刮风下雨下雪都绑着那个,严歌苓短片(严歌苓x史航)(10)湿了以后被它体温捂干,毛不仅掉光,身上还长了癞,好可怜。那时候我觉得真的是,它有九条命,打狗没打死,得皮肤病没死,有一次它眼睛掉了睫毛,结果到医院打麻药,说死了,大小便都出来了,没救了。我说救,一定要救,又给它拿心脏起搏器,又救活了。所以壮壮好几次这种脱险的经历。还有一次碰到一帮野猪,我的先生带着壮壮到森林里去,结果壮壮特别欢蹦乱跳地跑了,我先生说好像跟两只大狗一只小狗玩呢,正好下雪下得也很厉害,后来发现不对劲,它在跟野猪摇头摆脑交朋友,这个壮壮真是多灾多难。还有一次跑到湖上去了,那个湖根本没有冻结实,还有被车撞得飞起来了,那个汽车司机跑过来,说这个狗可能不行了,你赶快带它去医院。结果什么都检查完了,B超做完以后说这狗一点事没有,我后来为什么一直怀念它,一直想它,觉得这个狗活得那么艰难,受了那么多苦,到最后我觉得它应该多活两年,那么蹉跎岁月的一只狗最后也没有活多长时间。

严歌苓短片(严歌苓x史航)(11)

壮壮第一次站不起来,严歌苓用车拉它

【史航】:因为有了蹉跎岁月,人过得这么曲折都会很难受,一只狗过成这个样子,应该让它多活几年,但是我觉得书里写到它的晚年印象特别深的,它已经没有求生欲了,但是突然给它吃了点肉干,它就醒了,眼睛都散神了,突然就像一个充电宝,四个小灯一下子全亮了的感觉,忽然它就醒了,被这么美好的东西唤醒了,那一刻是我特别感动的。还有到最后,牛肉干唤起的生命力又慢慢在人世间消逝之后,最后开始给它吃两口冰淇淋了,那个时候没有唤起生的欲望,它如果生命就这么长,还有什么可以让它品尝的东西,冰淇淋给它吃一点,尤其到最后,我们都会提到离散中涉及到给动物要不要安乐死的问题,这个可能我们的纠结没有那么大,因为我们知道它那个时候是难受的。我印象特别深,大夫也是非常人道非常细致的一个大夫,先给它打一针深度睡眠针,打完之后隔一段时间,你再决定要不要打二针,再打一针它就会离开这个世界,但是你如果改主意了不打第二针,它真的就是深度睡眠,睡久了它醒来跟你接着在那苦熬。我觉得那一段,真的感觉就像文学中的隐喻一样,你跟你生命中的好多人,真正决定要离别都有一个要不要打第二针的东西。

由这个我想到,这本书虽然讲的是动物的事情,但其实这里面那些人我都挺记得的,那些陪伴它们的你周围的人。

【严歌苓】:是的,因为这些故事是真的,是真的我生活当中发生过的,是真的有这些动物,所以写这本书是特别自然地流淌,很多很多真情在里面。我也是按照我印象中的这个人,每一个人在这个故事里,来写它们。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我一生当中写的都是虚构的东西,只写过两三本散文,一本叫做《波西米亚楼》,写的是我留学的生活。还有一本叫《非洲手记》,写的是我在非洲的经历。第三本就是《穗子的动物园》,里面大部分是纪实的,虽然写的非常流畅,写的自己也很开心,小动物有很多非常不可思议的让你开心的地方,但是也让你流了很多泪,也很艰难。最后壮壮我不希望写它的死,后来壮壮走了,就这么一句话带过去算了,后来不行,我又一点点找回来,又开始写它死前的那些,因为我一直怀疑我的决定是对的还是错的。壮壮在去世前忽然非常爱吃东西,第一次去世它决定要走,几天不吃不喝,水是可以补进去的,靠输液,但是不吃饭一点办法都没有,最后我拿牛肉干煮熟磨成酱,用针管从牙缝挤进去,它一吃眼睛就亮了,从此它就觉得生命力就像小牛肉干一样美味。第二次站起来了,它已经四个关节坏了,又站起来活了一年半。第二次它又站不起来的时候,再给它吃东西,它拼命地吃,似乎它第一次的经验告诉它,只要它拼命地吃它就会再站起来,可是我觉得它太痛苦了,它不能小便,不能站起来。因为我怕它真的是很受苦,就违背了它的心愿,它那么要吃,证明它的求生欲望是非常强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决定我来支配它的生命长短,所以我决定给它打了第二针。

严歌苓短片(严歌苓x史航)(12)

严歌苓短片(严歌苓x史航)(13)

《穗子的动物园》插图

李鹄 绘

【史航】:我觉得歌苓在记述这些动物命运的时候,都不是虚构,都是纪实,但是纪实的东西在一个敏感的人记录的时候也就有了命运的味道,不仅是壮壮,还有另外一只叫张金凤的狗,它本来是在农村,歌苓觉得它和另外一条狗过的很辛苦,人家对它们也不够好,趴在冰凉的地上,她觉得我跟一样凉,这几天晚上变得格外凉。于是她就讨要了人家,带回城里来了。我要改变它的命运,让它好一点,进城了。但是又由于这些颠沛流离,打狗的事情,又得委托给别人,别人又把它带回到城乡结合部居住。

【严歌苓】:对,小小的张金凤,它是一只中华田园犬,我们经常在农村看到的那种土狗,但是它也有两只深情的大眼睛,所以我给它起名叫张金凤,给它起了一个村姑的名字。它有个狗同伴,我收养的时候它们俩一个3个月,一个4个月,那同伴就叫李大龙。后来张金凤莫名其妙的被人打死了,最后发现它浮尸在一条小河沟上,它本来已经摆脱那种吃剩饭、在农村吃很辣很咸的鱼骨头、下雨也不管它、特别冷的天把它拴在外面的命运,严歌苓短片(严歌苓x史航)(14)三四个月的小狗,我挺难过的,就把它收养到北京。我觉得名字起坏了,延续了它作为张金凤的命运。

【史航】:本来在农村,把它收养到城里,然后又寄养到农村,寄养的人也没法照顾得像你想象的那么好,可能还拴着链子,还是冬天在外面,跟原来的命运没什么区别,只不过这一回它有机会被打死了。所以命运中间,我们每一次想要改变的时候,到底我们的改变是买椟还珠还是拔苗助长,这是不知道的,但最后我们能做到的是敏感地记录下这一切。除了这些之外,还比如说一个燕子的故事,你还是严干事的时候,因为救了一个受伤的燕子,有一个草帽,把草帽翻过来放个手绢就变成小鸟的窝,可以照顾的很好,光有住不行,衣、食、住、行缺一不可,吃什么呢?抓虫子。我很难想象歌苓抓虫子的样子,她是干事,可以指挥通讯员,让通讯员帮她抓虫子,但是通讯员们能情愿吗?

严歌苓短片(严歌苓x史航)(15)

《芳华》

严歌苓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严歌苓】:我发现燕子很难养,因为它是肉食动物,抓蚂蚱,抓螳螂,都抓。

【史航】:那个时候咱们认识好了,我虽然没有收养过燕子,但是我特别善于抓蚂蚱、蛐蛐、螳螂,各种飞来飞去、爬来爬去的各种虫子,我们那时候经常把它放到学校的课桌上,让它们拖着笔,拖着橡皮,拖着各种东西,甚至直接拴在女同学的辫子上。总之让它们换一种生活方式,但是最后也不知道它们被谁吃了,还不如给那些燕子吃,反正我看捉虫子那段挺开心的。但是通讯员没写多少。我看还有比如你家里小保姆之类的,有一次大米被一种熏衣草味道的洗衣液不小心给浸泡了之后,歌苓觉得该扔了,小保姆说这样太浪费粮食了,拿水冲吧,冲出来很多熏衣草泡泡,她觉得这个米是可以吃的,所以她和她同伴开始吃熏衣草的米。我觉得这些都是广义上的人过日子谋生求生的方式,所以这本书是一个真正的众生相。

【严歌苓】:非洲人生活非常非常艰苦,一个小朋友在脑袋上顶着一个商店,一天就吃一串香蕉,这是他们的粮食,所以大米在非洲是非常非常尊贵的。我记得我老公当时在驻非美国大使馆,就送给他们雇员——作为领导官方送礼——大米,一等奖是大一点的一袋大米,二等奖是小一点的一袋大米,大米对他们来说很珍贵。所以我们从美国运到非洲吃的东西,每个人大概可以有一吨吃的,不仅是吃的,还有美国的用品,那是非洲买不到的,洗衣服的什么的都有。那次我买错了,买洗衣粉好了,买成了洗衣液,结果被挤破了以后,大米袋都被洗衣液泡了,我们家的保姆说,这太造孽了,不能扔,这么白的大米,她就放在洗澡盆里,一遍遍过,希望把熏衣草的味道给洗掉,最后还是没有,生出来的米饭像洗衣液的味道,结果她说,那我拿走吃,她就全部拿去吃。

我在非洲看见狗那么瘦,腰很细的,像小黑影子似的,溜墙根跑很快。她们连大米都没有吃的,她们怎么照管她们的狗,人的本身生存处境一定是先改善以后才有意识,我们身边还有这么多生命,也应该善待它们吧,这跟我们今天的中国一样,动物也是生命,也要善待它们,但是我们现在很多小朋友还上不了学,很多的人吃饭吃的是非常基本的食物,所以保护动物的自觉性是非常难脱离我们现在的境况的。

【史航】:对,尤其家养的动物,很多从前都吃人类手指缝漏出来的东西,但如果你本身就处于准饥荒状态,你的手指缝并得拢拢的,什么都不肯漏下去,那么它们的生活就会很艰难,比如歌苓说的小黑影子一样的狗。而且我觉得动物一个是我们想善待它们,就像善待我们自己一样,但同时动物又是一种警示。还有一处当时我读起来特别难过的,我首先想到汪曾祺当年有一个非常短的短篇,讲文革的,叫《虐猫》,一帮小朋友总是爬到楼顶上去,把猫扔下去,这是很残忍的一件事情。但是有一天他们又抓了一只猫,准备从楼顶上扔下去的时候,忽然那边一堆人围过去,为什么?对面有一个人跳下去摔死了,在文革期间,是这边一个小孩子的爸爸,于是这帮小孩子就都回家了,把那只猫也放了,没有把它扔下去。他们突然那一刻,也没有谁教他们,忽然他们开始感到了恐惧,恐惧之后产生了一丝丝不自觉的怜悯,把猫放了,那个跳下去的人可能是替这个猫死了,因为这些小孩已经开始懂得要把这个猫放掉了。

所以很多时候当你认真写一个动物的时候,你不是在怜惜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恰恰它们是混在一起的。所以我看到歌苓一开始写的时候有一处,全书中要说难过程度,它可能超过了任何一个动物的离别。她讲在文革期间,歌苓很小的时候,大概69年左右,她喜欢的一个女作家吃安眠药,送到医院去,吃安眠药当然是为了自杀,但是没有自杀成功,送到这,被洗胃,因为她属于坏分子黑五类,被唾弃的角色,只能睡在走廊的折叠床上,要经常给她检查洗胃,没有穿多少衣服,只拿被单盖着,但是护士又经常检查身体,有时候懒一把,没有把被单好好的盖在身上,所以那个女性经常是裸露很多地在走廊里,人来人去的走廊里,那一刻你想这个画面是非常惨烈的,像油画一样。但其实很多动物,在这一刻可能她在别人眼中就像是一个动物,就像扔在水池子的一条鱼,谁也不会想给它盖上,或者是路边已经死去的一只猫,或者在高速公路上被压扁的一只狗,不会被人盖上一样。那一刻,我觉得这个人很惨,被扔回到跟动物一样的境遇之中,就像我一开始说的,藕断丝连。人跟动物之间说不上谁能救谁,谁更高贵,谁是主人,谁是客,这本书提醒我们,我们都是弱者,我们偶尔成为强者,可能熊在人面前是强者,人在小猫面前是强者,但其实我们弱的时候居多。所以这本书我觉得是一个弱者写给弱者的一本书,但不是让你示弱的一本书,是让你懂得怜悯的一本书。歌苓觉得这本书写的时候有什么难度吗?或者特别值得分享的事情。

严歌苓短片(严歌苓x史航)(16)

《扶桑》

严歌苓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严歌苓】:难度就是怎么样让你自己那么激动那么动感情的时候能使这个感情被收敛住,因为创作写作毕竟是一个理性的过程,不能够滥情。写任何东西,你再有感情的人和动物,你都要冷静的,让它处理成淡淡的,你不能丢掉自己作为一个写作的小说家,或者说是作者的这种态度,距离感,这是最难的。

【史航】:今天有很多摄影老师,一个摄影师如果他家的猫和狗要走了,他很难过,但是他拍照的时候手不能抖,他要给喜欢的猫狗留下清晰的照片。创作也是一样,一方面流眼泪,一方面不会让眼泪让自己眼睛虚焦,她要清晰地记录。而且有时候你写的太哭天抢地就把我吓着了,反而我就会退避三舍,我觉得这本书过于滥情,我会躲得远远的。在别的小说中,你写《扶桑》,保持冷静的东西,好像也保持一点。

【严歌苓】:是的,这是非常难的。为什么我壮壮写不下去,停了好多次,第一次严歌苓短片(严歌苓x史航)(17)14000字,再写严歌苓短片(严歌苓x史航)(18)17000字,就是一点一点地让自己完全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感情,不失控,既感情饱满,又需要完全严格控制自己的感情,这种状态是写作最好的状态。后来我就找到了这个状态,其实还是非常难的,因为我后来是在所有故事写完了,全结束了,每一篇都完成了以后,回过来又写了壮壮,把它死的过程写下来。

【史航】:记述了很多离别之后攒下的那一点力气,可以把这个最重大的离别详细地追忆起来。

【严歌苓】:是的。

【史航】:其实这本书最后还有一笔特别惆怅的东西,那时候家里猫去世了,留下三岁的小奶猫,它需要奶,但是妈妈没了,没有奶了,怎么办呢?人家对门比如有牛奶,不会想去偷人家牛奶的,只是想把空奶瓶子要过来,空奶瓶也有一点牛奶挂浆,稀释后的奶水也可以把它养大。但是空奶瓶也很难找,所以要不要向陌生人乞讨空奶瓶,因为这又跟穗子,也就是歌苓可能不爱开口求人的个性有非常大的冲突,可能迟疑就导致你回头乞讨回来都没用了。所以这就变成一个成年之后一直自我琢磨的事情,我当时应不应该拉下脸来去乞讨一下奶瓶,乞讨回一个生命,那个也是我看了非常难过的。

【严歌苓】:是的,因为早上5点多钟运奶的工人从马路上走,奶瓶都在哆嗦,其实涮一涮每一个空奶瓶子,但是也不行,人家急着赶路,不好意思,我从小也特别怕求人,也没有为一个小猫去求人。

【史航】:我说了好多难过的沉重的事情,但这个书也不是都那么沉重,其实有一个瞬间我看了很开心,歌苓的先生,他的一个小瞬间,歌苓记述了他的一句话,当时牵着狗出门,大家都夸好看好玩,突然他在旁边替自己的孩子不平,问了一句,孩子不可爱吗,但是大家觉得孩子很常见。爸爸觉得被冷落了,孩子不可爱吗,替自己的孩子和小狗竞争了一下。我觉得那一瞬间特别好玩,整本书讲动物居多,但是有先生这么一句话,就好像支撑了另外一个空间,另外一个角度,或者是一个永远在刷屏的一行弹幕一样,不时的问我,孩子不可爱吗,人不可爱吗,就这个道理。这本书是《穗子的动物园》,但其实所有动物园之外路过的人世间这些路上的行人们,这些有缘聚散的行人们,他们也是重要的。我觉得歌苓正因为记录了那么多人世间的人,才对这个世间有更多的把握,才去刻画世间,然后才刻画世间的众生,包括这里面的猫、狗、乌鸦、野猪这一切。具体这本书到底有多少动物我没数,但是我很羡慕,因为我家里养过也就严歌苓短片(严歌苓x史航)(19)三四种动物,远远没有她接触的那么多。所以这本书我也很高兴自己抢先把它读完,并在此刻与歌苓分享。歌苓最后有什么和读者说的?

【严歌苓】:没有了,史航总是比我深刻,我就是很感性地来讲一讲我的这些小动物们,我不认为它们都真正是死了,因为我相信万物有灵,灵是一个非物质的存在,我想我的父母他们都已经到了另一个世界,我想他们也需要这些小动物去陪伴他们,现在那边似乎是很热闹了。

【主持人】:谢谢两位老师给我们带来精彩的分享。我们通过两位老师的分享,我们进一步走进了《穗子的动物园》,也领略了它的魅力。我们知道严歌苓老师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和书迷的喜爱,她的代表作有《扶桑》《第九个寡妇》《小姨多鹤》《陆犯焉识》《芳华》及用英文写作的《赴宴者》等等,作品已经被翻译成全世界十几种语言出版。其实,严歌苓老师同时还是一位动物保护事业的资深公益人士。一直以来,严歌苓老师身体力行致力于中国的小动物保护事业。

严歌苓短片(严歌苓x史航)(20)

严歌苓为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捐赠

【张梓琳】:首先我今天特别开心能够见到歌苓老师,我今天还没有机会完整地读完这本书,但是我刚才在化妆间简单翻了一下,刚才也听了您和史航老师的对谈,我对这本书既期待,希望马上读完,但是又有些感触使我不敢把它翻开。因为我有一条狗狗它也陪伴了我很多很多年的时间,可以说我的生命中只有这一个小动物,我不确定它会不会是最后一个,因为它今年已经14岁了,是一个腊肠狗,它在2005年的时候来到我的身边,它的生日是3月28日,今年3月28日给它过了14岁的生日。狗的寿命是十几年,我不知道还能陪伴它多少年,刚才听您说了可利亚和壮壮的故事,我觉得非常非常的感动。

【严歌苓】:对,我听说有个狗,房子着火以后它跑出去了,跑了四个街口,跑到主人女朋友家报信,自己肚皮都烧的是火泡,全部烧光了,耳朵都烧掉了,眼睛全烧瞎了,它活了20岁。

【张梓琳】:你给了我很多信心,对于狗的主人来说,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逐渐好起来,大家也会对自己的狗更好一些,比如给它吃的更好,更讲究,其实在这方面,我们家里人内部也有争议,比如我们的父母和家里老人这一代,觉得狗狗是一个动物,小宠物,给它吃人吃的东西就可以了,但是像我和我先生就坚持一定给它吃最适合它的,希望它的寿命更长一些,希望我们互相陪伴的时间能更长。

【严歌苓】:我觉得狗狗和小动物都要走,这是没办法改变的事实,但是珍惜和它们在一起的每一刻吧,让它们能够懂得。我觉得我要懂我的狗,要懂我的动物,不逆着它们的心愿做太多的事情,就这样。

【张梓琳】:您说到您的新书《穗子的动物园》里面有一个章节写壮壮,可能写它的时候会有很多的心理活动,这一点我会有很多的体会,我不像您一样是一个很好的作者,但是我给我的狗狗开了微博,经营几年时间了,现在更新越来越慢了,很多人说为什么不更新了,事实上是因为随着它的年纪增大,我在写这些生活点滴的时候,内心会承载很多想法和痛苦,我不确定未来几年它离开我们之后,我再看这些微博的时候会是什么感受。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笔触,或者是什么样的角度,去来描述这些有意思的事情,或是有一点伤感的事情,所以我现在非常纠结。

严歌苓短片(严歌苓x史航)(21)

张梓琳

【严歌苓】:我觉得记录下来总比不记录要好,也是将来你可以告诉人们的,因为每一个动物都是个体的生命,它活完了只属于它的一生,不可以重复,非常唯一性的,你记录下来就记录下来一份唯一性的,不可重复不可复制的生命,这样每种记录给了大众,我觉得像你这样的名演员,就会让大家知道,不是动物就是动物,动物界牲口,不是这个,它有过名字,曾经有过完全不同于其他狗狗经历的这么一个独特的生命。

【张梓琳】:没错,其实在我当选世界小姐之后,我也去过世界上严歌苓短片(严歌苓x史航)(22)二三十个国家和地区做一些慈善访问,当然,我们主要帮助的对象是以小朋友为主,但是我们去到一些比较贫困的地区,比如非洲、拉丁美洲地区,我们会看到当地的人和小朋友对于小动物平等的感觉,不仅仅是因为经济的原因,像我们想象中的吃不饱就不给小狗吃,不是这样的。他们与小动物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他们把它们当作朋友,而不是说身份在我们之下的一个物种,不是这样的。

所以在那些年看到过这些之后,对我也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因为我很小的时候,父母那一代成长的过程是非常艰辛的,给我灌输的是人和动物是两个世界的人,所以我们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随着我的这些经历,或者我看到的这些事情,以及包括我自己养的小狗的经历,我觉得人和动物是可以成为朋友的,而且我觉得我们是有责任和义务向我们的下一代,给更多的人树立好的榜样。包括我看到您的这本新书《穗子的动物园》,真的像史航老师说的应该进入语文课本,因为它不光是您自己的记录和回忆,很多时候被小朋友看到,被更多人看到,它是能够对我们下一代有教育的作用,我觉得这个作用是非常深远的,我也期待它我尽快拿回家,把那些美丽的章节读给我的女儿听。

【严歌苓】:你有女儿了?

【张梓琳】:是,3岁半,刚刚启蒙的阶段。刚才我们的主题,生命是平等的,万物有灵。对小朋友来说,她相信万物有灵。她曾经和我说,“妈妈,我觉得整个世界都是活的”。我说“什么意思”,她说“我觉得这棵树是活的,咱们家悠悠是活的,我觉得落下来的树叶也是活的”。她有这样一个想法,这份童真也是我们成人应该去学习和向往的吧。

- END -

选自严歌苓《穗子的动物园》

严歌苓短片(严歌苓x史航)(23)

收录严歌苓最新作品

最纯真和特别的穗子故事

严歌苓转型动物题材

开拓另一种人性书写

只要有充沛的爱和同情,每个人的一生都可以拥有一个动物园。

这十二篇散文两篇小说中,我们看到谦卑无措柔肠百转的严干事。

穗子的动物园历年来的居民总计如下:黑影和潘妮是猫。礼物也是猫:外婆送给阿奶的猫。小黄是小麻雀。麻花儿是一只会飞的芦花鸡。小燕子是穗子饲养的第一个动物。汉斯是猪王。查理说自己不是乌鸦。可利亚、壮壮、张金凤、李大龙、巴比和颗韧都是狗,身份分别是小偷、流民和农民,盲聋通灵者……

穗子是严干事。是穿伞花布拉吉的小女孩。是天生的文字精灵。是成年后迁徙于海内外,却对动物处处留情的女作家。一位对所有生灵体察入微的动物饲养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