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成年人,大多在少年时代有过气壮河山的英雄梦、华美娇羞的公主梦,随着岁月的流逝,在陪孩子读书时,看到孩子的课本内容,有时难免会回想起自己读书时的课本内容。

小学语文书童年的记忆(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1)

每天晚上陪孩子读书,成为很多家长的“必修课”。有时为了孩子能更好的理解课本内容,妈妈会细心地在课本上做标注,把孩子易错的生字圈好,细心地组词、解释句子,透出满满的关爱和对孩子的期望。妈妈小时候读书时的课本,又是什么样子?长大之后,还能记起什么?

小学语文书童年的记忆(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2)

新版一年级课本,是在第二单元学习拼音。以前的学生是在入学第一课开始学习拼音。和现在的某些孩子一样,当初学习拼音时,也是“不开窍”,不能正确拼出读音,不能读准音调。有时被老师点名,也会为了“脸皮”,瞎编读音“应付过去”。

小学语文书童年的记忆(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3)

读书时难以理解挑山工的辛苦,只记得老师在解释课文内容时说过“走台阶要斜线,可以防止膝盖受伤”。

长大后才明白,要达到目标,一定要步步踩实,不能急功近利。陪孩子读书,再苦再累也要坚持,哪怕孩子再笨,也要压住火气,一点一点教会他,一分一秒熬到孩子“花开那一天”。

小学语文书童年的记忆(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4)

有多久没有听到《让我们荡起双桨》那首歌了?现在孩子,要么喜欢rap,要么喜欢玩游戏,很少听到他们能真心快乐地唱一首歌。

现在的自己,再也寻不到全班同学站在舞台上,一起唱起《让我们一起荡起》时的心潮澎湃;现在的孩子,很难会像那时的学生一样,兴致勃勃参加学校组织地春游活动,跑到人工湖里划船了。

小学语文书童年的记忆(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5)

《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课文,已经在小学课本里存在好多年。记得高中物理老师在讲到“自由落体和加速度”时,特意提到过: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是否真正在比萨斜塔上做过类似“两个铁球”的实验,科学界有不同的说法。

但是,伽利略对科学的质疑、验证的求实态度,确实值得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学习。

小学语文书童年的记忆(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6)

《不懂就要问》,讲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求学时,很多小朋友因为害怕老师手里的戒尺,不懂也不敢提问,而孙中山却主动向老师请教的事故。

这篇课本的中心内容是“不懂就要问”,但是工作之后突然明白:老师的戒尺,代表老师的威严,但也同时与学生产生了隔膜。但是,明白之后又有感叹:现在的学生比较追求“展示自我”,不太害怕“戒尺的惩罚”,没有戒尺的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变得更融洽。

小学语文书童年的记忆(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7)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西瓜。”随着鲁迅的笔墨描述,少年闺土的形象在眼前变得鲜活。

和要好的同学在一起打球、结伴放学,彼此看不出高低贵贱,从没有想过成长环境会对人生的发展有多大影响。毕业后,每个人的际遇不同,偶然凑到一起,那个成为小领导的同学,劝酒时已经有些“给你面子”的味道,接手父辈生活的玩伴,会抢着买单,声音里透出豪气和“与众不同”。

年少的闺土生机勃勃、真诚机智,年长的闺土低眉顺眼地叫 “老爷”,生活磨平中年人的棱角,压弯他的脊梁,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学习成绩里。

小学语文书童年的记忆(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8)

少年总会被光阴催着长大。看着现在学生的课本,满满的“少年不识愁滋味”。曾几何时,没有大量的补习课,没有现在激烈的竞争,虽然也会挑灯写作业,但不用天天把数理化挂到嘴边。

那时,熟读甚至可以倒背如流的课文,现在只能记得大概内容。可无论教材怎样变化,经典的课文都是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再也找不回那些已经逃得无影无踪的童年,语文课上懵懂的少年,终于读懂了文中的人生。还好,没有活成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