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鉴片官#这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没有一丝虚构情节,传奇,不可思议。黑色幽默的结局令人捧腹大笑,过程却充满恐惧感,又不乏悲伤。

那一天他向全世界证明了他的伟大(他创造了语言他成为了笑柄)(1)

《波斯语课堂》是俄罗斯人瓦迪姆·佩尔曼导演的一部电影,主人公是比利时公民吉尔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不幸被关进了臭名卓著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这是一个设在波兰克拉科夫以西的人间地狱,专设大毒气室和焚尸炉用于种族灭绝,德国战败前有四百多万人在此遭杀害,1945年仅仅数千名幸存者被解救。

不幸的是,吉尔斯是犹太人,是德国纳粹竭力要灭绝的种族成员。

当然,今天我们知道耶稣,知道马克思,同样也知道爱因斯坦,等等。这些熠熠生辉的天才从宗教、哲学、科学等方面极大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他们全部属于犹太民族,一个地球上最聪明最优秀的种群。日耳曼人自诩为这个星球的最优秀民族,而同样优秀的犹太人就被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和清除目标。继巴比伦之囚后,犹太民族又一次面临灭顶之灾。

那一天他向全世界证明了他的伟大(他创造了语言他成为了笑柄)(2)

一一信念是活下去

每天都目睹成百上千的犹太人被屠杀,或枪击,或毒杀,焚尸炉冒出的黑色烟雾始终弥漫于上空,没有鸟语,没有花香,唯有的是死神的穿梭与收割。吉尔斯每时每刻都在恐惧中度过,他已顾不上祈祷,一个个鲜活生命的逝去,让初时的惊恐渐渐变成了麻木。因为死亡随时会降临,但他心头始终有一朵火苗在闪烁着,永不熄灭,活下去,活下去。这信念支撑着他寻觅到了一丝生机,让他创造了奇迹。

那一天他向全世界证明了他的伟大(他创造了语言他成为了笑柄)(3)

一一科赫上尉的出现

集中营不光有犹太人,还有魔鬼撒旦。而科赫是一个另类,因为他被撒旦控制的心灵,还有一丝恻隐,而仅仅这一点良知最后拯救了自已,也挽救了吉尔斯。科赫最大的愿望是寻找失踪于德黑兰的哥哥,而这必须懂波斯语,否则将希望渺茫。在狂热的纳粹宣传中,他被希特勒成功洗脑,追随效力党国的无上荣光,成为一名胸带卐徽章的党卫兵军官。他负责集中营囚犯的饮食,喜欢如猫戏老鼠般调侃那些衣襟褴褛的犹太犯人,无意中也泄露了想学波斯语的内心秘密。

那一天他向全世界证明了他的伟大(他创造了语言他成为了笑柄)(4)

一一波斯语诞生了

吉尔斯终于被点卯了,与十几名囚犯一字排开,面临枪决。科赫在刽子手旁饶有兴致地观看杀人场景,突然吉尔斯对他张口喊了一句话,陌生,无人听懂。科赫认识他:“吉尔斯,你说什么?”。看着一脸疑惑和好奇的科赫,吉尔斯又嘟囔了一句无人听懂的话,并跟上说:“波斯语,我说的是救我,上帝!”吉尔斯得救了,其他人倒在了血泊中。在淡淡的枪口硝烟中,科赫瞄了一眼吉尔斯:跟我来吧。回到办公室后,科赫掩饰住急切的心情,故意双手抓住吉尔斯的衣领:“不要骗我,否则……”。吉尔斯轻声笑了:“当然,明天开始!”

吉尔斯有惊人的记忆力,过目不忘。他巧妙利用数千犹太人名字的不同字根,组合不同的字、词及相应的发音,开始了创造一门新的伟大语言。老师开始每天只教四个字,但学生求知若渴,半个月后要求增加到八个、四十个,甚至制作单词卡用于背诵单词。直至他俩用新创造的语言开始对话,初时卡顿,慢慢连贯,最后运用纯熟。全新的波斯语诞生了!

那一天他向全世界证明了他的伟大(他创造了语言他成为了笑柄)(5)

一一逃出集中营

面对一批又一批的犹太人被杀害,送入焚尸炉,化为黑烟。吉尔斯崩溃了,无尽的悲伤取代了恐惧,他用波斯语问科赫:“他们和你我都一样,为什么让他们死?”他挺身而出,代替一名好友去被枪决,科赫又一次救下了他。科赫对吉尔斯是有感情的,数次出手相救,展现了他人性尚未泯灭的一面,而对犹太人被屠杀却选择了无动于衷。面对吉尔斯的质问,陷入了沉默,良久后说:我不是杀人犯。两人曾经有一次对话,他回答吉尔斯为什么要加入纳粹党:“当时看到两名纳粹军官路边攀谈,军装帅气而又言吐不凡,令我向望……”。时代让他变成了魔鬼,但与吉尔斯的友情,又让良知得到了些许回归。

扭曲的时代,必然扭曲人性。纵使自由平等与博爱一时被蒙尘,但终归会洗尽铅华,重现光芒。

时间在流逝,历史继续推进。两个人的故事也走入了剧终。苏军发起反击,德军节节败退,奥斯维辛迎来了曙光,吉尔斯活下来了,而科赫也凭一本伪造的国际护照逃往伊朗,步出海关,他兴奋地用一口流利的波斯语向周围人大喊:我来了,我来了……,伊朗人面面相觑,无人听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